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昭明

位於台南南區的南山公墓是歷時四百年,占地近一百公頃,漢人開發台灣最早、最大的墓園,自然、人文蓄積豐富。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提出開發南山公墓方案,遂萌生守護南山公墓運動。市府亟欲迫遷的當下,期待大家協力,留住珍貴遺址。
因龐大的土地利益而面臨刨墳危機,不過,當瞭解南山公墓的意義,就知道開發南山有多荒謬。乃先談南山公墓。
南山是台南台地僅存的活化石,有竹溪及支流切割,導致地形破碎,不宜居住也不利農耕。但溪流卻蝕刻出許多一重山一重水,絕佳的風水寶地,四百年來,幾十萬先人卜葬於此,也演繹出具體的台灣史,南山公墓目前有四門明清古墓是列級古蹟。
由於風水好,歷代許多著名家族卜葬南山,列如:清代的「三吳三黃一石」,多是當時台灣首富,且家族有多位舉人。稍早的林朝英,不但是儒商也是書法名家。還有,目前僅剩的一門武舉人曾天璽與先人的墓塋。這些家族的後人到台灣各地開拓事業,然則南山猶如台灣人的祖山。
日治時期多位西方傳教士、台灣文化協會要角,光復之後白色恐怖受難者;近代台南著名家族,包括城家、侯家、高家、許文龍先人,以及當代電子業巨擘黃仁勳、蘇姿丰先祖,連戰副總統與蕭美琴副總統先人,還有,台灣人第一位中央研院院士潘貫先人等等,都卜葬南山。
日治時期,以都市開發的理由,迫遷台南近郊的墳墓,並集中到南山,因此南山多歷代祖先墓。歷代祖先墓一門有安葬數位、一二十位、八十一位、百位、四百六十七位,甚至高達一千位先人的。歷代祖先墓,保守估計總數有一千百門,可見南山不但是台灣人的祖山,更是台灣的根。
南山的人文意義還有:墳墓記錄了各個時代的墓造技術與構件之美。至於生態方面,除了安葬與掃墓,平日南山絕少人跡,加上竹溪逶迤而過,因此南山一片青草蓊鬱,最是百餘種野鳥覓食、繁衍後代的好地方;南山也是台灣南海溪蟹的棲息地。近百公頃水木清華,最是夏季高熱的南風進入府城城區降溫的綠色廊道,真是一處生態寶地。
如此豐厚歷史、人文、生態的地方,竟因懷璧其罪。開發南山方案,美其名保留具歷史意義的古墳,這形同全區開發。主張全區保留者,循提報文化資產的途徑走,然而文資審查卻頗多可議者,例如,違背文資法母法,自訂規則,大量剔除提報案,經異議後,從新審查。日前,南出公墓全區列文化景觀案遭否決,但這一決議是荒唐的,此因台南市早有台南公園列文化景觀,而南山公墓的歷史、地理的意義遠遠超過台南公園,試問,否決南山公墓案的標準是甚麼?至於墓地列文化景觀已有台北六張犁戒嚴時期受難者墓園的前例,南山公墓的歷史、人文猶勝受難者墓園,南山為何不賦予文資身份?答案可是土地開發利益考量?
南山,難得的世界級文化遺址,如果僅保留所謂的具文化資產意義的少數幾門墳墓,等同拭去整片遺址。一旦開發,將是人文浩劫,目下只有較勁一途。
南山公墓,亟待大家齊心、齊力守護。
(作者為台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