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櫻花啟示錄

■陳雯莉

三月初的山櫻開滿了整條上班的車程,零零落落的,有種突如其來偶遇佳人的美感。在住家附近的桃紅色山櫻映著早晨還充滿霧氣的山嵐,乍看下,就像三五五成群位的美人挽著手談笑。

印象裡總以為櫻花要排山倒海整片大規模地綻放,方可稱作美景。不過,一枝獨秀的櫻也好,三三兩兩的櫻也罷了!美的事物,本身就是美的,與數量不完全有關,對吧?「數大便是美」是一種視覺的震撼,小而美才稀鬆平常。

台灣的初春,天氣時冷時熱,總有股同時與冬天及春天同居的錯覺!這種日子,穿衣變成一門深奧的學問,雖然有過穿著碎花洋裝出門而冷得半死的痛悟,亦也有過裹著毛衣而渾身爆汗的自嘲,然而,這些都情緒都不如瞥見一株紅綠相襯的櫻花來得強烈。

時常覺得神奇,櫻若不盛開的時候,我通常不會特別注意到那是一棵櫻花樹,除非去年的某個時候,我曾在同樣的地方目睹同一棵櫻花怒放,否則我對櫻的情感可真是「外貌協會」。好在,櫻是自顧自地美麗,它可不必理會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用四季耐心地醞釀,待到時機成熟,蜂蝶自來。

紅綠相間的櫻,總能吸引我的目光逗留,於我而言,那是一種帶著強烈衝突的美感!是因為紅、綠二色在色彩學上為互補色的緣故嗎?抑或是我總多情地認為那是一棵樹上同時存在兩種生命呢?桃紅色的花綻放得正燦爛,嫩綠色的葉甫才鑽出枝頭探索這個世界,這一切都如此美好得理所當然。我的眼光逗留在只有在這個季節裡方能看到的生命轉換,一棵櫻花樹,在凋零前不遺餘力得美過,受著天地滋養,留下了養分傳承給下一代,知道花會再來,此生也不負存在!山櫻如此、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