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南美館快閃散場後

■蘇佳欣

2024年七月14日下午,在南美館舉行的表演結束,由LaLa合唱團與台南佛朗明哥舞蹈,歌舞合體快閃後,Snow與我之間的那種似有若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突然湧上心頭。從以前到現在,已經過了二十幾年,我們不曾有什麼合照,有的是心靈交流而已,那便就足夠了。老實說,在現代快速變遷的世界,即使有了厲害的AI,也不一定有真情真愛。驀然回首來時路,才發現我們兩人一直都沒變。

想到我們都變那麼老了,自己都會嚇一大跳。想當初還青春,一起歷經了出版社編輯,曾經用手寫稿、用紅筆校稿的時代,想當初要跨越千禧年時,還在糾結要如何電腦排版,殊不知道不久的未來,是完全要用word寫文章的世界。同事就是有老同事才好,同世同代共事,妳懂我要講的,妳講的我也懂。

要我服老沒問題,但是不要太常回想當初比較好,我會不自覺就感傷起來。時間在走,人心在變,不變的還是朋友。幾個月前與當志工的Snow在南美館偶遇,我向她詢問幾個藝術的問題,對於看不懂美在哪裏的我來說,以為多問一些,也許會多懂一點。

即使人在現場,仍然看不明白展場中的標語,及其所代表的意義,特別是那句「藝術是自由的力量」,用日文的片假名與漢字共通表現出來,簡單到「不明所以」。Snow回答:「或許身心障礙是不自由。相對來說,藝術是自由的。」我想了想,猜測這是南美館志工的標準說法,或是Snow個人的想法?心中OS許久,又不免自我懷疑:「難道身心健全就自由嗎?」

我的想法經常在空中飛翔,有時記錄,有時放棄,有時不小心說太多,有時卻講得太少。直到Snow靈光一閃,抓住瞬間,「何不讓歌唱與舞蹈結合呢?」我又回想起屬於上世紀熱鬧的編輯會議,大家總七嘴八舌,提出自己的問題,卻不知道如何解答或整合。Snow話不多,但都對。她總是登高一呼的那個人,我總是支持相信的那個人。這回身體力行,我終於懂了,有時歌舞的感染力,甚至超越文字,某個程度來說,更具有自由的力量。

歌舞合體高潮結束後,我從樓上望下看她一人忙進忙出,與美術館人員討論事後種種細節,我沒聽到他們說什麼。可想而知光鮮亮麗的表演背後,還有後續要處理要歸位的問題。我在二樓寄出「台南400」的明信片,給那些曾經在台南,現在去遠方的朋友。不禁又想到那句流行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跟遠方的田野」。Snow和我並沒有選擇詩或遠方的田野,我們都選擇最平凡但不苟且的生活,與日常最貼近的台南,在陽光灑落或光影交接處,唱跳著心中的鼓聲若響。那麼,到底合唱一開始,那個男聲,是啊啊啊的悲傷,或是哈哈哈的快樂呢?我還是就要問我的S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