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走一條人少的路

■蘇佳欣

一個冬天下午,農民曆上印著小寒,實際上體感是小暖。我在住家附近公園,戴著耳機散步,邊走邊唱著喜歡的歌曲,一路陽光普照,悠悠晃晃便走入水邊的林蔭小徑。通常喜歡選擇人少的路,只專心在自己想聽的音樂,不太在乎周遭的聲音。

不經意來到無人的角落,忽然間「呼魯呼魯於於於」的聲音傳到我的耳朵,這種不屬於我播放清單的曲調,擾亂心中原本的寂靜,沉浸於自我世界的我嚇一大跳,通常只有救護車的聲音可以覆蓋掉我耳中的音樂,那美妙但尖銳的「呼魯呼魯於於於」,究竟是什麼聲音?

旋即摘下耳機,認真尋找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來自一隻腹部飽滿帶橘色的黑鳥。我發現他也發現了我,且在原地走來走去,並沒有離開那裡的意思。我蹲下來準備要仔細端詳,與此同時,另一隻淡橘肚子的黑鳥現身了,好像要故意讓我看更清楚似的,也好像特別要我注意到二隻有些微不同。若非兄弟姐妹的差別,就算我再怎麼沒有常識或不諳鳥事,也可以大概猜出應該是夫妻同林鳥,陌生外人如我,識相就快閃吧!

在城市中移動,巧遇色彩繽紛美麗小鳥的機會不太多,特別是那突如其來的鳥鳴聲音洪亮、宛如新歌。由於這個短暫的停留,我放慢腳步、踩著土地,並打開耳朵、用心觀察周遭景物,感覺自己融入大自然,滿心歡喜、陶然自樂。回家後上網一查,白腰鵲鴝是人類稱呼他們的名字,在暖暖的小寒這一天,走在一條人少的路,我已然成為他們守衛驅趕的對象、共同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