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研討肌少 全植物飲食成焦點

我與日本舉辦高齡醫學交流研討,雙方學者專家就如何保持民眾之焦健康老化,由肌少症、腦科學到智慧照護等廣泛交換意見。(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灣與日本皆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國家衛生研究院、陽明交大、台北榮總與日本國立高齡長壽研究中心等單位舉辦高齡醫學研討會,就肌少症與衰弱診斷、神經科學創新、以及失智與心理福祉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面對老化挑戰,科學界正積極尋找有效的診斷與介入方法,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的主持人、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台灣與日本的世代研究都顯示,不同族群在肌肉老化表現與風險因子上有明顯差異,面對老化挑戰,科學界正積極尋找有效的診斷與介入方法,也突顯國際資料整合與跨國比較研究的重要性。

台灣大學教授蕭斐元比較台灣、英國、與美國等3個國家的世代研究的數據表示,不同年齡層的成年人之肌肉質量、肌力等隨著年齡變化的趨勢及種族差異。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羅慶徽指出全植物飲食湯品對於肌肉健康具有潛在益處的證據,認為此可作為高齡者或復健期長者維持或增進肌肉健康的營養介入策略之一。

日本國立高齡長壽研究中心研究員Naoki Ito表示,研究顯示NAD+代謝、乳酸與鈣離子訊號之間的交互作用,可形成「內在能力」可能為健康老化的關鍵中介機制,將可為精準醫療提供新方向。

國衛院副研究員邱雪婷則探討三種不同營養介入策略,包括純素飲食、MyPlate飲食,以及餘甘子(Amla)攝取,對高尿酸血症風險族群之影響,可望作為非藥物介入的潛在選項。助理研究員嚴嘉明聚焦失智症患者常見的情緒與行為變化,並探討照顧者與專業人員可採取的應對策略。

國衛院指出,第9屆台日高齡醫學交流國際研討會日前於日本名古屋舉辦,由國衛院司徒惠康院長、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台北榮總副院長王署君,與日本國立高齡長壽研究中心理事長Hidenori Arai、日本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執行長Masahiro Akishita共同主持。第10屆則訂明年移師台北召開,由台北榮民總醫院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