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秋冬季節為諾羅病毒高峰期,食藥署22日提醒民眾,新春佳節歡聚大啖年菜時,要注意復熱過程存在的風險,並且遵循「5要2不」原則,做好食材選購、烹調與保存工作。年菜復熱要當心,蛇年團圓享安心!
食藥署代理署長林金富指出,農曆新年適逢冬季,秋冬時節為諾羅病毒的盛行季節,該病毒不僅會透過食物傳染,也會因為人傳人而快速擴散,若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未徹底加熱的海鮮,如牡蠣或蛤蠣,可能會引發嚴重的腸胃道症狀。因此烹煮海鮮時務必延長加熱時間,避免逞一時口腹之慾而忽略諾羅病毒感染風險。
健康過好年,從飲食安全開始,食藥署提醒民眾,新春佳節歡聚大啖年菜時,要注意復熱過程存在的風險,細菌在7-60℃這個溫度範圍內會迅速繁殖,菜餚若長時間處於此區間,容易孳生細菌及毒素,大幅增加食品中毒風險。
因此,復熱年菜時,要確保加熱溫度達70℃以上,可殺滅大部分微生物。並避免多次復熱,使菜餚反覆處於危險溫度帶。且酌量準備每一餐,用心為家人準備料理的同時,減少食材浪費,也降低食品中毒風險。
此外,要遵循「5要2不」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做好食材選購、烹調與保存工作。同時也要不飲用山泉水、不採食不明動植物,並注意諾羅病毒等食媒性疾病的預防,讓家人吃得安心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