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長庚近日完成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LD-RAPID)。劉先生被診斷為肝癌,其兒子因肝臟體積過小不適合捐肝,長庚團隊採兩階段活體肝移植,成功讓劉先生續命,兒子也在兩週後順利出院。
高雄長庚醫院表示,肝臟移植為肝癌及末期肝衰竭的最後治療之一,由於大愛捐贈來源有限,在台灣多數肝臟移植皆以親屬間活體肝臟捐贈為主,但在實務面常遇到捐贈者肝臟容積不足,被迫放棄或錯失機會。
高雄長庚醫院由王植熙院長帶領肝臟移植團隊於日前完成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成為台灣肝臟體積過小之捐贈者捐肝救家人新曙光。
57歲劉先生罹患B型肝炎合併肝硬化,去年4月診斷肝癌並接受局限性部分肝臟切除及術中射頻燒灼術治療後,反覆雙側肝癌復發,歷經多次燒灼和栓塞治療,為得到治癒及長期存活機會,接受移植評估,其兒子表達強烈捐贈意願。
高雄長庚表示,經過電腦斷層計算兒子左側肝臟體積為286ml,比例僅占23.5%。按照傳統評估標準(30%)及捐贈者安全優先前提下,兒子是不適合捐贈右肝。然在經過醫療團隊審慎評估後,決定以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進行治療,捐贈者兒子將較小的左肝捐出,大大提升捐贈者的安全性。
高雄長庚指出,劉先生今年2月接受第1階段左肝切除合併左肝移植手術,術後第13天電腦斷層顯示移植的左肝成長250%,於第14天接受第2階段殘餘右肝切除。術後僅因膽管併發症接受引流管置放,其餘狀況良好,捐贈者兒子亦在術後兩週順利出院。
高雄長庚說,移植團隊在王植熙院長領導下,累積了豐富的「阿爾庇式手術」(ALPPS)經驗,以兩階段養肝方式使左側肝臟成長至安全範圍進而移除病兆,成效顯著,此成果亦獲得國際知名外科醫學期刊《UPDATES in Surgery》發表,以此基礎進而應用在活體肝臟移植上,成為在活體肝臟移植手術中因肝容積不足困境的有效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