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效應美國貨櫃進口量一月份創歷史同期新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進口商搶進口,上(一)月份美國貨櫃進口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四成來自中國大陸。

消息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佈自本(二)月四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征10%的額外關稅,還曾宣佈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但隨後又將墨加關稅暫停至三月俾進行進一步的談判。

據供應鏈數據笛卡爾(Descartes)統計,上月美國港口貨櫃進口量達248.74萬TEU,除比去(2024)年同月增長9.4%,同時也超過2022年創下的一月份進口櫃紀錄。報告稱,這是美港口進口櫃連續第七個月保持在240萬TEU水準。跡象顯示,一些美國進口商在預期的新關稅和其他潛在供應鏈中斷之前搶購商品,近幾個月來從塑膠玩具到機械零件等商品的價格都有所上漲。

整體而言,笛卡爾數據顯示,一月份美港口處理的來自中國大陸貨櫃猛增,當月從大陸進口櫃達99.79萬TEU年增10.2%,亦較前(十二)月增加10.6%,幾乎相當於美港口所有進口櫃量的四成。

報告稱,此一增長態勢是由於進口商搶在最近宣佈並實施的對大陸關稅前敦促發貨,同時農曆新年效應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推動假期前出貨量增加,這給進口商帶來了不確定性,並可能擾亂未來幾個月的貿易流。

笛卡爾指出,新關稅和潛在關稅的影響,加上中國農曆新年因素,導致一月份美國貨櫃進口量增加,這些貿易政策發展為全球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加劇進口成本上升和供應鏈中斷的擔憂。隨著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企業和消費者都可能面臨物價上漲和市場長期波動的風險。”

美國一月份來自中國大陸貨櫃商品類別主要包括了:HS-94(傢俱、床用品等)、HS-39(塑膠及其製品)和HS-84(鍋爐、機械等)。除了中國大陸外,當月來自越南的貨櫃進口量增長也較為明顯,來自德國的貨櫃量則大幅減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