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24日公布,通過新增擴大給付免疫療法(IO),新適用對象包含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1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1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最快6月上路,受惠逾3千人。
今年4月17日健保署舉行共同擬訂會議,並於24日公布免疫療法將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1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健保審議藥品給付參考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於2025年第3版非小細胞肺癌指引,免疫療法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及atezolizumab成分藥品均分屬證據等級高。在第3期臨床試驗,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1線治療,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11.4個月。
另,根據健保署搜集資料顯示,2025年第1版大腸癌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分屬Category 2A,3大主要HTA組織皆建議給付。在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誤配對修復功能不足(dMMR)、無法切除或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1線治療,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40.8個月。
黃育文說,2025年第三版侵襲性乳癌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分屬證據等級高及首選治療,三大主要HTA組織皆建議給付。在早期三陰性乳癌,顯著改善術後病理學完全療效反應率達13.6%。健保署經過醫藥界、付費者代表及病友團體討論,同意免疫治療以簽訂藥品給付協議方式擴增給付規定。
健保署指出,新制力拚6月生效,預估能幫病人每年節省約171萬至247萬元;預估嘉惠約2700至3400人名癌症病友,以癌症暫時性支付專款挹注免疫療法年藥費約新台幣32.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