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預立醫療決定不到1%

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黃宗正(右4)在記者會公布「晚美人生大調查」報告,聚焦50至90歲中高齡族群的樂活與終活準備。右3為衛福部長邱泰源。(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自2019年1月6日起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民團調查發現,50歲以上9成民眾認同自然死,但預立醫療決定(AD)者不到1%。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17日說,理想上一定要擴大補助對象,最好是全民參與,會請健保署持續推動並擴大。

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黃宗正17日公布「晚美人生大調查」報告,聚焦50至90歲中高齡族群的樂活與終活準備。

黃宗正指出,2021年老年人口約18%,就已占健保醫療支出41%,且平均壽命80.9歲,「健康餘命」卻僅73.3歲,換言之,生命中最後的7到8年都在病苦依賴中度過,如今台灣老年人口已來到20%,顯見善生善終重要性。

基金會在2024年6到8月間,針對年齡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電訪(市話隨機抽樣)和網路問卷2種方式進行調查,每種方式又分為自己回答與代理回答,其中電訪樣本分布12個縣市、網路20個縣市,共收集3217筆有效樣本。

調查顯示,雖然有9成受訪者認同「自然死」的理念,但實際行動卻明顯不足,只有15%完成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更低,衛福部數據顯示不到1%,而簽署率偏低的原因包括不清楚DNR/AD、不想簽、家屬無法配合、費用考量等。

現行規定簽署AD前,必須先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目前各醫院ACP門診每人自費約新台幣3000元上下。對此,邱泰源表示,由於每次ACP要出動一整個專家團隊,涵蓋醫護、心理師等不同領域,考量醫院成本,收費落在3000元左右較合理,「價格確實讓民眾裹足不前」。

因此,自2024年7月起,健保已針對末期病人等特定對象提供健保給付,理想來講一定要擴大對象,最好是全民接受ACP都由政府補助,花一點錢讓民眾在健康時就來思考這件事情,而不是等到病重沒力了才在談,這樣不夠精準。

邱泰源也強調,AD是一種健康投資,對健保花費不多,以後創造的節省醫療資源、尊重生命,特別是末期生命追求善終,可望真正落實,會請健保署繼續推動並擴大補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