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當地時間二十九日裁定,總統川普對多個貿易夥伴實施的大部分關稅屬非法措施,認定他在徵收這些關稅時超越職權。
上訴法院以七比四通過裁定,支持下級法院的原裁定。多數法官認為,川普大部分的全球關稅措施於法無據,認為川普發動貿易戰所援引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並未授與用行政命令便能課徵關稅的權力。
上訴法院的裁定是川普關稅政策到目前所受的最沉重打擊,因為對等關稅是他這次重回白宮的標誌性政策之一。不過上訴法院允許這些關稅措施可繼續維持到十月中旬,以便各方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
川普在自家社媒「真實社群」貼文痛批這項裁定,寫道「所有關稅依然有效!今天一個高度黨派色彩的上訴法院,錯誤地宣稱我們的關稅應取消,但他們清楚,美國最終一定會勝利」。
川普對幾乎所有國家加徵的百分之十基準關稅,以及針對被認定不良貿易行為國的對等關稅,乃至對加拿大、大陸與墨西哥所加徵包含芬太尼等一系列額外關稅,都被上訴法院認定不合法。
然而,就算聯邦最高法院最後也維持原裁定,也不代表川普第二任的所有關稅會動搖。因為除所謂「對等關稅」外,川普還依據另一項國家安全授權,對輸美汽車、鋼鋁和銅等產業加徵關稅,這些關稅就不受法院裁定影響。
上訴法院在多數意見書裡說:「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雖賦予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採取多項行動的重大權力,但包含徵收關稅、稅負或類似措施在法律當中並無明文規定,該法也未賦予課稅權力…若無國會合法授權,總統並無權徵稅。」
川普今年推出關稅措施後,很快就遭到多個民主黨主政的州與中小企業聯盟提告,主張法律根本未授權川普徵收關稅。美國國際貿易法庭一個三人合議庭五月採納原告意見,裁定川普的關稅無效,川普政府也很快上訴至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這次上訴法院由全體十一名現任法官共同審理。
川普目前已與包括歐盟、日本在內的主要貿易夥伴達成貿易協議,如今達成貿易協議的基礎在美國國內先後被兩級法院認定不合法,影響性值得觀察。
由於美國與許多國家的協議細節尚待敲定,聯邦上訴法院最新裁定,可能給各國不同的考量空間與籌碼,思考當前是否值得繼續與川普團隊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