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每5人有1人慢性蕁麻疹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病患飽受症狀所苦,醫師提醒,若民眾出現持續超過6週的紅疹與搔癢,甚至因夜間癢到睡眠受影響而焦慮難安,都應儘早就醫治療。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蕁麻疹不尋常!現任市調公司管理職的謝小姐12日分享,她曾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導致呼吸困難,三度緊急送急診治療,讓她體認規律監測、積極治療的重要性。熬過七年之「癢」的她,現在會隨身攜帶藥物,避免疾病突然來襲。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朱家瑜醫師表示,蕁麻疹若症狀持續超過6週即為慢性蕁麻疹,主要受到自體免疫失調導致。

其中6成患者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為常見蕁麻疹類型,患者長期忍受「紅、腫、癢」症狀的折磨,嚴重干擾睡眠、生活與工作,若未即時控制,精神壓力與癌症患者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病患飽受症狀所苦,但是研究顯示,患者平均要花上1年半、諮詢近5位醫師才得以確診。

朱家瑜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好發於20至40歲之間,其中又以女性最多,約為男性的兩倍,我國約有20至25萬名患者。患者發病後,因為免疫細胞過度活化釋放出組織胺,導致血管擴張、組織腫脹,因而造成風疹塊與血管性水腫,引起「紅、腫、癢」三大症狀。

臨床上,若民眾出現持續超過6週紅疹與搔癢,甚至因夜間癢到睡眠受影響而焦慮難安,都應儘早就醫,依循醫師指示進行標準治療。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主任鐘文宏醫師指出,我國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治療指引與國際標準治療相同,若症狀反覆控制不佳、無法耐受抗組織胺嗜睡副作用等,建議及早進入第三線治療,在既定療程中加入生物製劑。穩定治療後,約有4成患者可達到完全緩解,近半數的患者明顯改善症狀,擺脫症狀帶來的阻礙,「蕁」回安穩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