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膝蓋腫脹怎麼辦

■林敬為

膝蓋腫脹是骨科門診每天都會遇見的問題,無論是否是因為外傷造成,都會造成膝蓋疼痛,活動度受限,進而影響行走以及日常生活。面對這種狀況,需要從幾個面向找出原因。

首先,確認膝蓋腫脹是否由外傷造成。無論是車禍,跌倒或是運動傷害,都會造成膝蓋腫脹;如果腫脹的程度嚴重,或是腫脹的速度很快,必須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檢查是否有骨折脫臼、韌帶受傷或膝蓋內半月板軟骨破裂情況。

若膝蓋腫脹並非由外傷造成,可先回想過去是否有類似狀況。像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關節炎急性發作時,有一些民眾會因為發炎的情況較厲害,造成膝關節積水腫脹的情形;另外,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民眾,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類似疾病,也有可能在膝蓋或身體其他關節處,因疾病發作的原因造成關節發炎腫脹。

而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好發於男性的痛風,當痛風控制不佳,造成關節內有痛風石沉積時,就可能會常常造成膝蓋有疼痛以及腫脹積水;有些凝血功能不佳的病人,也可能在不經意的輕微碰撞間,造成關節腫脹出血的可能。如果沒有前述情況,也可以確認最近是否有發燒、發冷發抖的情形,若有此情形合併膝關節疼痛、紅腫發熱,須盡速就醫,並排除如化膿性關節炎等關節感染的狀況,避免關節因為細菌感染造成軟骨及骨頭進一步傷害。

如果膝關節過度使用的話,也可能造成膝蓋有疼痛腫脹的狀況。例如平常不運動的人突然健行登山好幾個小時;或是平常只有飯後散步習慣的人,突然心血來潮跑去參加馬拉松,做出超過平常膝蓋負擔的活動,也會造成膝關節發炎,進一步引起腫脹積水的可能。

當膝蓋發生腫脹疼痛情況,可先冰敷治療降低進一步惡化機率,並即時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及早確認造成腫脹的原因,避免膝關節進一步傷害。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