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近期護理人員薪資問題引發社會關注,醫師公會、護理師公會等5大醫事團體23日指出,推動新護病比關鍵是積極留才和攬才,除醫院應強化護理人員薪資待遇,也盼政府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到6%以上,並保障健保點值在0.95以上。
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護病比是醫院護理人員和照顧住院病人比例,台灣護理人力長期面臨短缺窘境,為改善護理人員就業環境,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自去年起上路。據衛福部資料,今年1月三班護病比整體達標率醫學中心59%、區域醫院49%、地區醫院86%,所以補足護理人力是解決急診壅塞問題根本。
洪子仁表示,目前護理人員薪資數據主要來自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及衛福部醫院護理服務量調查,兩個調查顯示護理人員平均年薪平均為72.2萬元到72.5萬,護理人員在醫療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薪資應合理反映其專業價值與貢獻。
洪子仁指出,這項平均薪資含經常性薪資,如本薪、專業加給等,及非經常性薪資,如年終獎金、績效獎金等,並不代表每名護理人員的固定月薪。護理人員的薪資包含多項組成部分,僅關注單一數據可能導致誤解,看護理人員收入時應綜合考量。
洪子仁強調,要提升護理人員就業吸引力,除了醫院應強化薪資待遇之外,盼政府也要多給獎勵措施,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到6%以上,保障健保點值0.95以上,強化醫療機構經營韌性,如此積極留才和攬才,推動新護病比才能水到渠成。
發布聯合聲明的5個醫事團體為台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