基隆市衛生局中秋食品抽驗102件 全數合格

  稽查、政風人員至生鮮超市抽驗香腸。(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中秋佳節前夕,基隆市衛生局為確保市民食用安心,日前針對應景食品(食材)進行抽驗,檢驗品項涵蓋烤肉食材、糕餅與飲品等,共計一百零二件產品,檢驗結果全數皆符合食品安全法規標準。 抽驗範圍包括傳統市場、量販店、生鮮超市及烘焙專賣店,品項涵蓋牛、羊、豬、雞等生鮮肉類、魚貝海鮮、蔬菜、加工製品,以及各式月餅、蛋黃酥、綠豆椪與甜點飲品等,檢驗結果均合格。過程中,皆有政風人員全程參與,展現公開透明廉能施政的決心。 基隆市衛生局張賢政局長提醒民眾,購買食品時應注意包裝完整性與標示資訊,並確認保存期限;生鮮食材應保持冷藏或冷凍,烹調時務必做到生熟食分開及徹底加熱,以降低食安風險。 衛生局強調,將持續加強食品安全監測與稽查,守護市民健康。同時也呼籲業者落實自主管理責任,遵守食品安全規範,不得違法使用添加物,確保產品品質與標示正確。相關抽驗結果已公布於基隆市衛生局官網,民眾可上網查詢。

Read More

工研院攜手歐盟 啟動境外首座6G-SANDBOX實驗平台

工研院攜手歐盟產研機構,在臺成功導入歐盟旗艦計畫六G-SANDBOX Toolkit,正式啟動境外首座六G-SANDBOX實驗平台。(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攜手歐盟產研機構,在臺成功導入歐盟旗艦計畫六G-SANDBOX Toolkit,正式啟動境外首座六G-SANDBOX實驗平台,代表臺灣不僅加入全球六G前瞻研發的核心圈,更是歐盟境外首座合作據點,凸顯臺灣在次世代通訊技術的國際戰略地位。 工研院表示,此一跨國平台讓臺灣產學研能在研發階段就與歐洲同步進行驗測、直接參與標準制定,大幅縮短技術創新到跨國驗證的週期,並有效降低百分之五十的國際驗證成本與風險,加速產品進入歐洲市場,更讓臺灣廠商能以實驗成果為後盾,在全球六G標準制定中扮演關鍵角色。 工研院副總暨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表示,透過此實驗網平台,臺灣的學研與產業夥伴無需投入龐大的基礎設施建置,也無需遠赴海外,即可直接在國內參與國際應用場景的驗證工作。這不僅大幅縮短從技術創新到跨國驗證的生命週期,還能有效降低開發成本與風險。更重要的是,透過與歐洲同步的驗證流程,臺灣的實驗成果可獲得國際認可,可直接貢獻於國際標準組織,讓臺灣廠商能以具體資料與驗證成果,在國際六G生態中扮演積極的研發夥伴角色,加速融入全球價值鏈。 六G-SANDBOX Toolkit實驗網管理工具套件具備三大特點,分別係模組化、 自動化、互通性,展望未來,工研院將持續扮演對外核心樞紐,鏈結臺歐盟雙邊廠商,深化端到端驗證合作,進一步推動次世代通訊技術的整合與創新,並將驗證成果轉化為國際標準與商用解決方案,進一步鞏固臺灣在全球六G技術研發與應用驗證中的關鍵角色。

Read More

新竹縣警銀齊心反詐大捷 財損驟降六成

  新竹縣警銀齊心反詐大捷,九月份財損已驟降六成,其中更成功攔阻一起六百萬元比特幣假投資案。(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警銀齊心,民眾安心!」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秋節前夕舉辦「警銀聯合執行攔阻座談會」,邀請轄內各金融機構代表交流阻詐經驗,展現跨界合作力量。警銀合力,再加上第一線員警全力投入攔阻與查緝,讓新竹縣反詐工作繳出亮眼成績。 警察局長林建隆指出,今年一月份新竹縣詐欺財損金額高達新臺幣三億七千零五十五萬元,但在警方積極查緝、第一線員警攔阻努力,以及金融機構全力協助下,至九月份已大幅下降至一億四千七百八十萬元,財損減幅達六成,展現警銀合作的強大戰力。 縣警局表示,今年一至九月間,全縣共查獲詐欺集團四十件、逮捕三百廿七人,查扣不法利得逾六千六百四十萬元;成功攔阻一百零三件,金額更突破一億四千四百九十萬元。這些數字背後,正是銀行主動關懷、行員機警應對,以及員警衝鋒在前的具體成果。 新竹縣刑警大隊指出,竹縣財損前三大詐欺手法為「假投資」,占百分之五十一、「假交友(投資詐財)」,佔百分之二十與「假冒機構詐財」,佔百分之十三,合計占總財損百分之八十四。為了打擊這些詐騙,新竹縣警局於九月推動「強化警銀攔阻專案」,不僅培訓行員與警察協作,更透過激勵措施讓第一線同仁無畏承擔。 光在九月,警方就查獲六名面交車手,並且攔阻十五件金額達八百六十四萬元。其中竹北分局三民派出所員警更成功攔阻一起六百萬元比特幣假投資案,當場逮捕五十八歲多次詐欺前科的車手,守護民眾血汗錢,也展現第一線員警「攔阻+查緝」的雙重決心。 林建隆局長呼籲民眾切記防詐三步驟「一聽、二掛、三查證」,遇疑立即撥打一六五反詐騙專線。警局將持續結合「打詐竹縣隊」與各金融機構、民間團體,構築嚴密的反詐防護網,全面降低財損,守護縣民財產安全。  

Read More

2025「安聯經濟趨勢論壇」全球財富報告出爐 台灣富裕排名亞洲第二

  安聯人壽經濟趨勢論壇講者卡司陣容豪華,匯聚頂尖經濟學家、金融專家以及業界領袖,邀請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圖中)、安聯集團首席投資長兼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_Subran(右1)、安聯人壽總經理羅偉睿(右2)、安聯收益成長基金投資首席Justin_Kass(左2)、品浩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暨投資組合經理人張冠邦(左1),共同探討全球經濟與金融環境的變化。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當前全球經濟體系正來到一個全新的十字路口,迎來開創新局的絕佳契機。然而,在樂觀前景的背後存在著地緣政治紛擾、通膨風險與金融市場波動,加上美國聯準會降息政策方向成為未來市場走向的關鍵。面對變化快速、風險與挑戰交錯之際,個人與企業該如何前瞻部署、制定長遠的財務規劃呢?安聯人壽今(10/3)日於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辦「安聯人壽經濟趨勢論壇」,本場論壇以「全球資產洞察 台灣金融新局」為主題,首度邀請安聯集團首席投資長兼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來台,以豐厚經驗為投資人擘劃2026年的經濟藍圖! 安聯人壽經濟趨勢論壇講者卡司陣容豪華,匯聚頂尖經濟學家、金融專家以及業界領袖,邀請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安聯收益成長基金投資首席Justin Kass、品浩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暨投資組合經理人張冠邦,共同探討全球經濟與金融環境的變化,探討資產管理、投資配置與財富傳承的關鍵策略。在此關鍵時刻,德國百年金融巨擘安聯集團(Allianz)已連續16年發布《安聯全球財富報告》,透過其獨到的核心洞察,揭示全球資產的變動與財富流動趨勢。安聯集團首席投資長兼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表示,最新公布的《2025安聯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台灣在全球最富有的國家排名中穩居亞洲第二、台灣家戶的總金融資產持續兩位數成長,傲人表現證明其經濟韌性與成長潛力。安聯人壽期許透過論壇交流,深入剖析全球經濟局勢變化與挑戰,並探討資產管理與財富傳承策略,協助民眾超前部署財富。 2024年全球經濟穩健成長,全球家庭金融資產表現豐碩,台灣亦不遑多讓。安聯集團首席投資長兼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指出,台灣以高達167,530歐元的人均金融資產淨值,再次成為亞洲第二富裕的經濟體,大幅領先日本,此外2024年台灣家戶的金融資產總額勁升11.9%,表現同樣亮眼。此成長動能歸功於資產類別的「證券」,繳出亮眼的兩位數成長,其反映台灣股市的強勁表現,成為台灣家戶資產組合中僅次於存款的第二大資產類別(存款與證券分別占家戶總額比率為35%、34%)。然而,壽險與退休金的成長速度最慢僅4.3%,主要是受到壽險準備金制度變動的影響,使其占比降至25%。同時,雖然總負債在房貸推動下增加 9.6%,債務比持續高於90%,不過台灣總金融資產/GDP比率達630%,相較面臨高債務比的韓國(214.7%)與泰國(149.7%),台灣展現穩健的財務基礎。 在當前重塑全球經貿新格局之際,國人應如何聚焦穩健規劃、靈活配置的布局策略,提升壽險保障及財務規劃韌性呢?安聯人壽總經理羅偉睿(Joos Louwerier)表示,安聯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型商品,我們保險商品和附約能照顧國人年長時的醫療需求,以及因疾病或意外發生而失能時的照護需求。有了適當的保障和醫療規劃,若想進行生前贈與,就無須擔心在老年時無法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安聯的投資型和利變型產品,則可以幫助民眾透過指定繼承人作為保單受益人,輕鬆實現財富轉移以執行財富傳承計劃。利變型商品的保險金可作為支付遺產稅的現金來源,財富就不會因籌措繳交遺產稅的現金,而有出售變現的時間壓力,或因出售時點不佳造成損失。另外,民眾還可以選擇將保險金一次性給付或分期給付,分期給付最多可分10年,資金規劃更靈活,相當適合想運用穩健工具規劃資產傳承的客戶。 安聯集團每年發布「全球財富報告」,安聯人壽今年首次擴大舉辦「安聯人壽經濟趨勢論壇」,近250位金融保險及產業菁英到場,關注全球經濟走勢及展望。在全球經濟復甦、民眾金融資產成長之際,安聯人壽長期關注國人財務規劃,倡議全民提前做好資產傳承準備、因應長壽風險,舉辦論壇打造產學研跨界交流平台尋求解方,未來也將秉持一貫的經營承諾,伴隨國內客戶前行,提供穩健、多元的金融服務。

Read More

竹北市農會光明門市開幕 打造農業與科技的永續生態圈

  光明門市販售農會自行開發的無麩質米穀粉雞蛋糕及結合在地東方美人茶的茶葉蛋,將在地文化融入日常飲食。(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掌握竹科核心地帶的消費脈動,竹北市農會「竹北農民直銷站光明門市」三日開幕,此一新據點不僅是農產品的銷售終端,更透過數據化產銷平台,縮短從農地到餐桌的距離,為繁忙的科技人提供兼具便利性與可追溯性的優質農產,成為銜接在地農業與科技創新的橋樑,更係竹北農業的轉型與新里程碑。 竹北市農會總幹事馮濬傑表示,當農產走入人群,土地也會被更多人記得。一個據點,不只是販售,而是交流,是故事的開端。我們想讓每一次的購買,都成為認識在地的開始。從光明出發,照亮更多在地農業的品牌故事,這也是成立光明門市的最終目標。 竹北市農會表示,光明門市選址於竹北光明商圈,此處為科技專業人士的通勤與生活核心。追求高效與高品質生活的客群,對食品安全與溯源資訊有高度需求。因此,門市的營運模式不僅限於實體銷售,更期望藉由數位化工具,提供透明的產銷履歷,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了解手中的農產品從田間到貨架的完整歷程,讓每一次的購買,都成為對土地永續的支持。 光明門市的產品線以「在地化、精緻化、創新化」為核心,除了供應當季新鮮蔬果,更積極投入研發,將在地農產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的精緻商品。農會自行開發的無麩質米穀粉雞蛋糕,精準回應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訴求;結合在地東方美人茶的茶葉蛋,則將在地文化融入日常飲食;此外,黑豆穀物飲、珍穀飲與黃梅氣泡飲等系列飲品,亦鎖定追求天然、健康且便利的消費習慣。這些商品不僅代表農會的研發成果,更象徵著傳統農業在創新思維下的無限可能。

Read More

鳳鳴重劃區新地標! 星巴克「鶯歌鳳鳴門市」10月4日全新開幕

  鳳鳴重劃區新地標! 星巴克「鶯歌鳳鳴門市」10月4日全新開幕。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迎接中秋連假,不僅是與家人團聚、共享月圓好時光,也是適合安排小旅行的好時機。返鄉途中,不妨順道造訪星巴克車道型門市(Drive-Thru),免下車即可輕鬆取餐,讓旅程更自在。無論是一杯暖心的咖啡,或是應景的季節限定飲品,都能為返鄉路途增添幸福感。更特別的是,不少車道型門市鄰近自然景點、文化小鎮或特色商圈,結合周邊景點展開一場兼具愜意與知性的微旅行。賞田園景緻、走訪老街、感受在地人文風情,將中秋連假的美好延伸到每一段旅程。 於10月4日開幕的新車道型門市「鶯歌鳳鳴門市 」,坐落於鳳鳴重劃區,是繼「鶯歌門市」後第二間星巴克。外觀設計以「鶯歌展翅」為意象,如同羽翼般守護這片土地;獨特的傾斜屋頂,則為顧客打造一個融合藝術與咖啡香的休憩之所。 北光天窗引入自然光,讓室內空間沐浴在柔和的光影之中,營造靜謐而溫馨的氛圍。整體設計以米色與鼠尾草綠為主調,搭配溫潤木質元素與活潑點綴色彩,展現和諧卻富有層次的美感。門市藝術牆上的星巴克女神,更象徵著為在地社群帶來一方舒適自在的咖啡時光。 北光天窗引入自然光,讓室內空間沐浴在柔和的光影之中,營造靜謐而溫馨的氛圍。 歡慶「鶯歌鳳鳴門市」開幕,星巴克推出門市限定馬克杯和隨行卡。「鶯歌鳳鳴馬克杯」以獨特的冰裂釉工藝呈現細緻紋理,象徵鶯歌深厚的陶瓷傳統。設計靈感源自日常器皿與咖啡器具,並結合象徵鶯歌石的鸚鵡意象,展現在地文化特色。色彩搭配呼應門市內裝,以木質調與深綠色相互映襯,營造質樸卻不失高雅的氛圍。杯身亮面釉則呼應歷史悠久的磚廠印象,並以金屬花紙細緻點綴,進一步提升整體質感與典藏價值;靈感源自鶯歌深厚的陶瓷工藝「鶯歌鳳鳴隨行卡」,陶藝的特殊紋理作為局部襯底,經典的手拉胚意象、陶瓷壺杯與咖啡器具,巧妙融合,呼應特色,同步將咖啡花葉的構圖轉化為磁磚設計,呼應歷史磚廠文化,呈現品牌與在地的深厚連結。 歡慶開幕,於10月4日至10月17日期間, 凡於「鶯歌鳳鳴門市」單筆消費滿1,000元(憑當日發票),即可獲贈星巴克小熊臨時停車號碼牌乙個;當日單筆消費滿$1,800元發票,即可獲得星巴克小熊輕量晴雨傘乙把。凡於活動期間,購買星巴克鶯歌鳳鳴門市指定商品套組,即可獲得星巴克桌上型摺疊收納籃乙個。

Read More

Wacky WiLLY入侵台北!台灣首店10月4號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館盛大開幕

  火爆全韓的人氣潮流品牌Wacky_WiLLY終於跨海來台,10月4日正式插旗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館!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擁有COVERNAT等多個知名休閒品牌的韓國知名服裝集團B.CAVE,旗下火爆全韓的人氣潮牌Wacky WiLLY正式跨海登台,10月4日正式插旗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館盛大開幕!以「玩味時尚,無限可能」為核心精神,概念店以亮黃主色與幽默設計打造專屬年輕世代的潮流遊樂場,並以巨型ICON「KIKY」鎮店成為吸睛焦點,也同步迎來女團aespa成員Giselle作為全新代言人!同場推出2025秋冬新品及台灣四款限定設計,從珍珠奶茶、機車通勤到跨國旅行元素,將在地文化融入潮流巧思。為慶祝開幕,品牌更祭出限定活動!開幕起10月4日到10月10日單筆消費滿NT$1,490即可參加扭蛋抽限定周邊,滿NT$3,990再打卡並追蹤@wackywilly_taiwan就能帶回夢幻逸品「KIKY 3D一卡通鑰匙圈」,掀起今年信義區最火熱的潮流話題! 首週單筆消費滿NT$1,490,即可參加一次扭蛋,內含限量徽章組,以及品牌人氣ICON_KIKY與LILY的限量鑰匙圈。 火爆全韓國的人氣潮流品牌Wacky WiLLY終於跨海來台!10月4日正式插旗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館,盛大開幕為台灣潮流圈投下一顆震撼彈,更迎來女團aespa成員Giselle作為全新代言人!Wacky WiLLY以「玩味時尚,無限可能」為核心精神,概念店以鮮明的亮黃配色、幽默趣味的圖形設計,服飾兼具舒適與態度的休閒剪裁,成功打造出屬於年輕世代的Wacky Style。首間概念店也充滿驚喜巧思!門口鎮守的超萌巨型ICON「KIKY」,早已帶著無限創意與幽默能量迎接潮人到訪。除了是Wacky WiLLY的標誌角色潮流靈魂,也象徵「做自己、不設限」的精神,鼓勵大家自在展現獨一無二的風格。開幕首週更特別在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館一樓加派一隻巨型KIKY驚喜現身!從店外到店內都充滿趣味氛圍,彷彿一座專屬潮人的時尚遊樂場,勢必成為信義區最新打卡熱點,為台灣潮流注入全新能量。 隨著台灣首店開幕,Wacky WiLLY 2025秋冬新品同步登場。本次2025 F/W季度的主題為「Feeling like a Kiky」,透過KIKY的多樣藝術創作,呈現出Wacky WiLLY獨有的俏皮與藝術感商品。每一件單品都兼顧日常穿著體驗與個性態度,不論是上班通勤、週末出遊,或街頭混搭,讓時尚自然而然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步。Wacky WiLLY此次進軍更推出了台灣四款限定服飾,集結在地文化與品牌幽默巧思,讓時尚暨趣味也接地氣!設計靈感來自於台灣人最熟悉的日常元素!四款台灣限定服飾,展現了Wacky WiLLY樂於顛覆、勇於玩趣的品牌能量。全新限定品項及Giselle同款服飾目前於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館獨家販售,必收不容錯過! 隨著台灣首店開幕,Wacky WiLLY 2025秋冬新品同步登場。本次2025 F/W季度的主題為「Feeling like a Kiky」,透過KIKY的多樣藝術創作,呈現出Wacky WiLLY獨有的俏皮與藝術感商品。每一件單品都兼顧日常穿著體驗與個性態度,不論是上班通勤、週末出遊,或街頭混搭,讓時尚自然而然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步。Wacky WiLLY此次進軍更推出了台灣四款限定服飾,集結在地文化與品牌幽默巧思,讓時尚暨趣味也接地氣!設計靈感來自於台灣人最熟悉的日常元素!四款台灣限定服飾,展現了Wacky WiLLY樂於顛覆、勇於玩趣的品牌能量。全新限定品項及Giselle同款服飾目前於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館獨家販售,必收不容錯過!

Read More

2026世界盃足球賽官方比賽用球 TRIONDA 正式登場!

  adidas首度公開世界盃官方比賽用球—TRIONDA,為2026世界盃足球賽正式揭開倒數序幕!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026世界盃足球賽將由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共同主辦,adidas則首度公開官方比賽用球—TRIONDA,為賽事正式揭開倒數序幕!TRIONDA源自英文「Tri(三)」與西班牙文「Onda(波浪)」,「三重浪」不僅具備三大主辦國聯合掀起足球浪潮的代表意義,球身的流暢波浪線條也象徵著無數球迷所帶來的激情活力。 此次的官方形象照透過三位代表球星領銜演繹,由阿根廷球王里奧・梅西(Lionel Messi)、英格蘭中場核心裘德・貝靈漢(Jude Bellingham) 以及西班牙足球金童拉明・亞馬爾(Lamine Yamal)帶領球迷們迎向2026世界盃足球賽! TRIONDA在球面圖案彰顯各個主辦國特色,不僅紅、藍、綠三色即代表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球身也佈滿星星(美國)、楓葉(加拿大)與老鷹(墨西哥)等細緻壓花圖樣,紀念三個國家首度攜手舉辦世界盃的歷史性時刻。金色勾線貫穿球面,以冠軍榮耀之色體現出世界最高榮耀。 而在科技方面,TRIONDA採用全新四片式結構設計,搭載新一代CONNECTED BALL技術,首度將感應晶片嵌入球體側邊,相較過往懸吊式設計,力求在傳球過程中保持更穩定的飛行軌跡。賽事期間,晶片能即時傳送球體動態,結合 AI 技術協助快速判定越位、手球等爭議判決。   2026世界盃足球賽官方用賽球TRIONDA將於10月3日全球同步上市,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詳見adidas官方購物網站與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adidas.com.tw/、https://www.instagram.com/adidas_tw/、https://www.facebook.com/adidasRunningTW/

Read More

「2025 摩瑟水晶 大師之藝─雕刻古典,琢磨現代」 特展

  摩瑟特展,「三巨頭」的雷瑟(Tomáš Lesser)、史沃博達(Radek Svoboda)、賽林格(Vlastimil Selinger),以及藝術總監楊・波杰克(Jan Plecháč)等四位摩瑟現階段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台北攜手,引爆令人驚艷的古典與現代的極致對話。(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去年,摩瑟水晶雕刻領域的「三巨頭」,以震撼人心的《水土交融》系列,席捲全球收藏界。他們精湛的古典雕刻技藝與大膽的當代美學融合,掀起一股競相典藏的風潮。今年,摩瑟特展,「三巨頭」的雷瑟(Tomáš Lesser)、史沃博達(Radek Svoboda)、賽林格(VlastimilSelinger),以及藝術總監楊・波杰克(Jan Plecháč)等四位摩瑟現階段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台北攜手,引爆令人驚艷的古典與現代的極致對話。 三位雕刻大師雷瑟、史沃博達、賽林格以古典的技藝詮釋古典名畫,讓水晶作品保留了歷史文化的風韻。楊・波杰克則在設計概念上的引領潮流,散發著現代精神。 今年,雷瑟大師的《伊卡洛斯的飛行夢》以精巧的刀工表達了他對古老神話的反思,是技藝,也是哲思。《天使之翼》是他以非傳統形式表現傳統主題,展現了一派創新的視覺風格。雷瑟大師曾在2020年榮獲法國政府的「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殊榮,他的作品絕對具有收藏價值。 史沃博達大師的新作《酒神與穀神》構圖複雜,是大師自我挑戰的里程碑。而《萬象更新》則深具哲理,是他以水晶雕刻述說自己的人生智慧,也讓我們得知大師深層的內在涵養。 雷瑟與史沃博達兩位大師,今年還有一款稀罕的連袂之作《吉光鳳羽》,這是他們一起設計,最後由史沃博達實踐成型之作。它集合了兩位大師的思維精華,也展現了史沃博達對公雞充滿智慧之獨特觀點。 賽林格大師是首次來台,他之前的《維納斯之美》、《琴韻悠揚》等名作,膾炙人口,在全球已經擁有相當多的粉絲群。他的雕刻風格浪漫絕美,而今年推出的《歐羅芭公主》又是一款主題精彩的愛情故事,以其別具一格的現代感詮釋這段希臘羅馬神話,饒具韻味。 賽林格大師推出的《歐羅芭公主》是一款主題精彩的愛情故事。(記者陳建興攝) 身為藝術總監的楊•波杰克,是一位不斷為摩瑟帶來輝煌桂冠的大師。他今年設計的《流光幻影》系列,在造型上展現了粗曠主義建築之美,在色彩上則表達他認為空間應該彼此交流的理念,頗具思想深度。 當瞭解了大師的創作思路,作品就不只是作品,而是每位的大師思想縮影。面對這些作品,就像活生生的藝術家正面對著自己侃侃而談。2025年特展的許多摩瑟大師之作皆以限量推出,值得您把握珍藏。 大師巡迴活動時間地點如下,歡迎媒體朋友自由採訪: ◆台北場: ※展覽時間:10/3(五)~10/8(三)  展覽地點:台北SOGO百貨復興店8樓City Hall ◆台中場: ※展覽時間:10/9(四)~10/12(日) 展覽地點:台中大遠百8樓北棟國裕專櫃 ◆台南場: ※展覽時間:10/13(一)~10/15(三) 展覽地點:台南新光三越新天地 B1 A區國裕專櫃 ◆高雄場: ※展覽時間:10/16(四)~10/19(日) 展覽地點:高雄大立精品5樓國裕專櫃 ◆嘉義場: ※展覽時間:10/20(一)~10/27(一) 展覽地點:嘉義遠百B1快閃展售會館 ◆新竹場: ※展覽時間:10/22(三)~10/26(日) 展覽地點:新竹大遠百6樓貴賓廳

Read More

40歲以上不可輕忽!腸癌年輕化趨勢 高風險族群有「這些」特徵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趙正瑋、潘昱僑報導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民眾主動接受健康檢查,但近年來,消化道癌症的發生卻出現年輕化趨勢。過去被視為老年人專利的大腸癌,在年輕族群中已不再罕見。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暨內視鏡中心主任/健康促進部品質主任陳炳憲表示,近30年來,50歲以下的大腸癌患者比例上升了51%,且每年以1%至2%的速度持續增加。 陳炳憲主任指出,在臨床檢驗中也發現,在50歲以下的受檢者中,每4人就有1人發現大腸腺瘤。雖然腺瘤是良性的,但它屬於大腸癌的癌前病變,一旦發現腺瘤,醫師通常會建議切除,以降低後續轉變為癌症的風險。 生活型態變化 危險因子充斥環境 由於飲食西化加上現代生活的節奏快,也影響身體代謝。高油脂、紅肉、低纖維飲食、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缺乏運動、抽菸與飲酒,皆會拉高消化道癌風險。 為了因應年輕化趨勢,陳炳憲主任建議,大腸癌篩檢年齡自50歲下修至45歲;若有大腸癌家族史,40歲後就應開始篩檢。 選擇健檢機構觀察2重點 良好清腸效果與腺瘤偵測率 對於如何選擇健檢的醫療機構,一般民眾可以參考醫療機構網站上的設備介紹,陳炳憲主任提到,消化道充滿皺褶與黏液,且會蠕動,電腦斷層對早期、扁平病症的辨識有限。 目前胃鏡、腸鏡仍是臨床上主要的檢測方式。檢查機構應提供高解析度的影像加強型內視鏡,觀察早期腫瘤的微小血管變化,因為早期的消化道腫瘤往往不是突起的息肉,病灶平坦,在傳統白光下難以發現。 此外,陳炳憲主任建議,民眾也可直接詢問醫師清腸的品質如何,一般來說,進行大腸鏡檢查時,良好的清腸效果是確保診斷準確的關鍵。應選擇清腸成功率較高的機構,因為腸道內若有殘留糞便,會遮蔽病灶。 再者,陳炳憲主任強調腺瘤偵測率也相當重要,這是評估醫師檢查品質的重要指標,代表醫師找出癌前病變的能力。國際間也普遍以此作為參考標準,腺瘤偵測率愈高,代表愈有助於早期發現癌前病變。 什麼症狀該就醫檢查 高風險族群要注意 陳炳憲主任指出,長期腹痛、體重下降、排便習慣突然改變、糞便變細、出血,或是有黑便、不明原因的貧血,或有胃癌、大腸癌家族史者,都屬高風險族群,不需等到45歲,當有上述症狀時,就應該及早檢測。 胃癌進程追蹤 醫:「這些」關鍵字是警訊 胃部變化的過程是;正常黏膜、慢性發炎(幽門螺旋桿菌、抽菸等)、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分化不良,最後癌化。 所以當胃鏡報告若出現「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分化不良」等關鍵字時,陳炳憲主任表示,這就是癌前病變,需依嚴重度與家族史判斷,約每1至3年就要定期追蹤檢查。 大腸癌高風險徵兆 腺瘤性息肉 單次檢查若觀察到:腺瘤性息肉≥3顆,或任一顆直徑>1公分,或病理顯示絨毛狀成分、分化不良,陳炳憲主任表示,這些都屬高風險族群,3年內就應該追蹤1次。 幽門螺旋桿菌 是關鍵致癌因子 陳炳憲主任提醒,幽門螺旋桿菌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第1級致癌物,約9成胃癌與其相關。家族成員常「群聚感染」。建議主動檢測,若為陽性就要立刻治療,且家人也需一起檢測。 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癌前病變到早期胃癌 陳炳憲主任舉2個臨床案例,第一位60歲女性,初次檢查後發現腸上皮化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2年後同部位紅腫、表面不規則,確診為早期胃癌。因為發現的時間早,還可施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等微創治療。 另一名45歲男性,有肥胖與代謝症候群,但無胃腸症狀也沒家族史,因健檢時發現約2公分的腫瘤,化驗後發現為早期大腸癌。陳炳憲主任提醒,40歲以上且生活作息不固定、常抽菸喝酒的族群,應主動安排篩檢。 綜合這些臨床案例與經驗,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特別是有不良生活習慣或家族病史者,應固定進行胃腸檢查。陳炳憲主任表示,檢查不僅能診斷疾病,若發現早期病灶或息肉,也能立即進行治療,並提供個人化的癌症風險分級,「早」會比「晚」更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