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桓榮:防疫如作戰 買不到快篩怎麼打?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副主委曹桓榮廿九日強調,防疫是一場與時間賽跑、分秒必爭的戰役,尤其現在台灣疫情已經失控,未來只能被迫與病毒共存,自求多福,但防護裝備不足、缺鋼盔、缺防彈衣,面對看不見的病毒,這場仗是要叫赤手空拳的老百姓怎麼打?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副主委曹桓榮指出,防疫是一場與時間賽跑、分秒必爭的戰役,但防護裝備不足、缺鋼盔、缺防彈衣,面對看不見的病毒,這場仗是要叫赤手空拳的老百姓怎麼打?(記者吳文欽攝) 「蝦咪 ! 沒貨了!傻眼!很多市民朋友排了半天還是兩手空空!」曹桓榮指出,似曾相識的場景,似曾相識的情境,從兩年前瘋搶口罩開始,一而再、再而三上演!家用快篩實名制上路首日一如預期,又是大排長龍,又是電腦當機,又是一堆人空…又一部行政院製作、衛福部導演的爛片!老實的民眾就算心不甘情不願,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不得不再一次客串跑龍套的臨演。 曹桓榮表示,同樣的亂象不只在高雄上演,全台灣也隨處可見,有人跑了五家藥局才買到快篩試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不是一天到晚把「超前部署」掛在嘴上嗎?為什麼老是學不到教訓? 曹桓榮認為,台灣不是自詡為半導體重鎮嗎?為什麼傾國家之力、花大錢建置的電腦登錄系統弱到爆?預約買口罩當機,預約打疫苗也當,預約快篩試劑還是當?買這個也當,買那個也當,會不會不買也當? 他質疑,人民面對疫情已經夠無助,心力交瘁之餘,現在還要被官員當猴子耍,每家藥房只「配給」七十八人份的快篩試劑,明明知道人民有極大的需求量,為什麼不一次就把缺口補足?有必要這樣吊大家胃口嗎?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副主委曹桓榮指出,防疫是一場與時間賽跑、分秒必爭的戰役,但防護裝備不足、缺鋼盔、缺防彈衣,面對看不見的病毒,這場仗是要叫赤手空拳的老百姓怎麼打?(記者吳文欽攝) 曹桓榮提到,美國今年一月就開始試辦免費快篩,提供民眾五億份免費試劑,反觀台灣防疫紓困預算,一路追加到八千四百億元,不到一年,現在只剩下一千多億元,錢到底都花到哪裡去了?可以清楚告訴我們納稅人嗎?

Read More

岡山秀傳醫院趙昭欽院長及職福會陳彥奇主委 慰勉辛勞員工

記者陸瓊娟/岡山報導 疫情持續蔓延造成醫護人員的工作量瞬間倍增,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岡山秀傳醫院)趙昭欽院長為感謝辛勞的全院同仁,特地在勞動節前夕與職福會陳彥奇主委親自到各單位一一發放「隨身保溫瓶」給全院員工,除了感謝醫院同仁堅守防疫崗位外,並給這段期間辛苦的全院同仁加油及打氣。 (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攝)

Read More

陳燈輝涉殺害前女友情人 一審無期徒刑

記者陸瓊娟/橋頭報導 橋頭地方法院二十九日下午對陳燈輝被訴殺人等案件宣示判決,陳燈輝犯傷害及殺人罪,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   (記者陸瓊娟攝)   橋頭地方法院指出,被告陳燈輝與馬姓女子曾交往,於一0九年十月間分手,後馬女與林姓男子交往同居,陳燈輝誤認林男介入他與馬女之感情,並與馬女交往同居,但馬女於分手後,仍多次與陳燈輝出遊,甚至曾以購屋缺錢為由,接受陳燈輝提供之五萬元協助,因此陳燈輝認為不僅情感上遭背叛,更遭馬女騙錢,遂於一一0年七月三日晚間,持扳手擊破馬女住處大門玻璃後,侵入其內,持水果刀揮砍傷害馬女,致馬女右眼眶周邊、右後背部受有撕裂傷,而在場馬女同居的林姓男友試圖壓制之過程中,遭陳燈輝不斷持刀刺擊殺害,頭、頸、胸、背及左右手共受有四十三處銳器傷,其中左手肘下方橈側穿刺傷刺穿左手肘,左臂動脈遭刺斷而大量出血死亡。 橋頭地方法院認定被告陳燈輝犯罪手段兇狠造成社會恐慌,且其素行不佳,曾有恐嚇取財未遂及持刀傷人之傷害前科,並曾跟蹤林男、馬女並拍攝照片,再將照片張貼在林男、馬女住處樓下,並加註文字指摘林男介入他人感情,另曾撥打電話或傳送LINE訊息恐嚇馬女,或以在馬女貼文下方留言指摘馬女劈腿之言論騷擾馬女。陳燈輝犯案後避重就輕,且迄今未合理賠償馬女、林男的家屬或得到諒解。 法院考量被告現已年逾六十五歲,倘被告經監所矯正後有悛悔實據而有假釋機會,亦屬垂暮之年,再犯風險率並不高,若矯治無用,則令其繼續監禁終身而與社會隔離。  

Read More

五星大廚指導 南市教局與灃食基金會打造Food Lab食育實驗室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與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共同出資,於南區日新國小及佳里區仁愛國小打造Food Lab食育實驗室,不僅五星大廚入校指導,讓營養午餐菜色有更多變化,小朋友還能在食育實驗室上食育課程或吃午餐,讓食育教育增加多元性。 日新國小食育實驗室啟用,小朋友幫局長鄭新輝等來賓打菜。(記者施春瑛攝) Food Lab食育實驗室—「食養居」二十九日在日新國小進行揭牌啟用儀式,教育局鄭新輝局長、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吳明昌、日新國小校長徐俊雄、仁愛國小校長楊宗穎及市議員盧崑福、蔡淑惠、周麗津、林美燕、李啟維等人到場共同見證。 日新國小Food Lab食育實驗室「食養居」正式揭牌啟用。(記者施春瑛攝)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為讓學童「吃得好、懂得吃、安全吃」,台南市從軟硬體建置與人才培育同時著手,推動採購在地食材、有機食材、校園自主農園,從小扎根營養教育,並首推「餐前食育五分鐘」,與大專院校合作「校園營養教育巡迴列車」、「兒童食育營」等活動,預計到二0二三年將有一百二十支飲食教育短片,提供各校老師在午餐前播放講解。 吳明昌則指出,灃食教育基金會發起建置「營養5餐計畫」,重視的不僅是食物的美味與均衡,也希望能培養孩子健全的身心。Food Lab食育實驗室有六大目的,包括增添飲食樂趣、培養飲食習慣、體驗用餐美學品味及烹調、了解飲食健康、落實飲食安全、培養感恩惜福之心,日新國小與仁愛國小是灃食與台南合作的起點,未來會陸續在更多校園增設食育實驗室。 日新國小食育實驗室環境舒適,可提升用餐的情境氛圍。(記者施春瑛攝) 校長徐俊雄說,教室取名「食養居」,希望學生在此學習健康飲食的觀念、簡易烹調料理的方法。目前食育教室規劃班級配合食育課程進行操作活動及午餐食用登記、學校的課後料理社團使用,未來也將規劃樂齡健康飲食課程、親子食育營隊及志工良食課程,將健康飲食觀念推廣至社區。

Read More

林欽榮視察前鎮漁港施工 要求11月底前達成目標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前鎮漁港建設專案計畫」各項工程均已加速執行中,林欽榮副市長廿九日再次至現地視察市府代辦八項工程施工進度,林副市長要求今年十一月底前務必如期如質達成目標,打造前鎮漁港成為兼具漁業生產、消費、觀光休閒之國際級漁港。 「前鎮漁港建設專案計畫」各項工程均已加速執行中,林欽榮副市長廿九日再次至現地視察市府代辦八項工程施工進度。(記者吳文欽攝) 林欽榮表示,行政院核定農業委員會提報六十億元「前鎮漁港建設專案計畫」,委託市府代辦經費合計約廿六點三九億元,占總經費百分之四十三點八三,將結合中央共同達成提升前鎮漁港水產品衛生安全、友善船員休憩空間、改善港區水陸環境、優化人流、物流交通動線等目標。 「前鎮漁港建設專案計畫」各項工程均已加速執行中,林欽榮副市長廿九日再次至現地視察市府代辦八項工程施工進度。(記者吳文欽攝) 林欽榮指出,高雄市政府已動員六個局處專責辦理,代辦工項為漁業作業碼頭改善(旗津漁港碼頭整建工程作為前鎮漁港船席調配使用)、雨污水下水道建設、景觀及休憩環境營造包含漁民服務中心及漁會漁業大樓外觀修繕、既有前鎮魚市場整建改善、景觀綠美化及道路整頓改善、增設號誌標誌標線及路況監視器等智慧交通設施、納入都市計畫範圍及前鎮漁港攤販臨時集中場中繼點設置工程等八項之實際進度均已超前,依陳其邁市長均將於今年十一月底全數完工之指示,積極趕工中。 林欽榮說,各項工程進度及施工界面之整合均由市府與農委會每月召開推動工作小組會議專案協調與控管,另亦每個月一次召開府內進度檢討會,控管進度。 林欽榮副市長強調,各項代辦工程已同步展開施作,施工期間可能造成交通的影響,將妥善保留車輛出入通道,避免阻礙廠家營運,提醒市民朋友經過時小心行駛。 「前鎮漁港建設專案計畫」各項工程均已加速執行中,林欽榮副市長廿九日再次至現地視察市府代辦八項工程施工進度。(記者吳文欽攝) 林欽榮也表示,施工期間對漁業作業之影響,海洋局亦與農委會漁業署、高雄區漁會及遠洋漁業公會等單位,事先充分協調,提出配套方案,將影響減至最低程度。市府團隊正加緊腳步,努力達成各項工程進度,俾能如期如質完工,展現前鎮漁港嶄新風貌。

Read More

天氣參數納入啟動救助與勘災機制 農委會提出汛期四大作為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頻傳,農業受天氣影響衝擊較大,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二十九日表示,在汛期前,提出多項精進作為,包含將天氣參數納入啟動救助與勘災的機制,讓整體作業更簡化;另調整近二百項農漁畜產品天然災害救助金額度。該會也擴大勘災APP的應用,讓鄉鎮公所第一線的勘查同仁可以更有效率,同時縮短實地會勘時間。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明四大精進農損救助及勘災措施。(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因應汛期到來,秉持勘災從速、從簡之精神,提出四項精進作為: 一、調整救助金額,減輕農民災損負擔:過去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額度係以平均生產成本(短期作物為生產週期、長期作物為日曆年之生產成本)之一至二成計算。農委會考量近期物價及參酌各產業之生產成本,經盤點並檢討修正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之各類項目額度。本次調整救助額度之項目近二百項,含括農、漁、林及畜產業,平均調整幅度超過百分之二十,期能減輕農民災損負擔。 二、納入天氣參數,災損救助更快速:農委會於今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告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適用之災害性天氣參數及災損天氣參數,未來地方政府可以依據這些參數,加速函報農委會公告受理農民申請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如果天氣參數達到致災門檻,只要確認農民有種植(養殖),不用再現勘。 (一)災害性天氣參數:用於加速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適用之作物品項包含蓮霧、青蔥、香瓜、西瓜、苦瓜、虱目魚等計四十種(類)農、漁品項,當農作物受颱風、豪雨、霪雨、寒流及旱災影響,且受災作物所在地氣象資訊已達本會公告災害性天氣參數,直轄市、縣(市)政府可免經現場勘查認定農業損失,直接函報中央啟動救助公告,相較現行作業方式減少二至七天。 (二)災損天氣參數:用於農民申請救助時,簡化現地勘查的程序。如果救助項目適用農委會公告的災損天氣參數,也可以確認有種植(養殖)的事實,公所得免現勘;無法確認種植之救助案件,公所應抽樣現勘。適用的品項包含葡萄、番石榴、花椰菜、大豆、魚塭養殖等二十一種(類)農、漁品項。藉由精進災害救助之流程,可節省公所現勘之人力及縮短救助勘查時間,讓救助金即時到位,有助農民復耕、復建作業。 三、農委會運用最先進的定位科技,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提供公所人員現場勘查使用,對於勘災人員有拍照需求時,該APP可直接定位地籍資訊,並將資料同步上傳救助系統,大大提升勘查及相關資料整理之效率。 四、精進滾動式倉儲業務,穩定蔬果價格:為確保汛期期間農產品可以充裕供應,避免蔬果價格波動過大,並兼顧農民及消費者權益,農委會也精進滾動式倉儲業務,增加大宗蔬菜如甘藍、結球白菜及根莖類洋蔥、胡蘿蔔、馬鈴薯的儲備量,由原四千公噸增加為五千二百八十公噸;執行期間更由五月至十月,調整延長為四月至十一月,當遇風災豪雨即可機動調節釋出,供應消費需求。 陳駿季強調,近年強降雨、高低溫、旱澇交替等極端氣候侵襲頻仍,農業生產面臨巨大挑戰,天災頻傳造成農民收益損失及消費者承受高物價,因此防災減損已是農業發展不可規避的課題。農委會長期以來已建立之完整防災應變戰略,從平時整備、災前防範、災中應變至災後復原等階段,致力落實SOP建立、資訊掌握、人員培訓、設備妥善、糧食物資調配等工作,期能在各個階段採取適當的災害防範應變行動。

Read More

黃香菽要求推動三民區都計通盤檢討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黃香菽廿九日議會總質詢要求市府繼鳳山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接續推動三民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有效推動三民區發展。 高雄市議員黃香菽要求市府繼鳳山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接續推動三民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有效推動三民區發展。(記者吳文欽攝) 黃香菽議員指出,鐵路地下化綠園道交通功能已逐漸呈現,但綠園道效益及商業結合效益尚未產生,加速綠園道休閒活動規劃、沿路商圈整合、帶動地方生活品質和市民參與、融入廊道周邊特色文化,才能快速帶動綠園道商業效益。她認為,社區參與及強化地方意見表達,將打造綠園道更佳的商業效益。 黃香菽說,年底選舉將至,陳其邁市長表參道政見還停在紙上作業,看不到進度,市府不能把進度落後推給疫情,陳其邁的政見和承諾都要做好,才能落實「二年拼四年」。 陳其邁答覆表示,三民區灣仔內、民族社區、果菜市場、肉品市場均在進行相關推動,三民區整體發展將配合綠園道朝減壓方式推進,改善地方生活環境;他強調,火車站還在興建中,南北聯通道路及二棟大樓興建案將於短期內完工,市府將補助附近商圈度過難關,同時加強社區營造,提出策略性協助。 陳其邁強調,今年和明年將陸續推動表參道及火車站附近人行道整建,並引進青創為商圈注入新生命。 黃香菽也表示,肉品市場遷建期限為一一三年,農業局仍未提出具體期程,並將決策權推到陳其邁身上,燕巢居民不同意肉品市場建遷案,市府是否還有其他方案。 陳其邁答覆說,市府規劃方案有整併高雄所有肉品公司及擴大規模,但因無法獲得共識而破局;遷建燕巢案則需持續和地方居民溝通及提出因應配套措施。他認為,肉品市場用地牽涉地方發展,市府將選擇最好的方案執行。

Read More

鍾易仲鼓勵陳其邁掌握施政三大優勢 全力翻轉高雄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廿九日議會總質詢指出,陳其邁適逢台商資金回流、高雄「落後的優勢」及中央利多不斷等三大難得景況,陳其邁應該把握好運氣,讓施政更全面。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指出,陳其邁適逢台商資金回流、高雄「落後的優勢」及中央利多不斷等三大難得景況,陳其邁應該把握好運氣,讓施政更全面。(記者吳文欽攝) 鍾易仲說,陳其邁是高雄廿五年來運氣最好的市長,廿五年前台商資金搶進大陸,缺乏資金挹注讓高雄建設緩慢,三年前台商資金瘋狂回流,高雄的落後成為優勢,擁有許多未開發土地、薪資、房價及人力成本較低,吸引廠商投資。 鍾易仲認為,台北、新北及台中市長皆非民進黨,陳其邁身為民進黨地方執政最高首長,政黨競爭下,中央經常釋放利多給高雄,市民相當樂見。 但鍾易仲也點出市府施政資源分配失衡,「走巧門、重財團、輕市民」等三大施政風格須檢討,要求陳其邁把握落後優勢,建設更好、更先進的高雄。 鍾易仲指出,中崙農業社區圍城卅年未見規劃開發,亦被稱為「農地社區」,但國土計畫實施後,中崙社區周邊農地將由「農五」變更為「城一」,他關切土地能否進行商業、住宅及產業開發? 林欽榮副市長答覆表示,根據國土計畫法土地變更仍須提報中央,但也提供中崙社區再發展合理變更的契機,他重申中崙社區是「寶地」,長期將結合捷運黃線,針對鳳山區全區都市計畫進行通盤檢討。 鍾易仲並關切中崙路拓寬進度,他說,該路段拓寬無牽涉土地徵收及計畫變更相當單純,要求市府加速推進,提供社區居民便利道路。新工處允諾今年將籌措經費完成拓寬工程。 鍾易仲進一步要求市府規劃「中崙計畫」,給在地鄉親一個願景。陳其邁答覆表示,藉由捷運黃線及都市計畫更新調整,相信中崙社區會是適合就業且宜居的地方,將責成林副市長六月前邀集地方里長、居民就中崙社區復興計畫提供政策指導。

Read More

新北「居家照護計畫」第三階段啟動 基層診所群加入 一齊照護民眾健康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為達到輕重症分流,確保醫療量能正常運行,新北市從4月11日起首創全國推出「居家照護計畫」,截至4月27日止累計居家照護個案共11,047人,為了擴大照護量能,新北市長侯友宜與三家醫院及新北市醫師公會代表共同開會,宣布即日起邀集全市800多家社區醫療診所加入居家照護行列,讓無症狀或輕症病患能在家中安心恢復健康。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首創全國推出「居家照護計畫」,11日起試運行、14日全面啟動,由7家責任醫院(亞東醫院、淡水馬偕、台北慈濟、雙和醫院、新北聯醫、土城醫院、輔大醫院)做為29個行政區居家照護的責任醫院,讓輕症、無症狀者在宅照護,把醫療量能保留給中、重症患者,同時結合居家照護關懷中心做好生活照顧,讓確診民眾在家照護,截至27日累計收治人數達11,047人,其中1,140人已經解除隔離,恢復正常生活,非常感謝醫療院所一起努力,因為新北勇敢承擔往前邁出這一大步,得以讓醫療量能在這段期間均能維持正常運行。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隨著本土確診人數呈現指數型上升,新北市居家照護計畫繼續向前推進,27日上午市長侯友宜特地邀請耕莘醫院林恆毅院長、汐止國泰醫院李興中院長、恩主公醫院陳昌明副院長及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顏鴻順、名譽理事長周慶明、副理事長張甫軒、秘書長陳偉鵬等一同開會,並在28日疫情說明記者會上宣布,繼21日第二階段啟動加入汐止國泰醫院、新店耕莘醫院、恩主公醫院三家醫院,共有10家核心醫院一同服務外,即日起第三階段加速啟動,全市800多家社區醫療診所也將陸續加入,與10家核心醫院連結,提供居家照護健康關懷服務。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將運用「iCare智能照護app」作為居家照護的健康管理工具,透過數據監測結合燈號警示系統,每日即時掌握居家照護個案健康狀況。同時透過app的遠端視訊關懷功能,跟居家照護個案聯繫,需要時啟動遠距視訊關懷、視訊診療,倘若需要後送就醫,就能透過綠色通道後送醫院就醫。 左起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新北市長侯友宜、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顏鴻順、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陳潤秋強調,因應疫情快速變化,新北市醫療、防疫團隊全力合作,快速應變建構一個完善的照護網絡,提供健康照護兼顧生活關懷,讓民眾可以安心在家康復。

Read More

4/28新北新增4552例 居家照護累計11,047人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衛生局疫情說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新北市COVID-19確定病例有4552人採檢陽性,居住地為新北。居家照護累計11,047人,居家隔離列管數24,208人。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