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十一日表示,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小透過「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於民國一一三年度申請設置「聚會所」,增加學生實際操作學習空間。校內以傳統工法,建置泰雅族的聚會所,作為師生的課程空間,並規劃沉浸式的課程活動,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聚會所」建置於學校現有的泰雅家屋旁,校方與在地耆老及施作工班溝通,材料以在地建材為主,並以傳統建築工法建置。落成後與部落族人共享,讓校園空間有更多使用彈性,不僅傳承泰雅傳統文化,同時凝聚在地文化意識。
落成後,做為師生戶外課程實施的空間,並與部落族人共享舉辦活動,讓校園空間有更多使用彈性,設計「山海文化課程」,不僅傳承泰雅傳統文化,同時凝聚在地文化意識,也期許未來能夠結合部落人力與資源,運用空間推廣泰雅傳統智慧。
「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最高補助新台幣二百萬元,一一三年度共十九校獲得補助,打造貼近族群文化及原住民族文化課程安排的學習場域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