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加大貿易戰力道,宣布最快將於四月二日針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並要求內閣成員在四月一日之前提交詳細報告,列出一系列進口關稅選項,以調整全球貿易格局。
川普上任後,已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額外加徵百分之十的關稅,並宣布對墨西哥商品與加拿大非能源類進口商品徵收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但後來決定延後一個月實施。此外,他計畫自三月十二日起,對所有進口鋼鋁產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並要求經濟團隊為所有對美國課稅的國家制定「對等關稅」方案。
川普表示,這些政策旨在為美國產品在海外市場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並振興美國製造業。然而,此舉引發企業界擔憂,也激怒美國的長期盟友,經濟學家更警告此舉可能推升通貨膨脹。
針對進口汽車關稅問題,川普一直對美國汽車業在國際市場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不滿。他舉例指出,歐洲聯盟對進口汽車徵收百分之十的關稅,是美國對進口乘用車課徵百分之二點五關稅的四倍,儘管美國對進口皮卡車的關稅高達百分之二十五。
據汽車市場數據分析公司Wards Intelligence的統計,去年美國銷售的新車中,約有四分之一屬於進口車,該數據不包含在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生產的車輛。
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推動修改《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要求三國製造的汽車須有至少百分之七十五的零件來自三國,才能免關稅。該協定預計於二0二六年重新談判,部分分析人士認為,川普近期對汽車關稅的強硬態度,可能是在為日後談判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