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對詩的基本要求,不免還是傳統的──每一首詩,最好都是一種複雜的舞蹈組織,嚴格控管現實事物的變形、象徵出現,並具備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除了結構力和形象美,詩應該不能缺乏音樂美,我難以想像,一個靈魂裡沒有音樂的人如何作詩?
我歡喜閱讀的詩多含蓄委婉之作,繁複卻輕淡。輕淡,是一種深思熟慮的「留白」,特別是意識形態的留白,避免過度暴露意識形態,故意不淋漓盡致地直接陳述,故意不完整、不明白地道出事實;反而採取意猶未盡、吞吞吐吐的書寫策略,這種留白並非作品的未完成,而是存在於作品的本質。
每一首詩,最好都是一種探險,一種發現。
原創性較強的詩往往要求讀者進入文本,參與創作,和作者產生精神共振。因為蘊涵在詩內部的價值,必須透過讀者去開發,閱讀行為不僅僅是作品的展現,也是評論的過程。
焦桐簡介

「二魚文化」出版公司、《飲食》雜誌創辦人,1956年生於高雄市,曾習戲劇和電影,編、導過話劇於臺北公演,已出版著作包括詩集《焦桐詩集:1980-1993》、《完全壯陽食譜》、《青春標本》,散文《暴食江湖》、《味道福爾摩莎》、《蔬果歲時記》、《為小情人做早餐》、《慢食天下》,及童話、論述等等三十餘種,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專事寫作。

不在場證明
:焦桐的《青春標本》
■劉紀蕙
焦桐的《青春標本》這本詩集充滿了在場與不在場的弔詭。從標題,我們就已經可以看出此弔詭性:標本是已經不在場者的在場。標本所捕捉的,是生的某一剎那,最後一剎那,是當時的姿態表情的凝結,是預示此刻不再的一刻,是才開始綻放卻已經向自己告別的笑容。青春已經不再,因此,標本所留下來的,是死去的形式,是死亡本身。但是,也唯有藉此死亡形式,才可以依稀捕捉曾經有過的青春生命樣態。

詩人從老舊相簿陳舊斑駁的泛黃相紙中撿拾往事,那些摺皺褪色而佈滿灰塵的記憶,一張又一張記憶的瞬間,看到他「逆光的童年」,看到他「幼稚的構圖」中父親的缺席,看到母親「憂愁的擁護」,看到曾經迷路的外婆髮髻的茉莉花香,以及許許多多被魔術師施展巫術偷竊失蹤的年歲:
魔術師擅長製造失蹤
失蹤了白兔的童話
失蹤了馬戲團的笑聲
失蹤了父親留下一件西裝褲
失蹤了銀行帳號(魔術師)
標本所捕捉的,也是那些如同火山灰包裹著的盟誓標本,成為化石的永恆悔恨或是錯過。
維蘇威火山伸出
熔岩的舌頭
雕塑了我們
來不及的挽留
還沒有講完的話
喝了幾口的葡萄酒
作到一半的事
火山灰終於包裹了
盟誓的標本(過龐貝古城)
標本所呈現的,更是伴隨詩人成長的時代,那些美國大兵、威士忌和花露水布景的野戰場,那些駐紮在書包中、佇立於天橋上、以探照燈的眼光研讀他思想的軍訓教官,那些國文數學三民主義英文地理歷史的聯考題目,那些標語與防禦工事之間的海岸線、雷區、防空洞,以及許許多多補給證退伍證學生證兵籍號碼出生死亡各種在場與不在場的證明文件。
可是,什麼是可以證明的在場呢?這些證件可以證明我們什麼樣的在場呢?
我們發現,詩人所被困、被證明的在場,是在點名、考試、糾察、郵電檢查、動員、偵測、申誡、探照燈檢視之下的在場,是制度與系統之下的在場。這個時代是個充滿檢查與證明的焦慮時代,而這種被要求證明自己在場的焦慮,充斥整本詩集。
軍訓教官配備一整個背包的小過和申 誡巡邏
望遠鏡的眼睛偵測
我伏案於高中時代的舊教室
堂堂正正的小平頭墮落課本裡
口水淹沒了公民與道德
後來軍訓教官駐紮在我書包
研讀我愛情的啟蒙期
探照燈的眼光掃射(軍訓教官)
「你幾乎可能就晉升士官了,
只要你志願繼續留營」(補給證)
結束這場早點名
我可以自由離開了嗎
從此換成了後備身份
變成了普通人
偶爾接受可能的動員和點召
終身嚴守一切機密(退伍證)
我們的行李已經抵達遠方
身影還在受邊防檢查
請沿途軍警放行(台胞證)
這個嚴密而正確的制度與系統中,我在不在呢?我能夠充分證明我的在場嗎?我可以不參加考試嗎?我可以點名不到嗎?我能夠離開嗎?
可是,正如詩人所言,所有的意圖都可以有不在場證明,都可以逃離意識的偵防。而且,所有的在場證明都是可以編織的。詩如情書,充滿偽裝與迂迴,狡猾而真誠。
我努力編織不能忘情的對白
為主角編織在場證明(在場證明)
詩人可以透過各種違法變形,避開意識的檢查,讓各種身形氣味傳播,讓沒有發生的故事發生:
我竊用的頻道
潛意識的防空洞
它總是違法
傳播變形的身影和氣味
有時也收聽到特別的短波
交際舞般
採排一直都沒有機會發生的愛情故事(在場證明)
於是,我們注意到,詩人透過文字真正搬演的,是各種不在場的在場,各種變形偽裝的在場,以及在場的內在斷裂與弔詭。在一系列規劃完整的聯考題目中,詩人犀利的幽默與諷刺處處流洩:
三民主義試題
( )哪一個是叛亂組織?(1)中國 國民黨(2)中國共產黨(3)中國民 主黨(4)民進黨(5)親民黨
地理試題
( )台灣山坡地風景優美,適合: (1)種植檳榔(2)蓋別墅(3)開 闢高爾夫球場(4)經營土雞城(5) 蓋寺廟
( )謠言的集散地:(1)股市(2) 辦公室(3)學校(4)新聞媒體 (5)立法院
國文試題
以下敘述是「九二一」大地震後,某記 者所作的現場報導,請標示出文句中你 認為不妥的部分,並加以修飾:
今天一早,搜救人員已經傾巢而出, 並且救出了三名罹難者。剛才忽然又 出現了一次振奮人心的餘震,瓦礫堆 下的民眾應該都已經滅口了。很慶幸 的是,目前傷亡人數已經不是呈現快 速增加的狀態,而是穩定的增加中。 現在記者來到現場為各位觀眾服務一 下,讓我們先看看精彩的畫面……記 者所站立的位置躺著一個挖掘出來的 中年男子,他十二歲的兒子就坐在屍 體旁邊哭,讓我們來問問這個小男孩 現在是什麼感覺?
這或許是詩人所處時代最真實的在場。透過考試題目,透過似是而非的選擇題、是非題、簡答題、申論題、類推題、改錯題、填充題、連連看,詩人將此時代混淆錯置的真實與虛假鋪展開來。所以,詩人會說:
本來我要寫政論
卻化裝成情書
誠實而迂迴
像一陣狡猾的風
自敞開的窗戶
深入夢境裡低語
……
我幾乎就是一封情書了
即將發生的故事
展開魔術般的線索顧左右而言他的情 形
吞吞吐吐的藉口
為各種意圖製造不在場證明(詩人)
可是,詩人狡猾的地方在於,他仍舊是個最好的情詩寫手。
如今只有夢能帶我再貼近你
神話擁抱的海岸
幻想生育的島嶼和暗礁
貼近你貼近窄口寬腹的洞穴
封鎖的顏色
等待更繁複的顏色
如今如今也只有夢能允許我
走私霞光
從落日沈淪的地中海葡萄酒般侵略你 戰慄的嘴唇
蓄勢注入低吟的洞口
暗潮洶湧的幽光在洞裡釋放
調製出喧嘩的回聲
我渴望的重逢是一首船歌
從嘴裡唱出來的都流到靈魂裡去(過 藍洞)
焦桐到底還是個老練的詩人!
因此,標本是死亡的形式嗎?縐折泛黃的老舊照片是死亡形式嗎?或者,印刷體的白底黑字也是死亡形式嗎?是,也不是。
是,因為經驗必然立即消失,真實必然離去。再次出現的,只有此不在場的真實的偽裝在場。真實只有死亡,才會以符號形式出現。
不是,因為標本、照片、詩句所帶出來的,是已在遠處而被帶出來的親密臨近的在場,一種氣味,一種感覺,一種日光,一種色澤,一種接觸,一種距離。只有離開了這個此處可被證明的在場,那個無法被證明的在場才會出現。
這也就是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