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往南遷徙的「國慶鳥」灰面鵟鷹,在春天回暖北返,成了「清明鳥」,先頭部隊陸續從高雄楠梓經興達港、台南四草轉往彰化八卦山,其實不必上山,在台南沿海也有機會觀賞灰面鵟鷹低空飛過海面之奇特景觀。
台南市野鳥學會指出,灰面鵟鷹於每年十月往南遷徙度冬,因此有「國慶鳥」稱呼,直到清明節前北返,又有「南路鷹」、「清明鳥」稱呼。
觀賞「南路鷹」,最為壯觀的莫過於成群的灰面鵟鷹,牠們隨著氣流盤旋急速而上,以藍色天空做為舞台,不停旋轉展現高超的舞藝,當尋覓到休憩地點,降落方式與其它飛翔鳥禽大不同,灰面鵟鷹以九十度垂直角度急速下降,結束精采的舞姿。
鳥會表示,南台灣颳起南風,灰面鵟鷹先頭部隊陸續經南台灣呼嘯而過,目前在彰化八卦山可以發現「鷹河流」的生態奇景。灰面鵟鷹通常兵分兩路遷徙,一從高雄駱駝山經南市山區轉往彰化,另一批從高雄楠梓經興達港、台南四草轉往八卦山,在台南沿海也有機會觀賞到灰面鵟鷹低空飛過海面之奇特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