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手術照護 規律用藥復健佳

 

醫師林伯翰表示,手術只是治療的起點,術後照護才是關鍵。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70歲王奶奶罹患冠狀動脈嚴重狹窄,順利完成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返家療養;但術後初期經歷傷口搔癢、局部麻木及睡眠品質下降等不適,遵照醫囑持續照護傷口、規律用藥並進行復健運動,恢復情況良好。

嘉榮心臟醫師外科林伯翰指出,手術只是治療的起點;術後照護與患者本身的配合,才是影響預後的關鍵。常見的術後搔癢、麻木屬於神經再生過程,通常會隨時間改善;但若發現傷口紅腫、突起或有小膿泡,可能與體內縫線未完全吸收有關,須盡速返院就診。

在飲食方面,術後初期應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以促進復原;待穩定後則轉為低脂、低膽固醇、富含膳食纖維的飲食型態,避免攝取豬油、內臟、蛋黃與魚卵等高膽固醇食物。濃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也須避免,以減輕心臟負擔。

活動方面則應採漸進式復健,避免彎腰、提重物及劇烈運動,胸骨尚未癒合期間尤其需小心。可從散步與伸展運動開始,逐步訓練胸肌與耐力。洗澡宜待拆線後3~4日,確認傷口無感染方可淋浴。

林伯翰也提醒,「戒菸」對術後患者至關重要,吸菸會導致血管收縮與血壓升高,不僅延長恢復時間,更提高再次發病風險。

至於性生活恢復,建議以「體能指標」評估;若能不吃力地快步行走或上下樓梯,通常代表可逐步恢復性生活。但仍應因人而異,謹慎進行。

林伯翰強調,心臟手術的成功不止於開刀順利,更仰賴術後全方位照護與患者積極配合。呼籲心臟病友建立健康生活型態,落實定期回診與追蹤,才能有效預防復發、提升生活品質,早日重拾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