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電子菸奪命 董氏促修法速禁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據調查,美國已有26人因電子菸感染嚴重肺病死亡,且高達8成患者不到35歲。董氏基金會呼籲,台灣政府應加速「菸害防制法」祭出相關禁令。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在美國時間11日公布最新電子菸嚴重肺病疫情報告顯示,繼上週有18人因電子菸導致的肺病死亡後,至今已攀升至26人,且各州通報病例更飆升1299人。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表示,依據資料顯示,目前26起死亡病例分布在21個不同州別,另有多起死亡案例正在調查確認中,所有患者均有電子菸使用紀錄。經分析,患者有多達70%是男性、80%患者集中在35歲以下族群;按年齡層來看,未滿18歲約占15%、18至20歲約21%、21至24歲約18%、25至34歲約26%、35歲以上患者約20%。
 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指出,2010年美國「開放成人選擇、禁止青少年使用」的電子菸政策執行後,2011年立刻有1.5%高中生開始使用電子菸。根據2019年最新調查顯示,高中生吸食電子菸已快速蔓延到27.5%,短短8年增加18.3倍,換言之,目前全美已經有500萬名青少年深陷電子菸害中。
姚思遠說,此波疫情加州死亡人數最多,目前已有3人,加州政府呼籲家長重視與協助讓青少年停止吸食電子菸,並立即提撥2000萬美元展開積極的對抗電子菸行動;舊金山市及洛杉磯市也緊急通過法律將全面禁止販售電子菸。
從美國的慘痛經驗顯示,一旦開放電子菸,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再多禁售禁用措施也只是亡羊補牢。董事基金會呼籲,台灣政府千萬勿重蹈覆轍,絕不可在菸商及民意代表的壓力下開放後患無窮的新興菸品。
 另外,政府研擬全面禁止新興菸品的「菸害防制法」修正條文,已在立法院塵封近2年,在全球掀起對抗新興菸品浪潮之際,我國政府也勿再緘默怠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