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吹 台中市場工地鷹架倒塌 1傷

台中市北區民權路改建中的中央市場工程,因強風導致整片鷹架倒塌。(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北區五權路中央市場已使用半世紀,市府活化改建,今年開工,近日工地已搭上鷹架與防層紗罩,二十二日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市區吹起強風,該工地搭建的鷹架也被整片吹落,阻擋道路,第二警分局獲報到場交通疏導,倒塌的鷹架造成一名機車騎士右手受傷送醫。另昨日上午高鐵台中站三號出口手推門玻璃門扇疑似因風勢過大破裂,所幸無人受傷。 台中市消防局昨日下午一時許獲報,北區篤行路、五權路的交叉路口鷹架倒塌案件,派遣第七大隊及轄區中港分隊等共計四個單位,出動各式消防車六輛、救護車二輛,消防人員共十六名,現場由大隊長盧士偉擔任指揮官,立即趕往現場救援,倒塌事故造成一位二十七歲男子手臂擦傷、意識清楚,送醫治療。 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市區吹起強風,北區民權路改建中的中央市場工程搭建的鷹架也被整片吹落。(記者陳金龍翻攝) 第二警分局也獲報,北區民權路改建中的中央市場工程,因強風導致整片鷹架倒塌,警方啟動交通快打,調派支援警力前往交通疏導,現場有一名機車騎士右側手臂受傷,送中國醫藥大學急診室診治。 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台中市連日來刮起陣陣強風,昨日上午十時四十五分,高鐵台中站三號出口手推門玻璃門扇疑似因風勢過大破裂,所幸無人受傷,目前現場已完成清理,高鐵並以動線隔離架隔離及張貼公告。

Read More

新台幣鈔券將改版 最快2年半發行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新台幣鈔券將迎來新氣象。中央銀行報告指出,正啟動新台幣鈔券改版作業,將廣徵各界對新版鈔券主題的意見,強化公民參與;時程方面,首張新版鈔券預計於主題擇定後二年半發行。 央行總裁楊金龍二十三日到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書面報告二十二日率先出爐,內容揭露一個重磅消息,央行啟動新台幣鈔券改版;意即社會大眾使用的新台幣鈔券,可望改頭換面。 央行報告指出,主要國家鈔券改版主要是為了加強防偽,台灣現行鈔券使用約二十四年,有必要適時升級防偽功能,將採用更直觀、更明顯,且具快速變化及色彩切換效果的先進安全防偽特徵。而硬幣價值低、數量多,改版不具效益,不考慮改版。 央行表示,新版鈔券將參酌國際間「綠色鈔券」發展趨勢,採用更環保的原物料,並強化綠色製程,更符合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永續發展目標。 為了配合民眾使用習慣,以及減少鈔券自動化設備因應改版而調整的社會成本,央行表示,新版鈔券的材質、主墨色及尺寸,將維持不變。另外,為了提升視障民眾對鈔券面額的辨識能力,新版鈔券將放大面額數字,並加強觸感辨識的功能。

Read More

櫃買放寬黃金現貨交易門檻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櫃買中心二十二日表示,因櫃買黃金現貨交易平台最小交易單位調降為一台錢,十月一日上線實施,截至十月二十一日,單月日均成交值已突破歷年新高,其中有四個交易日成交值超過一億元,顯見有效擴大市場功能及投資人參與。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指出,因應近期國際黃金現貨價格頻創新高,為降低投資門檻,一一四年十月櫃買黃金平台將交易單位由一台兩(三十七點五公克),縮小為一台錢(三點七五公克);上線後截至十月二十一日單月日均成交值為七千三百九十一點五萬元,突破歷年新高,比九月單月日均成交值三千八百六十點五萬元成長,與一一三年同期一千三百零一點五萬元相比,更大幅成長百分之四百六十七點九。 另外,一一四年十月黃金現貨交易平台累積交易投資人數為五千四百一十二人,較九月交易人數九百五十六人成長五倍多;截至一一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累積成交金額約五十八點六九億元,較一一三年全年十六點二億元大幅成長,李淑暖表示,這顯示許多投資人因交易單位降低而參與,使投資人數與交易量皆成長。

Read More

五大銀行新增房貸 9月探近2年半低點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房市冷颼颼,中央銀行二十二日公布九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降至五百零五點零四億元,為一一二年五月以來最低水準。央行官員直言,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發酵,房市交易量縮,新承作房貸也跟著下滑。 央行統計,九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百分之二點一二,較八月下降零點零七六個百分點,除了消費性貸款利率較八月上升,其餘各類貸款利率均下降。 觀察各類貸款當中的購屋貸款,新增房貸為五百零五點零四億元,月減一百一十一點五四億元,創近二年半最低水準;利率也微跌零點零零九個百分點,下滑至百分之二點二九四。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說明,購屋貸款、新青安貸款金額都減少,新青安相對減幅較小,因此在整體新承做房貸的占比增加,九月升抵百分之四十三點九六,高於八月的百分之四十點五四;由於新青安的貸款利率較低,因而拉低整體新增房貸利率水準。

Read More

男公關刺死妒夫 2審仍判無期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李姓男子因不滿正協議離婚的妻子陳女,於一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晨與男性友人吳禹劭等人在酒店飲酒,李男帶人前往理論,引發衝突,吳禹劭持折疊刀反擊,並追殺李男致其心臟中刀身亡。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依殺人罪判吳男無期徒刑,高等法院二十二日駁回上訴,維持無期徒刑原判決。 檢方調查,二十五歲的李姓男子與同齡妻子陳女正值感情不睦、洽談離婚期間。陳女當時邀約在男性陪侍會館任職的友人吳禹劭,以及另一友人王新賀,前往台北市中山區「特蘭斯酒店」四樓包廂飲酒唱歌。李男邀集友人一同前往該包廂,欲將陳女帶離該處。 李男抵達包廂後,堅持要帶走不願離開的陳女,雙方爆發嚴重口角。根據判決內容,李男的友人在包廂內噴灑辣椒水,導致衝突加劇。王新賀(目前另案通緝中)先與李男發生爭執並出手毆打,吳禹劭取出一把隨身攜帶的黑色金屬折疊刀,朝李男的左上臂刺擊。 李男負傷後試圖逃往酒店五樓大廳閃避,吳禹劭與王新賀並未罷休,二人一同追至五樓大廳,並共同毆打李男。吳禹劭持折疊刀接續朝李男的胸背處捅刺三次、腿腳部捅刺三次。經送醫搶救後無效死亡,法醫相驗確認,其中一刀刺入心臟為致命傷。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時認為,吳男與李男素無恩怨糾葛,僅因情感因素及一時激憤等微末事由,便持折疊刀大力捅刺被害人胸腔心臟等要害致死,手段極為兇殘,致被害人橫遭剝奪寶貴生命,犯罪手段惡性重大,依殺人罪判處吳禹劭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全案上訴至台灣高等法院,高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吳禹劭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的判決。全案仍可上訴。

Read More

水氣偏多 北部、東部留意豪大雨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表示,二十三日水氣偏多,北部及東部留意豪大雨,台北市和新北市山區是雨量最為明顯,低窪地區慎防積水,山區嚴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氣象署表示,二十三日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新竹以北山區有明顯陣雨,並有局部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及花蓮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竹苗、台東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低窪地區慎防積水,山區嚴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溫度方面,北部及東北部整天濕涼,氣溫介於二十一至二十六度左右,其他地區早晚偏涼,低溫二十三至二十五度,白天高溫約二十八至三十二度。 澎湖陰天,氣溫二十四至二十八度;金門多雲時陰,氣溫二十一至二十五度,馬祖陰短暫陣雨,氣溫十九至二十二度。 風浪方面,台南以北及東半部沿海空曠地區,還有各離島易有平均風六級以上,或陣風八級以上的強風,苗栗至雲林沿海、恆春半島及蘭嶼、綠島、澎湖局部地區有平均風九級以上或陣風十一級以上發生機率;中部以北、東半部沿海、恆春半島及澎湖、金門、馬祖有長浪,沿海浪高可到三至六米。

Read More

清潔工揪友盜雇主千萬保險箱 判刑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楊姓男子到台中市大里區一名女子家當清潔工,見其富裕,竟潛入抱走放有一千二百六十七萬多元現金、黃金及鑽石的保險箱,和羅姓同夥破壞,敲開分贓,所幸檢警二天內逮人,查扣、發還大部分財物。台中地院依侵入住宅竊盜罪各判楊、羅有期徒刑三年四月、三年,可上訴。 起訴書指出,楊男在女雇主大里區德芳南一街住處擔任清潔工,得知老闆家境富裕竟找來羅姓同夥共謀行竊,今年八月三日凌晨一時多楊先獨自潛入雇主家躲藏,直至上午十一時多全家人出門,楊再搬走二樓的保險箱。 檢警查出,該保險箱內包括現金一千二百六十七萬六千一百元、珠寶、金飾、地契權狀及支票,楊整個搬走搭電梯到地下室與羅男會合,一路跑到南投草屯匝道口附近商討要如何破壞保險箱,最後再到彰化溪湖一處汽車旅館內,持切割機、電鑽及鐵鎚敲開分贓。 楊男拿了一千萬元及其他財物,並將二百萬元分給羅男,二人得走再分頭逃逸;檢警八月五日持搜索票在台南歸仁區抓到二人,在楊及其車上查扣鑽石、黃金,及現金一千二百多萬元。 台中地院審理時,楊、羅均坦承不諱,與被害女雇主證詞相符,並有扣案贓物、相關調查可佐。法官審酌,楊、羅利用到女子家打掃機會得知其家境富裕,且各自有毒品等多項前科,犯後雖坦承但沒和被害人達成調解,態度普通,且本案釀遭竊財物高達一千二百萬元,若非檢警即時尋獲查扣,恐損失慘重,各依侵入住宅竊盜罪三年四月、三年。 因檢警查扣大部分犯罪所得並發還女子,扣除已經發還的一千二百多萬元,其餘楊、羅用於生活費、買毒品及還債等,仍有未扣案犯罪所得十二萬元、三十七萬元,均宣告沒收。

Read More

台灣大賽G4因雨延期 26日再戰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華職棒宣布,因近日天候不佳,聯盟與中信兄弟、樂天桃猿22日晚間協商後,確定將總冠軍賽第4戰延到26日(週日)進行,第5至7戰則順延至27日至29日進行。 中華職棒總冠軍賽已在18日開打,雨勢不斷打亂賽程,中信兄弟與樂天桃猿2球團會商,雙方根據氣象資料顯示,北部地區未來2到3天仍受陰雨天氣影響,直至26日才有明顯趨緩。 為了維護球迷觀賽品質、球員出賽安全及場地整備作業,中職宣布,經雙方球團取得共識後,決定調整台灣大賽賽程,第4戰在桃園棒球場進行的樂天桃猿主場賽事延至26日下午5時5分開打。 另外,原定於24日至26日在洲際棒球場進行的第5戰、第6戰、第7戰中信兄弟主場賽事,依序延後至27日(週一)、28日(週二)及29日(週三),3場賽事均於晚間6時35分開打。 中職總冠軍賽採取7戰4勝制,首戰樂天桃猿以3比0擊敗中信兄弟,第2戰桃猿2比1擊退兄弟、取得2連勝,21日第3戰兄弟以2比0扳回一城,目前確定至少會打到第5戰。

Read More

〈社論〉林信義再獲派出席APEC的現實與挑戰

總統賴清德(左5)21日下午出席2025亞太經濟合作(APEC)經濟領袖會議(AELM)代表團行前記者會,與領袖代表林信義(右5)等人合影。(中央社) 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會議卅一日在韓國慶州舉行,賴清德總統決定再度委託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信義代表台灣出席,並強調他是「最能完整傳達賴總統施政理念的代表」。此舉再度引發外界對人選安排的政治意涵、台灣在區域經貿格局中的定位,以及APEC在地緣政治變動下實質作用的討論。 由於中國大陸長年堅持台灣領導人不得親自出席APEC,歷任總統皆須委派「不具官方職務」的代表。林信義曾任行政院副院長,並於陳水扁時期兩度出席APEC,兼具產業與外交經驗。賴清德延續蔡英文政府「穩健、不挑釁」的外交風格,藉林信義的中性形象避免引發政治爭議,確實是一項穩妥的安排。然而,林信義缺乏國際高知名度,象徵性有限,難在這樣的多邊平台上為台灣創造更大能見度。 今年APEC以「打造永續未來」為主題,聚焦連結、創新與繁榮三大領域,對應供應鏈安全、保護主義與氣候變遷挑戰。這些方向與台灣的發展重點高度契合,特別是AI、半導體、資通訊與綠能產業皆具競爭優勢。林信義的產業背景能在相關議題上代表台灣發聲,但APEC非具約束力機構,決議多停留於政策倡議層面,難以形成直接的經貿利益。 台灣雖擁有強大的出口實力與高科技產業鏈,但長期未能納入主要區域貿易協定,如RCEP與CPTPP,導致企業在關稅與投資保障上處於不利地位。對台灣而言,APEC的參與固然具國際曝光與政治意義,但無法彌補區域經貿整合缺席的結構性問題。林信義雖具穩定形象,但在決策層缺乏實質影響力,也難以突破此困境。 自賴清德上任以來,美中對台關係趨於明朗。美方持續強化安全與經貿支持,而中方則對賴政府採取保留甚至敵意態度。美中競逐使台灣在印太戰略中具戰略價值,卻也使外交空間更加受限。APEC成員同時包含美、中國大陸、俄,並非如IPEF或美日台機制般傾向民主陣營。賴政府選擇林信義,可視為對北京釋放善意,既維持溝通管道,又避免過度政治化,顯示政府在強化對美關係與維持區域穩定之間尋求平衡。 然而,APEC的制度活力已顯衰退。十年來,在全球貿易轉向雙邊與小多邊協定的趨勢下,其影響力明顯下降。CPTPP、RCEP與IPEF等新機制已取代APEC成為主要舞台。對台灣而言,APEC仍有三項功能:提供官方合法的多邊參與平台;作為政策溝通與非正式接觸的管道;並藉代表人選與立場展現外交穩健形象。但若期望藉此爭取具體經貿突破,恐力有未逮。 這是林信義連續第三年出席,反映賴政府延續穩健路線,象徵性重於實質性。此舉固有助於維持國際曝光與展現政策延續性,但在全球經貿版圖快速重整下,台灣需將重點放在爭取實質參與其他貿易機構,如CPTPP與WTO改革。同時,國內亦應推動產業升級、綠能轉型與制度創新,以提升競爭力與談判籌碼。 總體而言,APEC對台灣已不再是經貿突破的主戰場,而是維繫國際參與與外交形象的輔助平台。台灣若欲在區域經濟體系中穩住位置,關鍵不在誰代表出席,而在能否結合產業實力與政策靈活度,在多邊與雙邊架構中創造實質利益。務實而穩健的外交,應是當前局勢下最可行的選擇。

Read More

政學界導正台灣光復史觀

  梅花媒體集團二十二日於台北舉辦「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研討會」,主題為「導正史觀、放眼未來」。 (記者王超群攝)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主題為「導正史觀、放眼未來」的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研討會二十二日舉行,邀政學界代表探討台灣史觀與兩岸定位。與會者強調,光復不僅是歷史事件,更是法理延續與民族認同的根基。任何否定或模糊光復的論述,都是對國家體制的侵蝕。 主辦人王綽中致詞指出,「光復」是失而復得的象徵,代表中華民國在戰後恢復對台灣的主權,不應被政治修辭所取代。他強調,正視歷史不是回到過去,而是確立當前國家定位的基礎。 作家楊渡從歷史脈絡談起,回顧荷蘭、清治、日治至光復過程。指出台灣主權的變遷始終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外力介入多以中國為最終目標,顯示島嶼命運與中華文化體系息息相關。他強調,理解光復不能僅從戰後政治觀點出發,而應放在長時段史觀中觀察,唯有回歸歷史全貌,才能避免認同的割裂。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表示,民進黨政府推動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與「去中國化」政策,使年輕世代對中華文化的理解逐漸削弱,現行課綱刻意淡化戰後史實,忽略光復的法理依據,導致社會共識流失。他提出「再光復」的概念,主張在教育、文化與公共政策層面重建史實共識,讓多數民眾重新認識中華民國的歷史位置。 前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則從法理與憲政角度分析光復意義。他指出,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台灣依照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降書正式回歸中華民國版圖。若否定光復史實,不僅削弱中華民國的主權根基,也動搖現行憲法架構。他強調,中華民國憲法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台灣地區是其中一部分,這是維繫台海和平的法理基礎。 張榮恭並提到,當前社會有意識形態操作試圖切斷中華民國法統,不僅不利國家安全,也使兩岸失去政治互信。他指出,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是處理兩岸事務的唯一合法依據,若偏離此框架,將導致治理混亂與法源爭議。 他強調,光復不僅是歷史事件,更是法理延續與民族認同的根基。任何否定或模糊光復的論述,都是對國家體制的侵蝕。張榮恭呼籲社會各界應以憲法為圭臬,在法理上維護一中原則,在實務上追求兩岸和平,讓台灣的未來建立於歷史真相與法治精神之上。 研討會第二場由呂志翔主持,邀請吳成典、雷倩、蔡有祥、吳昆財等人就「歷史記憶與民主落實」議題續談。主辦單位表示,將彙整各界意見持續舉辦系列座談,推動史觀研究與社會對話,深化公眾對台灣光復歷史的理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