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關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自10月1日起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正式開打。鑑於今年流感疫情較往年提早兩個多月升溫,顯示呼吸道傳染病威脅仍不容忽視,專家7日強調,唯有全面落實包含積極接種疫苗、善用快篩檢測,以及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等「3大防線」,才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表示,根據疾管署資料,今年新冠與流感通報人數創下近3年新高,且近期流感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檢出率也持續上升,顯示呼吸道疾病威脅仍伺機而動。
張峰義強調,新冠病毒並未消失,而是從「急性全球大流行」轉為「常態化存在」的疾病,民眾不可掉以輕心。除了新冠外,流感、RSV 與肺炎鏈球菌等多重呼吸道疾病也在加重威脅,對 65歲以上長者尤為危險,合併感染更可能使死亡率翻倍,並造成急重症人數攀升,衝擊醫療量能。
因此,張峰義呼籲,唯有落實「三大防線」──疫苗接種、快篩檢測及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才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減緩醫療壓力。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副秘書長謝顯森表示,雖然民眾普遍認知呼吸道疾病威脅仍高,但實際上,依疾管署公布的數據顯示,65 歲以上高風險族群的疫苗接種率卻偏低,每年須接種的新冠疫苗JN.1接種率僅20.3%、2024年整年度流感疫苗僅接種43.9%。
此外,已推動多年需完整接種兩劑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截至今年4月底也僅 24.9%,顯示民眾認知與行動間仍存落差。提醒高風險族群及其家屬應積極接種疫苗,以保護自己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