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疾管署7日公布上週新增16例流感死亡個案,其中年紀最小僅5歲,發病10天就過世;另1名40多歲女性則因本身潛在肝臟疾病,導致病程發展迅速,染疫約2週過世。
國內公費流感、COVID-19疫苗雙手臂「左流右新」接種1日展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7日在例行疫報中表示,截至10月6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106.8萬人次,是去年同期2倍;COVID-19疫苗接種數則約29.5萬人次。
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第40週(9月28日至10月4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5萬251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5%,近期呈上升趨勢,且處流感流行期;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的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
針對目前流感疫情,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上週(9/30-10/6)新增16例死亡個案,其中年紀最小的是1名南部5歲女童,沒有潛在病史,也未接種過流感疫苗,9月中旬因咳嗽、發燒等症狀到診所就醫,診斷為A型流感。
林詠青說明,女童就醫當天出現持續高燒、意識不清、抽搐,前往急診就醫後併發腦炎情況,收至加護病房後,給予流感抗病毒藥物。但住院期間,透過腦部檢查,發現個案嚴重腦水腫,9月底仍不幸過世,主因為流感重症併發腦炎。
另,1名中部40多歲女性死亡個案為例,本身有潛在肝臟病史,去年沒有接種流感疫苗,9月中旬因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就醫住院,期間出現意識障礙,胸部X光顯示肺水腫,PCR確診A型流感,迅速轉入加護病房救治,但因潛在疾病關係,病程變化快速,9月底不幸過世,距離發病2個多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