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驚醒難眠 中醫調理睡飽飽

神門穴、內關穴有助於放鬆身心、幫助入眠。(南市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2歲王先生飽受失眠困擾長達10年,近3年雖持續服用安眠藥,仍常常半夜兩點驚醒、輾轉難眠,每晚都睡不到4小時,白天精神不濟。轉求助中醫針對個人體質進行中藥調理2個多月後,終於能夠連續入睡6小時以上,即使夜間醒來也能快速再入眠、夢境減少,王先生說,「已經很久沒睡得這麼安穩」。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江驊修指出,失眠常見症狀包括入睡困難、夜間頻繁醒來、多夢、清晨提早醒,以及白天疲倦無力。現代醫學治療失眠多仰賴安眠藥,但藥物易引起白天嗜睡、頭暈、步態不穩、認知功能下降等副作用,且具有依賴性,長期使用恐影響生活品質。中醫治療失眠透過「辨證論治」,從望聞問切診斷體質,運用清熱、滋陰、疏肝、化痰等方式調和陰陽,改善睡眠品質。常用藥材包括夜交藤、柴胡、熟地黃、黃連、黨參、茯神、蓮子等。臨床研究也證實,中藥治療失眠療效佳且副作用少。

他說,除了中藥,針灸對改善失眠亦有顯著效果,能促進入睡、延長睡眠時間,提升睡眠品質。常用穴位如神門、內關、百會、足三里等,有助放鬆身心、幫助入眠。

江驊修提醒,想要改善睡眠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中午過後避免咖啡、濃茶、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而且白天避免過度午睡並規律運動;睡前少用3C產品、避免激烈運動及吃宵夜,並減少水分攝取以降低夜尿干擾,才能事半功倍,提升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