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11/1逗陣來 東山咖啡節 品味在地風土魅力

市府農業局人員與東山農會三巨頭共同宣傳二0二五東山咖啡節。(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東山報導 東山區農會將於十月廿五日與十一月一日連續兩個週末舉辦「二0二五東山咖啡節~咖啡朝聖之路」,邀請全國民眾一同走進東山,感受咖啡產季的熱度與風土魅力。 東山區農會余淑琴總幹事表示,今年咖啡節活動首場將於十月廿五日(週六)在東山農會十果文創園區登場,規劃三大主題區:「覺醒之聲」、「風土之路」與「體驗之所」,呈現東山咖啡從文化、味覺到感官的多層次體驗。其中,「覺醒之聲」舞台區以花式火舞秀揭開序幕,象徵東山咖啡節的熱力與豐收好彩頭;「風土之路」市集區聚集東山在地農產與特色美食,展現山城風味與地方創意;「體驗之所」互動區則推出升級版咖啡手作課程與全新「烘豆體驗」,邀請民眾親身探索東山咖啡香氣的秘密。 十一月一日第二場活動將延伸至山林之中,以「咖啡朝聖路」為主題,邀請民眾於咖啡採收季節,踏上東山的山林小徑,展開一場香氣旅程,集合地點在東山區李仔園社區產業協會。沿途設有趣味打卡點與點心分享區,讓每一步都成為探索與驚喜的體驗。參與者除可獲得多項精美禮品外,手作活動更以落果與瑕疵咖啡豆再利用為設計概念,展現環保循環精神。作品包括「咖啡手鏈」與「果乾聖誕樹」,讓大家提前感受節慶氛圍,為年底時光暖心揭幕。 余淑琴說,在產季的香氣與山林風景交織中,東山再次以咖啡連結土地與人情,邀請旅人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品味這座山城的溫度。

Read More

11/8、9登場 大新營嘉年華 新心相挺助災民

新營區公所宣傳二0二五大新營嘉年華活動。(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二0二五大新營嘉年華」將於十一月八至九日在新營區民權路熱登場,今年以「新心相挺」為主題,不僅規模升級內容豐富,更融入公益義賣活動,協助受「丹娜絲風災」影響的災民,展現新營地區團結互助的溫暖力量。 市府副秘書長殷世熙與經發局長張婷媛表示,今年大新營嘉年華邀請南市府城文化觀光產業協會、南市文化觀光伴手禮產業發展協會二大協會,共同展售在地知名的伴手禮與美食,讓民眾一次品味台南特色好物。此外,活動也結合在地團隊「新營美食地圖」與「絆伴市集」,共同打造「Small Park市集」主題專區,集結超過一百五十家特色店家參與,現場熱鬧非凡。 特別的是,為推廣優質農產與地方美食,今年由新營、下營、柳營三區農會首度跨區聯手參展,攜手展現三地的農業實力與特色產品,實踐台南溪北「三營聯手,共創三贏!」的合作精神,為在地經濟注入新動能。 其中備受矚目的「公益競標愛心義賣」活動,所有義賣所得將全數捐助給北台南家扶中心、華山基金會、創世基金會受丹娜絲風災影響的家庭,幫助災民重建家園早日恢復生活,讓嘉年華不只是熱鬧盛事,更是一場充滿溫度與希望的公益行動。 新營區長陳宏田誠摯邀請全國民眾前來參加「大新營嘉年華」,不僅能盡情享受在地美食、選購特色好物,更能把握機會大力消費、抽大獎。

Read More

港明高中63週年校慶 活力四射

港明高中歡度六十三週年校慶,各項慶生活動熱鬧登場。(港明提供)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港明高中慶祝創校六十三週年,連續三天辦理慶生活動,除有運動會、開幕典禮、校園演唱會、校慶晚宴外,並與台南捐血中心合作,由校長劉春福帶領師生挽袖捐血,以實際行動傳遞「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善意。 港明高中校慶系列活動熱鬧開跑,校慶開幕典禮由韓研社與港明儀隊精彩表演揭開序幕,市長黃偉哲也現身送上祝福。校慶典禮由校長劉春福主持,包括港明高中董事會、校友會、家長會代表及多所大學、中小學校長主任等,共同見證港明的成長與榮耀,現場頒發第十七屆傑出校友獎。 知名歌手也是港明傑出校友卓義峰,返回母校獻唱校歌,校慶演唱會由熱音社打頭陣,主持人笑笑、莫凡新以活潑幽默串場,炒熱全場氣氛,現場尖叫聲不斷,卓義峰、白安、艾薇、孫盛希相繼登台,演唱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掀起校慶最高潮。 三天活動中,最令人動容的莫過於運動賽程中的大隊接力,選手們全力奔馳、堅持完賽的精神,充分展現港明學生團結奮進的風貌。從加油板、啦啦隊舞蹈到頒獎繞場,展現青春熱血。 劉春福表示,學校以豐富多元的活動,展現學生的創意與學校的活力,三天盛會不僅凝聚全校師生的向心力,更體現港明高中五育並重、五好校園的教育理念,為港明六十三週年留下最難忘的美好回憶。

Read More

藝文一條通 台南藝術節 10/25街頭藝文派對

台南藝術節以「How Young!好樣的」為主題,開幕特別企劃「藝文一條通」活動,二十五日下午二起時由傑出藝文團隊於城市各角落展演。(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二0二五台南藝術節以「How Young!好樣的」為主題,開幕特別企劃「藝文一條通」活動,二十五日下午二起時熱鬧登場,以「城市街頭就是展演舞台」概念,由台南傑出演藝團隊於各城市地標列演出,邀請親子從大南門城出發跑攤集點,感受免費藝文體驗表演新風景。 文化局表示,「藝文一條通」以表演打開城市風景,讓民眾沿途自由觀賞、隨時加入,沿途於五個藝文景點觀賞演出並透過Line@集點,即可於南門公園服務台免費兌換「藝文一條通」限量禮物與府城風味點心,讓民眾邊玩邊集點,享受藝文驚喜包。 首場演出下午三時於大南門城登場,由藝姿舞集《府城風華》揭開序幕,以傳統藝陣舞出府城的歷史韻味;再漫步至孔廟欣賞鐵支路邊創作體與古意唸歌團共創的《吾乃我爺》;在B.B.ART藝廊,由伍拾製作帶來《咖啡廳 Dance to 40+》和韋瓦笛室內樂團以幽默輕快旋律的《不安分的長笛手》。 穿越小巷來到鷲嶺食肆,暴羅WALK以《漫才之流量密碼》近距離帶來笑聲與驚喜;雞屎藤舞蹈劇場《葫蘆巷春夢》以肢體重現文學記憶;南美館一館由台灣藝術家交響樂團演出《聲音的流域》,以即興方式在館內空間展開聲音流動。壓軸回到大南門城,由阿伯樂戲工場《城事流光》重現城牆興建風華,最後《饒台南》,以最在地節奏與音樂態度,為藝文之旅畫下完美句點。 活動當日在南門公園同步推出「好好看聚會所」,集結多元藝文體驗與互動展演,包含家齊高中嘻研社、洄瀾舞集、布可劇團、布紙是偶小劇場、南飛.嚼事一人一故事劇團、米雪文化、藝文沙龍偶戲志工及鄉城歌仔戲團等團隊,另南商老師莫嘉賓帶領粉筆彩繪創作,小聲回收舉辦聲音互動工作坊,並有多種互動體驗及台南地方文化館共襄盛舉。詳洽官網。

Read More

北區公所再奪市府公共工程優質獎

市府公共工程優質獎頒獎典禮,北區今年獲二連霸,昨由區長潘寶淑(左二)前往領獎。(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公所參加市府公共工程優質獎二連霸,今年以「鎮北坊歷史街道整合計畫工程」獲公共工程優質獎,昨天由工務局長陳世仁頒獎予賀。 北區區公所推動優質公共工程,繼去年「鄭仔寮公園滑步車遊戲場」之後,再度以「鎮北坊歷史街道整合計畫工程」勇奪市府第七屆公共工程優質獎「土木類」佳作,締造區公所連續二年獲獎的難得紀錄。 區長潘寶淑表示,「鎮北坊歷史街道整合計畫工程」總經費約四千七百萬元,由內政部國土署與市府共同補助,針對舊稱大銃街的自強街、烏鬼井、元和宮、三老爺宮等周邊鋪面進行翻新,並改善排水,增設夜間照明及強化巷弄消防設施,讓老街區煥然一新,成功重現歷史街區風貌。 由國土署與市府共同補助四千七百萬元改造的舊大銃街與其周邊歷史街道,今年獲市府第七屆公共工程土木類優質獎。(記者陳俊文攝) 難能可貴的是除了硬體建設之外,更融入巧思,透過軟體配套提升街區的人文價值,分別在元和宮與三老爺宮廟埕前,設置了仿刻石碑與鄭成功史蹟導覽牌,重現三百年前大銃街貿易的歷史記憶。 公所再透過文史導覽、走讀彩繪等活動,以三老爺宮十二花神的概念,與水利局合作設計特色汙水孔蓋以及文創商品,深化街區的文化底蘊與教育功能。

Read More

成大南工、欣雄建設推BIM課程秀成果

成大南工建築科和欣雄建設合作推動BIM實務課程,攜手展現產學合作成果。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增進學子的專業職能,成大南工建築科師生與欣雄建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產學合作關係,透過雙方專業結合,推動「建築資訊模型」課程和實務參訪,攜手產現產學成果,二十二日舉行成果發表會,共同推動BIM教育扎根校園。 成大南工在校長黃耀寬支持下,建築科積極推動「建築資訊模型(BIM)」實務課程,將前瞻科技導入建築專業教學,培養學生的數位建模與工程整合能力。 學子不僅運用所學軟體技術進行建築、結構與機電整合建模,更透過模型進行工程衝突檢討、施工模擬及設計優化建議,讓課堂學習與真實工程實務充分銜接。

Read More

仁德鐵路立體化獲市議會同意

  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案獲議會同意,將送中央審查,市議員認為可大幅解決當地交通問題。 (郭鴻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經五年規劃,二十二日獲議會同意,將送交通部備查。新方案高架範圍擴大自台86線橋下起至港尾溝溪止,全長約二點六公里,初估經費超過百億元,保安車站將北移,原市定古蹟將轉型為文化觀光用途。多位南關線議員肯定該案將可潭稅橋地下道及中正路一段平交道(近仁德車站)兩大交通瓶頸。 交通局表示,仁德區中正路平交道鄰近仁德火車站及保安工業區,地方長期反映尖峰時段車輛於平交道停等時間冗長,另潭稅橋地下道常有淹水問題,且受限車道高度,車輛行駛不易,甚至衍生交通事故,目前已將兩處交通瓶頸納入鐵路高架範圍內,可解決當地鐵路橫交道路交通問題。 這項計畫經專業團隊評估,從工程、交改、經濟效益、財務等評估後,以仁德區鐵路採高架改建較為可行,高架範圍北端起自台86線高架橋下,南端至港尾溝溪,長約二點六公里。現有保安車站位於鐵路高架斜坡路段,為符合鐵路相關規範,將把保安車站北移約五五0公尺,平面車站新址規畫在奇美博物館及十鼓文創園區間,保安車站因屬市定古蹟,原地保留後轉型文化觀光。仁德車站則維持原地高架。 包括郭鴻儀、鄭佳欣等南關線議員都相當關心,認為「重點瓶頸高架化」取代全線高架,將可解決當地交通瓶頸問題,將有效提升市區交通安全與效率。

Read More

鯤鯓王平安鹽祭主題鹽袋亮相

二0二五鯤鯓王平安鹽祭將於十一月十五、十六日登場,南鯤鯓代天府總幹事侯賢名(左)、雲嘉南管理處長徐振能邀請民眾參加,共同祈福。(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邁入第二十二年的鯤鯓王平安鹽祭,十一月十五、十六日在南鯤鯓代天府舉行,最受歡迎的平安鹽袋也出爐,今年以朱府千歲為主題,雲嘉南管理處、南鯤鯓代天府版各有特色,振興災後觀光,十一月十四日晚間有大提琴家張正傑音樂會,十五日晚間有平安鹽祭晚會,期挺過風災,祈福同心把幸福曬回來。 有「世界最大鹽祭典」稱譽的鯤鯓王平安鹽祭,十一月十五、十六日將在「台灣王爺總廟」南鯤鯓代天府登場。二十二日由主辦的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徐振能、南鯤鯓代天府總幹事侯賢名、北門區長林建男等人為活動宣傳。 徐振能指出,平安鹽祭結合台南濱海鹽業文化與王爺信仰兩大特色,今年鹽祭系列活動以「祈福同心,把幸福曬回來」為主題,象徵挺過風災攜手復原,與眾人同心祈福,重振地方發展。 侯賢名強調,平安鹽祭一年比一年盛大,是雲嘉南濱海指標性最大活動,是國際級的盛事,為民眾帶來安心、祈福,歡迎各地遊客來南鯤鯓廟參加。 十一月十五日開幕,將在有二百零七年歷史的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舉行「請鹽」科儀,由來自全台二百二十位護鹽騎士和宮廟隊伍「護鹽」至南鯤鯓廟舉辦「祭鹽」,十一月十六日辦「謝鹽」科儀,將祈福鹽送回井仔腳鹽田。現場設置「互動探索數位牌樓」,以沉浸式影像重現在風災中倒塌將重建的南鯤鯓廟大牌樓的歷史風華。 雲嘉南管理處指出,平安鹽袋今年以朱府千歲為主題,雲嘉南版鹽袋在十一月十五、十六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的整點發放(中午十二時除外),遊客捐九至十二月的統一發票三張就能兌換一個鹽袋,預計發放一萬二千個。 南鯤鯓廟舉辦跋桮挑戰賽,總獎金超過五十萬元,遊客參加跋桮就送南鯤鯓版鹽袋一個,跋桮冠軍特別獎高達十六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萬善堂前舉辦囡仔公童玩節。 另有「六廟祈福集章趣」,走訪南鯤鯓廟、蚵寮保安宮、北門永隆宮、井仔腳興安宮、井仔腳泰安宮及三寮灣東隆宮,完成集章即可兌換限量祈福收納袋。

Read More

台南直飛熊本、沖繩 虎航12月首航

台南直航熊本、沖繩兩條新航線二十三日開賣。(觀旅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各方敲碗已久,台灣虎航台南機場直飛熊本及沖繩航線,台灣虎航官網公布航班及開賣促銷價,二十三日起上午十時起開賣,開賣促銷價單程未稅價只要一五九九元,熊本和沖繩分別於十二月二十三日及二十五日首航。 觀旅局長林國華局表示,台南─熊本航線預計十二月二十三日起,每週二、五開航;台南─沖繩航線預計十二月二十五日起,每週四、日開航。為慶祝航線開航,台灣虎航將於二十三日上午十時起至二十四日晚間十一時五十九分,推出台南─熊本、台南─沖繩單程未稅一五九九元起的開賣促銷價,更多相關訊息請詳見虎航官網。 另,為推廣在地傳統美食,配合台南─熊本航線開航,虎航特別與有「辦桌界南霸天」之稱且曾為歷任總統提供辦桌服務的阿勇家合作,推出全新機上餐「阿勇家─東坡肉」,精選其招牌東坡肉料理,肉質綿密、口感香甜,搭配白飯享用不僅滋味絕頂更呈現出濃濃的台灣味。 觀旅局說,「阿勇家─東坡肉」機上餐僅於熊本往返航班提供且採每班限量供應,想品嘗旅客務必得搶先於官網上預訂以免向隅,讓遊客一上機即可品嘗難忘的台南味。

Read More

張大千遺作廬山圖 10/25南美二館展出

張大千〈廬山圖〉真跡被列為國寶,正於南美館二館公開展出。(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福爾摩沙時代」展二十五日開啟第三階段展覽,最大亮點,莫過於眾所矚目的張大千〈廬山圖〉真跡到台南,這幅被文化部公告為國寶的畫作,於故宮典藏,正於南美館二館展出,喜愛藝文的民眾,無須北上,即可一窺其廬山真面目,感受張大千經典作品的藝術魅力。 張大千〈廬山圖〉不僅是其晚年潑墨潑彩傑作,更是存世最大的整絹繪畫。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表示,〈廬山圖〉為近代名家「五百年來一大千」張大千一生中尺寸最大作品,也是他過世前用功最力的時代代表鉅作,技法精湛、氣勢磅礴,堪與歷代山水名家呼應、映照古今。 〈廬山圖〉由文化部核定公告為國寶,藝術史地位崇高,為張大千融匯東西、超越古法的超級大作,被譽為自清末民初以來,美術百年「現代化」歷程一大里程碑。 策展人白適銘表示,福爾摩沙時代展,第一期曾展出國寶黃土水〈甘露水〉與重要古物陳澄波〈清流〉;此次則將推出張大千〈廬山圖〉,凸顯台灣美術從自我探索到積極擁抱世界的歷史轉折。 此次也精選反映台南地緣特色的藝術創作,如郭柏川記錄下府城過往地景的〈臺南運河〉、朱玖瑩〈安平鄉土館啟扉致詞〉、沈哲哉〈臺南孔廟〉等。此次也挑選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五0年出生的台灣藝術家作品,一窺藝術家對土地情感轉化與表達。 此次也透過數位內容與互動設計,延伸觀眾藝術體驗。「藝術家風格演算」AI互動體驗,觀眾現場拍照後,AI演算模仿藝術家沈哲哉、蔡草如、林智信等人筆觸風格,生成專屬圖像,透過遊戲化互動,更深入理解台灣藝術史。陳澄波〈清流〉也搭配浮空投影技術,觀眾可在廊道空間擴增實境〈清流〉湖岸場景中走動,虛擬場域介紹畫作故事、構圖與技法,並帶領觀眾探索畫中近、中、遠景層次。展期至明年一月四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