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重症增17例 6年同期新高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疾管署7日指出,根據統計,今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已累計17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8例死亡;上週新增1名早產兒因染疫入住加護病房,經治療後已出院。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7日在例行疫報中說明,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0週(9月28日至10月4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8484人次,與前一週(8537人次)相當。

曾淑慧說,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近期伊科病毒11型檢出數下降,但仍可能出現重症病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目前腸病毒尚未進入流行期,但今年累計1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4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當中有7例死亡。

林詠青說明,上週新增的1名早產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南部還未滿月男嬰,8月底出生後出現呼吸急促、活動力差等情況,暫居於保溫箱並使用抗生素等治療,但4天大時出現發燒症狀,經醫院PCR檢測發現腸病毒。

該名男嬰後來出現嘔吐、肌抽躍、食慾與活動力不佳等症狀,經院方通報採檢,確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重症,9月中旬生命徵象穩定,轉入一般病房,9月下旬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自發病至住院約1個月。

曾淑慧強調,目前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尤其連假期間民眾出遊往來機會增加,腸病毒傳播機會提高,家長帶孩童出入人多擁擠、互動頻繁場所,如室內兒童遊戲場等,應教導孩童使用設施前後以肥皂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