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衝擊 新藥在地製造修法 月底公告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美國發布對等關稅政策,下一波將鎖定醫藥品,恐衝擊我國藥品供應穩定。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16日說,衛福部已列出「必要藥品」清單,並設有缺藥通報平台,廠商也可檢具成本資料申請提高藥價;健保署長石崇良則指出,健保署已修法支持新藥在地製造,以加強台灣製藥韌性,新法預計4月底公告。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6日安排衛福部長邱泰源專題報告面對國際經貿情勢瞬變,我國如何因應並確保醫藥品供應正常。邱泰源在會前受訪指出,衛福部已超前部署,盤點藥品、醫材、輔具等,建立可能受到衝擊的名單。

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3月,國內有效的藥品許可證共1萬1454張,國產許可證有8315張、占73%、輸入許可證為3139張、占27%,而輸入許可證的製造廠為美國者有214張、占1.86%,前3大類為人體血液製劑、抗腫瘤藥品、神經系統用藥。

邱泰源表示,衛福部已建立藥品短缺通報處理機制,當接獲藥品短缺通報即調查評估,必要時啟動公開徵求專案輸入或製造,也制定「必要藥品」清單,強化藥商6個月內預先通報的責任與因應機制,並建立原料藥加速審查機制,也會持續主動監控國外藥品短缺警訊及國內臨床需求,預先盤點及整備相關藥品及其原物料庫存,以確保藥品穩定供應。

為確保藥價合理,邱泰源說,廠商可依法提交成本資料申請調高支付價格,健保署必要時將爭取額外預算支應。政府也將支持新藥在地製造,加強我國製藥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