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管淘空路基 染黃竹溪

 

竹溪清水變黃河,議員李啟維認為乃沒設汙水處理廠,導致上游家庭廢水汙染。(李啟維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竹溪日前發生汙染導致魚群死亡,月見橋以下河段成為「黃河」,經市府調查,發現是自來水公司的輸水幹管破管,淘空路基,導致大量泥沙隨水流進入竹溪。議員李啟維認為,竹溪汙染和底泥無關,根本問題還是來自於上游家庭廢水的汙染。水利局回應,竹溪二期水質淨化場正施工,改善相關水域水質。

李啟維表示,竹溪整治設置淨水場,體育場一帶水質雖有改善,然淨水廠須機械操作,難免發生故障或天氣突發狀況,維護不易,治標不能治本,根本解決之道,還是要有汙水處理廠。

他說,竹溪水源來自東門路以西、台南機場以北一帶的雨水、家庭廢水,經日新溪部分,直接從安平港出海,並無汙水處理,鹽埕大排部分經健康路截流站進入汙水處理廠處理,竹溪上游因無汙水處理廠處理家庭廢水,仍是處於嚴重汙染狀態,若經過中華南路二段,都會聞到一股異味,質疑政府花費巨額經費興建淨水廠,何不把有限資源用來興建汙水處理廠?

水利局回應,定期進行竹溪河道周邊除草及環境整理,並非底泥疏濬工程,日前因受自來水管線破損影響,大量泥沙進入竹溪。目前竹溪一期水質淨化廠穩定操作,每日有效截二萬五千CMD晴天汙水處理,並將處理完的水回放竹溪上游改善水質,為進一步改善竹溪橋下游尚待處理的晴天汙水,竹溪二期水質淨化場正施工,預計一一六年七月完工。

至於汙水下水道,竹溪上游範圍涉及東區汙水下水道,屬仁德汙水下水道系統,水資中心皆已完成且運轉中,水利局及內政部國土署陸續發包管線及用戶接管工程,持續施工中,在用戶接管完成前,藉由竹溪水質淨化場先行處理汙水,改善竹溪及下游日新溪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