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市府環保局為制度化推動工地汙染智慧管理,五月一日起將「工地汙染智慧管理」及「使用具潔淨標章施工機具」等作為,納入營建工程空氣汙染防制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執行;環保局表示,施工期間如無法依規定設置防制措施,需提替代方案執行汙染抵換的工地,以彌補現行法規對智慧汙染管理推動力度不足之處。
環保局指出,近年營建業缺工嚴重,人力不足導致施工汙染防制效果不彰,隨著科技發展,已有工地將智慧監控系統,運用於汙染管理,以物聯網架構,連結汙染監控設備,如空氣品質感測器、影像監視器等,並連動自動灑水設備,只要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達警戒值時,立即啟動自動灑水設施抑制揚塵,縮短汙染發生防制應變時間,同時也解決人力管理不足問題。
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汙染智慧管理是未來趨勢,為建立長遠推廣制度,環保局在既有營建管辦替代方案審核的基礎上,修正汙染抵換除應以洗街車洗掃認養道路外,營建空汙費達十萬以上工地,就需再設置智慧汙染管理系統,建立明確規範制度,以加強推廣力度。
環保局提醒,此次營建管辦替代方案修正重點,除強化汙染智慧管理的推動,包括工地需每季針對替代洗掃街認養路段,提出街塵採樣分析報告,以驗證洗街街塵去除率,是否有符合汙染抵換效力。
另,施工期間還需使用有潔淨標章的施工機具達五台以上,如無標章,環保局也提供免費排煙檢測服務,符合標準即核發潔淨標章,共同將施工汙染減至最低,維護本市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