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現代人長時間久坐、姿勢不良,使腰痛成為常見的困擾,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威廷指出,許多人會選擇護腰來幫忙「撐腰」,但不建議長期穿戴,應規律運動來增強腰椎周圍肌肉,避免腰部肌肉萎縮,而產生「靠腰依賴症」。
食藥署提醒民眾,護腰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能在短期內幫助穩定腰部、緩解疼痛,特別是在急性腰痛發作、術後恢復期,或長時間搬提重物時,護腰就像是腰部的「靠山」,但護腰效果並非「戴上就有效」,其保護作用關鍵在於是否正確選購與適當使用,並搭配日常保健,才能避免產生「靠腰依賴症」
食藥署指出,護腰能對腰椎及腰部軟組織提供支撐和保護,建議在疼痛加劇或從事可能引起疼痛的動作時才使用,除非依醫師指示,否則不建議長期穿戴。
林威廷表示,除非是過度依賴護腰無法手術的長者、長時間勞務工作者因工作繁重等情況,才會建議考慮長時間配戴,否則都應短期使用,以免肌肉「失憶」導致核心肌群功能下降,變成非常依賴護腰的「靠腰依賴症」。
林威廷指出,至於使用時間長短應視症狀為主,沒有一定規定的時間,沒有症狀就不用配戴,重點是要從日常保健著手,包括增加脊椎穩定性、進行核心穩定訓練,尤其不要維持固定姿勢太久,像是久坐等,每20、30分鐘就應起來動一動。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民眾於休息時應取下護腰,並搭配規律運動,訓練腰部肌肉避免萎縮;如果出現發燒、下肢無力、體重下降、大小便失禁,嚴重疼痛也就是視覺類比量表大於7分等情況,應立即就醫,不能自行使用護腰處理症狀。
食藥署表示,使用護腰前,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