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昭明

「赤嵌曙光」工程,由於基地挖出大量遺址,導致工程變更、延宕,原案只剩地下停車場。停車場基地成功國小校舍重建工程也跟著拖延,七年來暫借其他學校上課。由於期待工程趕快完工,今年能夠回到學校舉辦畢業典禮的聲音,讓「赤嵌曙光」的問題再次浮現,乃訴說其荒謬。
先談工程緣起:民國一0四年初,南台市政府計劃在成功國小校園北側闢建地下停車場,校舍配合重建。消息一釋出就有不少人質疑:其一,教室大都是施治明市長任內重建,竟然必須拆除?其二,地下停車場是否必須?尤其成功國小一帶是台灣縣署舊址,基地很可能有遺址。
果不其然,一0四年九月在停車場基地試掘,有三坑挖掘出疑似清代的磚塊,可能是台灣縣署遺構。但,一些幫腔的、意圖拿工程的,竟強調成功國小一帶早年是水塘;如果有遺址,應在赤嵌樓東側。
台南市政府採信後者的主張,無視已挖出遺構的事實,執意興建,並於一0五年底公告招標:赤嵌文化園區工程包含停車場興建、成功國小校舍改建,以及赤嵌樓景觀規劃工程。第一期經費六億八千萬元,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金額三千四百五十二萬元。工程競圖由孫全文領銜的「赤嵌曙光」得標,將興建下沉式廣場,贔屭進入文物館,融合校園、古蹟、觀光,最快於民國一0八年底完成第一階段工程。(按,下沉式廣場,應是地下博物館,而俗稱石龜的贔屭則放置到地下博物館)。
基地開挖之後挖出一地遺址,經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蔡佳樺披露現場照片之後,文史界譁然,工程竟而一再變更。至於遺址的處理,古蹟審議委員將遺構分為三級,現地保留屬於荷蘭、明鄭以及清代的遺址。地下博物館不施作;地下停車場基地,屬光復之後,可以挖掘,得能解套。
對於如此荒唐,民國一一三年三月監察院通過監委林國明、林盛豐提案,糾正台南市政府,大意是:
赤嵌文化園區工程,工區範圍內台灣縣署遺構、史前大湖文化黑陶與貝塚,屬於高敏感文資區域,詎未參採中央研究院、台南市建築師公會及文化部文資審議等相關建議,仍執意開挖,致甫開工即發現地下遺構及文化遺跡而被迫停工,且工程歷經多次變更設計,追加經費近一億元,迄未完工;再者,編列逾十四億元,一動工就挖掘到遺構,多次停工復工,最後決議回填遺構,並放棄興建地下博物館。成功國小工程延宕,嚴重影響學生受教權益。
瞭解工程原委之後,接著分析其荒謬:
其一,赤嵌樓鄰近並非交通繁忙地段,停車問題並不嚴重,為甚麼堅持拆除校舍,興建地下車場?而且在歷史核心區深開挖,無視歷史地理的事實?
其二,有心設置博物館,台南市仍有合適的老建築可以再利用,沒有必要花費大筆預算興建地下博物館。至於石龜,早該選擇適當地點興建室內碑林,收藏石龜與大南門碑林的石碑,以妥善保護、研究、展示。為何必得在歷史敏感區,緊鄰赤嵌樓深開挖?
其三,成功國小新校舍的風貌,與赤嵌樓是否相融,也是問題。
「赤嵌曙光」工程實為負面政策的最佳樣本,世人應引以為借鏡。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