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記者楊淑芬
颱風過後最好的休閒生活是到農田撿拾掉落的柚子,幫農民恢復田間秩序,體驗一日農夫生活;麻豆阿財伯文旦之家號召50多位朋友撿拾落果,多人好做事,滿地落果的柚子園一下子清潔溜溜,體驗做工的民眾充滿了助人的成就感,農人們則感謝颱風牽起情緣,得以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日子。

呼朋引伴 50多名一日農夫報到
7月7日的丹娜絲颱風打下麻豆文旦,即將在中秋節收成的的文旦柚落果八成,滿地瘡痍,農夫們痛徹心扉,如何收拾善後,農家都傷透腦筋,麻豆阿財伯文旦之家在朋友群組中廣發訊息,徵求體驗一日農夫的朋友,結果假日清晨共有50多名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報到。
志工們陸續到達柚子園,大家不多說話,捲起袖子直接下田,廣達4分多的果園人多好做事,中午前就全數撿拾完畢,撿果志工中最多是全家總動員,爸媽帶著孩子一家4口都報到,有的是阿公阿嬤帶著小孫女來,還有台北的朋友當天南下,也有放暑假的年輕人相邀來當志工。

果園中充滿互助合作的氣氛,一家4口撿果的時候玩起傳傳樂,把柚子快速傳到袋子裡,其他小朋友看著好玩也紛紛加入陣容,玩得不亦樂乎;還有可愛的小女娃跟著阿公阿嬤來,個兒比水果袋還小,負責拎著袋口讓別人把柚子放進來,每個放進柚子的人都會跟小妹妹輕聲道謝。

已退休的台北人劉小姐,知道天災可怕,也盡一份力,特地清晨坐高鐵南下,穿上雨鞋下田,她說在電視上看到滿地都是柚子很心疼,希望能來做一點事「很開心把汗水流在台南麻豆」。
也有幾個年輕人已經輾轉在麻豆多個農田裡幫忙,那裡有需要就呼朋引伴一起去,彼此笑著說「今年暑假最充實,老了後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撿果暢聊 颱風牽起微妙情緣
中午休息時間,阿財伯文旦之家老老小小一起端出正宗的麻豆碗粿和麻豆菜粽感謝大家,還有綠豆湯、柚子茶等,志工們坐著吃飯,大家閒聊,又聊出高中同學、大學同校等話題,趣味不斷。
阿財伯文旦之家媳婦林宜賢說,她嫁到麻豆已經27年,開始學下田後曾經遭遇3次有破壞性的颱風,一個是2009年的88風災,一個是2015年蘇迪勒颱風,還有今年丹娜絲颱風,今年最慘;前2次都很靠近中秋節,柚子已經成熟,可以吃了,她記得當時忙著撿飄在水面上的柚子,撿回來後立即乾燥,用一個10元的價格賣出去,也是靠著很多好朋友支持,撐過難關。

今年最慘,離柚子成熟還有一個半月,掉下來的都不能吃,而且過去是陣風,今是強風一直吹,吹得樹上剩下寥寥無幾,掉下來的柚子一個都不能吃。
林宜賢說阿財伯是她公公,已經過世,果園現在主要是她的先生王銘進在做,他們的果園從1976年開始做,公公做人實在種的文旦柚細密爽口,好口碑一直留下來,目前家中果園有4、5分,每年大概可以收成30萬斤,今年被颱風打到大約只剩6萬斤。
雖然都被颱風打落,但是林宜賢說看到這麼多人在果園賣力流汗,她突然非常感謝丹娜絲颱風,牽起這些情緣,志工們的熱情與善良,真的深深鼓舞麻豆小農。

雖然滿地都是落果,但是大家通力合作,又好又快,文旦撿拾工作得以迅速圓滿完成,讓她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那份溫暖與相助的力量,這段微妙而真誠溫馨的連結,將成為他們一家人難忘的回憶。
天然尚好 學做柚子洗潔精
林宜賢和王銘進也教大家如何製作柚子洗潔精、柚子蚊香以及柚子酵素。
不多話的王銘進負責實做,努力削皮切文旦,林宜賢則製作圖表,一一解說,把削好皮的柚子皮浸泡在酒精中,浸泡超過一週,將柚子精油提煉出來,再加上蘆薈水、起泡劑,柚子清潔劑就大功告成。

林宜賢說他們一家人整年都是與柚子為伍,媽媽會做好一大桶柚子精油清潔劑,洗衣洗碗都不假外求,用完一整年,來年收成柚子再繼續做,不僅是「天然尚好」還香氣四溢,媽媽還會撿拾柚子花,柚子花也可以做洗潔精。

每個人都帶走一袋柚子,以及滿心歡喜與感恩,林宜賢則說阿財伯文旦之家會持續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友善大地,珍惜萬物,真誠對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