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生〉葉涓涓 深耕照護逾三十年

 

台灣照顧服務家事協會召集人、台南市住院患家事服務工會理事長葉涓涓投入工會長達30餘年,為會員爭取福利不遺餘力。
(記者陳俊文攝)

台灣長照制度從2017年開始推廣居服員與病服員「兩照合一」政策,被視為資源整合的必要措施,卻也為前線照顧工作者帶來沉重壓力。台灣照顧服務家事協會監事召集人、台南市病患家事服務職業工會理事長葉涓涓深耕照護領域超過30年,從零到有,先後輔導一千多名照服員進入職場,葉涓涓強調,這是一個非營利的事業,「我們一直在為照顧服務員爭取福利,如果政府單位看不到基層的辛苦,工會也撐不下去,如何配合政策推動?」

葉涓涓回憶創會歷程,1988年9月,她找到30位會員組成工會,沒有資源、沒有輔導,也沒有多少人看得起,一切非常困難,但很幸運地,在理髮工會理事長顏教本協助下,排除萬難,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葉涓涓強調,我們本就不是在營利賺錢的單位,我們只是一群不忘初衷,抱著能為會員服務的熱誠態度,希望這條路能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參與照顧病人、到後來組織工會、和團隊幹部一起努力。

多年來,葉涓涓在工會自辦訓練課程、安排就業、追蹤成效,做到從「學習、考照、就業」一條龍服務。他們教學員怎麼換尿布、上下床、協助洗澡,但只要病人跌倒、浴室沒擦乾導致滑倒,責任就是照服員的,坦承做這個行業也有相當的風險。

目前協會訓練的照服員從20歲到5、60歲都有,「顧病人」是個神聖的工作,有心要踏入這個職場,先要認真自我評估,是否能接受這種「把屎把尿」的工作,如果是肯定的,那你可能是未來職場的一顆光亮的星星;如果是否定的,就請轉業,才不會浪費了自已學習的寶貴時間,浪費了政府補助的一片心意。

但畢竟時代不同了,人的思想轉變,以前接照服工作,不挑不換;現在接case,要挑地點、挑時間,還要挑服務內容,太麻煩的寧可不接,這也是為什麼受訓完只有一成會留在職場的原因。

葉涓涓從照顧父親開始接觸這個行業,一頭栽進30餘年,更一手建立成大醫院照服員管理中心,從12小時工資600元,到現在一天3千元,不可同日而語。但照服員永遠不夠用,所以歡迎有志以長照為終生志業的民眾加入他們的行列。

(記者陳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