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24校藝才班 特色課程百花齊放

永康復興國小舞蹈班連續三學年與武術藝師合作藝師藝有計畫。(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二十四校設有藝才班,類型涵蓋美術、音樂、舞蹈領域,各校特色課程百花齊放。今年中山國中舞蹈班在傳統藝師指導下傳承五路查拳,崇明國中國樂班結合布袋戲、台語口白與國樂,永康區復興國小舞蹈班將傳統武術忠義拳融入課程,拓展藝術展演新視野。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中山國中舞蹈班深耕府城將近四十年,培育出許多優秀的藝術人才。一一四學年度特聘國際武術聯合會認證的國際級裁判及教練、現任少林長拳門力行武館副總教練楊靜媚到校指導。楊靜媚是中山國中第一屆舞蹈班校友。

五路查拳課程係在基本功、拳法套路練習中,加入長袍馬褂的手袖、武術諺語,結合攻防意識,讓學生循序漸進了解傳統武術的奧妙。一一五年一月十六日中山國中將在歸仁文化中心演藝廳、五月三十日在台江文化中心辦理成果展演。

崇明國中國樂班是音樂比賽特優團隊,參與教育部藝師藝有計畫邁入第七年。今年課程邀請台南在地蘇俊穎掌中木偶劇團工作室團長蘇俊穎擔任主要教學指導。

課程內容包括戲偶製作、操演、台語口白訓練、後場音樂創作、伴奏、展演,讓學生完整學習傳統藝術布袋戲精隨。一一五年五月的成果發表,將由蘇俊穎、表藝及音樂老師共同帶領學生創作《神樂三聖:田都元帥與金雞玉犬》,以當代劇場模式呈現傳統布袋戲文化。

永康區復興國小舞蹈班成立於民國七十三年,歷年來參加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全市傳統藝術比賽、南市民俗體育競賽,均獲佳績,是特優獎項常勝軍。復興國小舞蹈班連續三學年參與藝師藝有計畫,與武術專業藝師唐正倫、唐琞騏合作,將傳統武術「忠義拳」融入六年級舞蹈班課程。指導學生理解運用胯、腰帶動身體發出力與勁,預計一一四學年度舞蹈班聯合舞展中演出驗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