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感動

■子青

坐在電視機前,看著「粉紅跑車」起駕,後頭緊隨香燈腳信徒將近十八萬人,浩浩蕩蕩向北港朝天宮前進,頓時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動。尤其白沙屯媽祖和山邊媽祖連袂造訪大甲媽祖的這一幕,所造成的轟動更是令人景仰。睽違十八年三媽再此一會,就如同人間好友畢業幾多年之後再相逢,豈不快哉!

宗教信仰的事情我涉獵並不多,只有粗淺的認識與了解。但是,世事人情生活幾十年下來,倒是還有一些心得。人間貴在有情有義,美在關心和體貼,成就於付出與行動。宗教宣揚良義、行善助人,早已是台灣宗教界的標誌。無論是在寺修行,抑或在外弘揚人間佛法,出家人和入世弟子們共構世間扶持相助、不畏艱難的精神,早已深植於四方。

一件事、一首歌、一幅畫、一個場景……等等,都足以讓我們的心靈受到影響,進而產生感動。感動無價,因為它不是物質面的滿足,而是精神上受到的激勵。

多年前,曾經有一名學生在作文簿上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當年,她的父親遠赴大陸經商,滿懷希望也努力打拚,期能在內地開創自己的一番事業,甚至功成名就地榮歸故里。可惜天不從人願,非但沒有成功,還身背債務無數。就讀私立學校的他,能夠幫助家裡的就是提出休學。但是,堅韌的母親為了成就孩子的未來,堅持要他完成高中最後一年的學業,好好地努力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學和科系。在母親的堅持之下,同時也接受了老師的勸勉及鼓勵,這名學生繼續認真地完成高三的學習和考試準備。

他曾在作文簿上記錄了一段親身經歷。有一晚,北風凜凜地吹拂,天空毫無星月,在他晚自習回家的途中,特地繞路去媽媽今夜幫忙洗碗盤的地方,那是一場外燴喜宴的廣場。遠遠就望見母親那雙極其粗糙的雙手,在冰冷的泡沫水裡進出。而他的眼淚也在寒風中,不聽使喚撲簌簌地飄飛。

批閱至此,我的筆頓時停歇,心裡頭直想著:生命的難處為何要磨鍊著這個孩子呢?不公平呀!孩子沒有做錯什麼事,卻必須承受這般的痛苦。然而,腦筋一轉也豁然了,也許上蒼是要給這孩子人生的鍛鍊吧!「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因此要「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啊!果不其然,因為自己的努力,也受到母親的激勵,他如願考上了頂大選讀自己的志趣。

感動就是力量,力量可以改變人生。生命總有挫折的時候,選擇正面迎戰它,或是消極地避開它,雖然都是解決的方式。假使我們不畏懼打擊,勇敢地面對問題,我深深地相信,老天爺絕對不會放棄你的。就如同那位學生一樣,抬頭挺胸昂首向前,成功將在不遠處等候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