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新藥健保限2年 盼放寬

醫師與病友呼籲治療有效的乳癌病友應持續用藥不中斷。(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59歲陳太太11年前確診為荷爾蒙陽性乳癌第2期,經手術與重建後,隔年再進行16次化療與28次放療,不料4年前卻又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在肝臟病灶手術切除後,接受健保CDK4/6抑制劑治療,才恢復良好。然而健保只給付2年用藥,陳太太只能咬牙自費繼續用藥。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連續20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每年新增約1.7萬名女性確診,且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台灣乳癌死亡率長期呈現持平不降的趨勢。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守棟表示,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願景,宣示2030年將國內癌症死亡率降低1/3,而要達到此目標,能否提升乳癌治療存活率是關鍵。

三總腫瘤醫學部部主任戴明燊指出,國內乳癌患者中,以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陰性的亞型占6成最多。另從106年到110年數據可見,第0-1期乳癌5年存活率達99.9%,第2期為95.6%、第3期80.5%,一旦確診為第4期轉移性乳癌則驟降至39.4%,可見提升晚期治療成效,是降低死亡率的當務之急。

戴明燊表示,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初診斷時若為第1-2期,部分病患可能須加上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預後大多良好。不過,也有部分病人確診時即是轉移性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有別於早年一確診就得面臨化學治療,國內外治療指引皆已將CDK4/6抑制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擇,台灣健保目前給付治療最多2年,癌友在用藥期限屆滿後,面臨該停藥還是繼續自費用藥的兩難抉擇。

從真實世界的數據來看,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研究發現,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以CDK4/6抑制劑的臨床治療2年後,5成以上病友維持疾病不惡化,可持續用藥延命。另一份研究則顯示亞洲族群療效更勝歐美,超過6成病友可持續治療超過2年。

戴明燊指出,乳癌病友年齡層多落在40至60歲,正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身旁有老公的「三明治族群」,需要有效的藥物做她們堅實的後盾。

陳守棟表示,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目標在於延緩疾病惡化並維持生活品質,呼籲乳癌治療接軌國際助實現健康台灣,治療有效的病友應持續用藥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