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南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日前因丹娜絲颱風過境等因素封閉,如今已重新開放,但保護區內鯨豚搶救站已殘破不堪、無法使用,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表示,鯨豚搶救任務暫移至成大安南校區,未來搶救站要如何處理,則視中央決策處理。
丹娜絲颱風挾帶強風過境,加上幾次豪雨,以及楊柳颱風又遇海水滿潮,造成四草野保區最外圍的大眾路旁水道達滿水位,甚至溢出土堤,往保護區宣洩,野保區的核心區、緩衝區、永續利用區曾皆汪洋一片。市府農業局基於安全考慮,一度緊急封閉,禁止民眾進入。
如今天氣放晴,農業局的整理工作告一段落,因此重新開放野保區,供民眾賞鳥,園區內的鯨豚館、南市野鳥學會設置的解說站,以及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安順吉鹽故事館等,也開放民眾參觀。
但是,在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鯨豚搶救站,因為年久失修,加上近來丹娜絲颱風等因素,更顯殘破不堪。
全亞洲從事鯨豚研究只有台灣、日本、大陸等少數國家,在搶救鯨豚上,台灣更為亞洲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且四草野保區內,設有鯨豚搶救站多年,成為台灣西南海岸最重要的鯨豚救援據點。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表示,由於搶救站目前已無法使用,為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鯨豚搶救工作,目前只好將鯨豚任務移至成大安南校區,至於鯨豚搶救站未來何去何從,也視中央的政策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