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醫院4日舉辦2025年傷口照護國際研討會,以「下肢傷口整合照護」為主題,邀請來自美國、新加坡及台灣頂尖專家齊聚一堂,分享國際最新治療趨勢、臨床實務與研究成果,盼能藉此提升台灣在下肢傷口照護領域的能量,邁向國際標準。
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林祐丞表示,下肢傷口感染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壞疽、骨髓炎與敗血症,嚴重者甚至需截肢,影響病人行動能力與生命安全。複雜的下肢傷口已非單一科別所能解決,需整合傷口處理等多面向照護,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奇美醫院長年推動跨科部整合照護,2023年結合傷口、血管、糖尿病與復健護理等跨專業觀點,打造「一條龍」整合服務。2025年更將開設足部照護特別門診,專責處理複雜的病指(趾)甲問題,糖尿病與慢性病人常見的足部問題。
會中,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資深首席足病科醫師Manfred Mak以「新加坡足病學發展與醫療產業轉型」為題演講,美國南加大血管外科部附屬足踝外科教授史家鼎,則透過視訊演講「足踝外科觀點下的足病學發展與臨床應用」,和與會學者專家交流及經驗分享。
林祐丞指出,美國足病學融合醫學和外科,專業資格嚴格且臨床範圍廣泛,發展方向涵蓋外科創新、慢病護理及多元專科細分,並以國際學術交流推動全球足病醫療持續進步;新加坡足病學專業發展穩健,體系制度完善,致力於提升足部健康管理的整體服務品質,強調多專業合作以應對複雜的足部疾病需求。
林祐丞表示,奇美醫傷照中心自2020年10月開始使用AI輔助下肢動脈傷口照護,傷口AI結合彩色影像、熱成像與3D掃描技術,除運用於醫院中,更導入在宅居家照護。透過AI輔助傷口癒合速度提升2倍以上,目前奇美醫傷照中心已協助386名個案,100%傷口壞死組織減少,有效降低截肢與併發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