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記者趙家麟
福建省會福州的市中心,藏著一片罕見的明清古建築群—「三坊七巷」。這裡被譽為「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的歷史街區,「西三坊、東七巷」的棋盤式格局。白牆黛瓦、馬鞍牆曲線飛揚,踏入其中,彷彿瞬間穿越千年。
三坊七巷不僅是歷史保護區,其魅力,不僅在於建築、文創聚集之地,更在於綿延不絕的人文血脈。林則徐、嚴復、冰心、林覺民、沈葆楨等在中國近代史中的多位知名人物皆源於此,彼此還是攀親帶故的街坊鄰居。

-
林則徐紀念館
虎門銷煙、查禁鴉片的林則徐,出生於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邊緣,童年時經常往返於此;後來求學訪友,衣錦坊、文儒坊皆留有他成長足跡。「林則徐紀念館」祠門外圍屏牆內壁有浮雕虎門銷煙圖,大門上額刻著「林文忠公祠」,儀門兩側迴廊陳列了廿多面執事牌。後花園以亭閣、水池、綠色植栽營造出典雅的庭園風格。

-
林覺民·冰心故居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林覺民的出生地也是文壇巨匠冰心的童年故居。《與妻訣別書》中綿綿深情與《我的故鄉》中溫暖筆觸,源於同一空間。
一九一一年,林覺民在此寫下感人至深的絕筆《與妻訣別書》,屋內展示原件複刻本,字裡行間有「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壯志,也有對妻子的繾綣深情。展廳內復原了當年書房場景,墨硯紙筆靜置案頭,令人恍見那位廿四歲青年燈下揮毫的悲壯身影。
林覺民故居為穿斗式木構架,白牆灰瓦,馬鞍形風火牆巍然矗立,是閩派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建築保留「四廳三進」格局,門窗雕工精細,尤以「林」字冰裂紋窗櫺最具特色。後院紫藤婆娑,據傳為林覺民所植。西側廂房則展示冰心家族生活場景,呈現《我的故鄉》中描寫的溫馨點滴。

-
嚴復故居
郎官巷內的嚴復故居,見證這位北京大學首任校長、「中國近代啟蒙者」的晚年時光。三進式院落融合中西建築元素,書房內保留嚴復翻譯《天演論》時使用的書桌與西洋鐘。展館詳實呈現其引進西學、變革教育的歷程,勒石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手跡,振聾發聵。

-
沈葆楨故居
籌建台南億載金城的沈葆楨,清代洋務運動重臣、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一八六七年,他在故居內接旨出任船政大臣,展開了轟轟烈烈的馬尾船政事業。展廳中陳列的船政學堂設計圖複製品、當年艦船模型,訴說著「閩為海軍根本」的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