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針刀治腰痠痛

■陳俊銘

臨床常見小針刀治療腰痠痛,有相當不錯的效果,其適應症包括慢性腰扭傷,多由於久居潮濕環境,感受寒涼,或扭閃勞損未癒,形成反復發作性慢性腰痛等。

「腰背肌筋膜炎」又稱腰背肌筋膜纖維質炎或腰背肌筋膜綜合症,是因腰臀及下肢感受風寒濕邪或慢性勞損,引發肌、筋膜、肌腱等軟組織炎症病變,增生、沾黏導致腰臀及下肢慢性痠痛的一種綜合症。而「下後鋸肌筋膜炎」患者常感胸背下部隱隱作痛,此處相當於足陽明筋經循行的「直上結于體樞,上循脇,屬脊」,以及足太陰筋經循行之「循腹里,結于肋,散于胸中;其內者,著于脊」,其症類似於「下引臍兩脇痛,引膺中脊內痛」。

「第3腰椎橫突縱合症」乃由於附著在第3腰椎橫突的軟組織亦承受各方向應力,故容易損傷,損傷後由於水腫、沾黏、疤痕攣縮、筋膜增厚等,使腰神經後外側反在穿過病變組織時受到卡壓。另外,「腰椎骨質增生」又稱為腰椎增生性脊柱炎,多發生於 40歲以上中老年人。常感腰部痠楚、疼痛、僵硬。陰雨天,感受風寒或勞累後疼痛加重,或有夜間腰痛。

「棘上韌帶損傷」棘上韌帶起於腰椎棘突,附著於棘突頂端,向上移行于項韌帶,長期彎腰勞動或猛力搬移重物均可造成棘上韌帶撕裂或勞損。 另外,還有其他,像腰椎管狹窄症、腰椎間盤突出症都可用小針刀緩解症狀。

當腰部組織因慢性勞損發炎造成沾黏,長期反覆性的腰痠痛,必須用小針刀鬆解組織沾黏,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鞏固療效。(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