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安寧
枯葉對冬季來說,是這個季節裡最珍貴的禮物。對爺爺奶奶來說,它們是點燃灶爐的好引子。
為了不讓灶爐餓肚子,爺爺每年冬天都會帶著奶奶一起去撿枯葉。枯葉最多的地方,是較遠的野樹林裡。路雖遠,但收集葉子卻不費勁,因此附近有許多人來逛樹林。幾個麻袋、兩個馬紮和一輛三輪車,就是這次撿枯葉行動的所有裝備。爺爺一直是家裡的領路人,所以由他把控著整個行動的節奏。
與爺爺相比,賢慧持家的奶奶,更是幹活兒的一把好手。工具到手之後,奶奶就像是被賦予了無盡的能量,全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兒。原本睡在地上的枯葉還沒睡醒,就被眼疾手快的奶奶裝進了麻袋裡。爺爺將一切安頓好之後,拿著幾個麻袋便向樹林深處走去。當奶奶的麻袋都吃飽後,她會大喊爺爺的名字。耳背的爺爺從未讓奶奶的話落空,一聽到她的呼喊聲,爺爺背起麻袋就往回走。
麻袋站滿車後,奶奶全身的力氣就被冬風抽走了。車上的水壺,成了老兩口的「加油站」。當壺裡的水都喝幹後,他們就開始往家趕。回到家後,奶奶負責生火做飯。爺爺則把車上的麻袋搬回家。若是碰上豔陽高照,枯葉會被爺爺直接鋪在地上,接受太陽的反復親吻。若是雨天,枯葉只能在庫房中靜置。
曬好的枯葉不會繼續被麻袋封印,但它們的歸宿依舊的庫房。以前它們躺需要在庫房裡,曬好之後,它們的容身之所就會變成庫房屋簷下的白牆上。失去自由的枯葉如同沒有翅膀的小鳥,它們很難再次攀登高處。為了幫枯葉佔領高地,爺爺負責將一些廢棄的細鐵絲磨成針,再用一些破麻袋上的麻線接成線。此時,奶奶會將枯葉一片片整理好。等到爺爺的工作完成,奶奶就開始穿葉了。成千上萬的枯葉順著奶奶的指引,穿過鐵絲擠到了麻線上。
與窗戶同高的枯葉串,很快就掛滿了屋簷下的白牆上。爺爺與奶奶的配合工作,從旭日初升的清晨到薄暮冥冥的傍晚。晚飯的蒸煮,自然而然就靠這些枯葉引火。小小的火苗將光線打在了奶奶的臉上,同時也溫暖了爺爺的心房。
爺爺和奶奶在土房內各自忙活,他們之間雖沒有過多的言語,但眼裡和心裡皆是對方。我想,枯葉的浪漫,不僅是引燃爐火的快樂,更是成全了兩位老人攜手同心的情深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