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初期有西醫快速的診斷;對於腦梗塞類型的病人,在適當的期限內以血栓溶解劑和血管取栓術治療患者,後續住院的復健照護再加上中醫的多元治療,1年死亡率及整體死亡率在中西醫共同治療下有顯著的下降。
「腦血管疾病」是全世界高居第2位的死因,於民國94年開始成為國人10大死因第4名。腦血管疾病是多種慢性疾病中,造成病人生活功能喪失的主要疾病;約55%的腦血管疾病生還者,可能存在各種輕重程度不等的失能或殘障。
高雄榮總對於「腦血管疾病」治療成立「腦中風中心」,初期有西醫治療患者;後續住院的復健照護則加上中醫的多元治療,讓患者有更好的全面照護。在發病起6個月內之住院期間,還可以用健保給付會診,不用自費治療,為有需要的病人減少醫療的支出。

高榮指出,本科在腦血管疾病的中醫會診,每年有超過4000人次的治療,在成效上有不錯的成績;包括「巴氏量表」及「NIHSS的功能」評估,分數皆有顯著進步。出院後針對腦血管疾病,自診斷日起2年內之患者進行疾病門診加強照護,擬定的中醫治療方針,還可提升病人的康復速度。
對於無法到醫院門診就醫的腦血管疾病的病人,則由中醫師至病人家中提供醫療服務,透過中醫藥、針灸、傷外科等治療來緩解病痛,避免病程發展成重症機會,進而減少居家病人進出醫院頻率。中西共同治療上,更延伸到居家照護及機構照護,讓病人有更全面的中西醫醫療照護,實現中西整合醫學臨床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