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淪為專制 國民黨:蔡總統容不下專業、多元的聲音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提供)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台北報導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副主委黃子哲8日上午召開「防疫淪為專制 蔡總統容不下專業、多元的聲音」記者會,王育敏表示,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講出國產疫苗的真話,並點名蔡英文就是「最大的困難」,但民進黨隨即慣性發動大批親綠人士與網軍抹黑打壓,突顯蔡政府的防疫已走向專制獨裁之路,是一個完全聽不進專業、多元聲音的政府,怎麼還好意思說「一切以科學為準」?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提供)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召開「防疫淪為專制 蔡總統容不下專業、多元的聲音」記者會,(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提供) 王育敏強調,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台灣疫情失守的兩大主因,一是欠缺大規模篩檢機制,另一個是大家不敢「逆時中」、「質疑中央」的官僚文化。」國際媒體都看得出來,但蔡政府的防疫走向越來越專制,從陳培哲請辭疫苗審查委員,就是最好的明證。蔡總統很早就告訴大家,七月底大家都要打到國產疫苗,「先射箭、再畫靶」的說法,形同架空專業審查委員的聲音,陳培哲院士堅持於專業層面提出質疑,卻遭到無情抹黑與打壓,「難道台灣現在已不能表達不同的聲音」?蔡政府拒絕聆聽專業審查的聲音,讓國人如何能相信未來國產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王育敏也指出,去年美國疫情非常嚴峻,各界希望其國產疫苗儘快到位,但也沒看到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去干預專業審查過程,連川普都不會干預的專業領域,蔡總統不但公然干預,還設下期限,國民黨要求蔡總統應檢討反省。同時,對於陳培哲院士遭到親綠名嘴抹黑與綠營網軍謾罵攻擊,王育敏也質疑「蔡總統還記得民主自由四個字怎麼寫嗎」?國民黨呼籲蔡總統立即約束、制止綠營內部,停止繼續發動網軍攻擊陳培哲院士。 黃子哲進一步說明,陳培哲日前直言國產新冠肺炎疫苗選錯技術,七月不可能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隨即引發網軍攻擊及批評,媒體人周玉蔻更爆料,陳培哲是食藥署疫苗審查委員之一。國民黨質疑,疫苗審查委員名單過去一向不公開,先前多次拿到衛福部「獨家」的媒體人卻能知悉陳培哲的委員身分,擺明是蔡政府內部刻意洩密,這種洩密找親綠媒體人修理,再配合網軍猛轟的手法,就是民進黨標準的「國家機器」打壓模式,蔡政府應該對人民說清楚講明白。 黃子哲表示,對於陳培哲請辭國產疫苗審查委員,並直指審查委員會已不能維持獨立性與專業性,點名最大困難就是總統蔡英文。府方的回應是「不解與遺憾」;但基於陳培哲院士的專業地位,這項對蔡英文總統的直接指控,府方的回應顯然不足,國民黨要求總統府必須面對陳培哲的說法,詳細說明國產疫苗的全盤上市過程,以釋眾疑。 王育敏再次重申,支持國產疫苗在安全性與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的前提下開發上市,但如果蔡政府不積極對外採購疫苗,卻讓國產疫苗僅做到第二期臨床試驗就匆忙上市,不顧國人健康執意施壓放行,相信全民都不會認同!

Read More

員警執勤摔壞密錄器 學甲警友會暖心送上新款

  學甲警友會主任黃世偉(左二)送來新款密錄器,鼓勵學甲所員警朱甫原(左三)。(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警分局學甲派出所警員朱甫原日前在學甲公有市場,逮獲拒戴口罩又持利器傷人的陳男,儘管朱員手部受傷,但最讓他掛念是陪伴三年有如平安符的的密錄器也摔壞,學甲警友辦事處主任黃世偉暖心送來新款密錄器,鼓勵朱員繼續為治安盡心力。 日前六十多歲的陳男未戴口罩要進入學甲市場買菜,被一旁的民眾發現後予以勸導,引發陳男不滿,口出穢言辱罵,民眾立即報警處理,學甲派出所員警朱甫原到場後,陳男還手持鋒利的螺絲起子企圖攻擊民眾與員警,過程中頑強抵抗,朱甫原奮勇將陳男壓制在地,導致朱員手部受傷,就連執勤時的密錄器也摔壞。 念舊的朱甫原說,這個密錄器是警專畢業前買的,從警第一天起就跟著他執行各項任務,三年來就像是平安符一樣,摔壞了有些不捨。 暖心的學甲警友辦事處主任黃世偉得知後,立即送來新款的密錄器,希望朱員戮力維持社會治安,另也贈送一部高效能自動感應體溫及酒精噴霧潔手機,藉此強化員警自我防護,讓學甲員警執勤時安全更有保障。 學甲警分局長翁誌宏說,感謝警友會主任的力挺,防疫期間除落實各項勤務,也籲請員警們要注意自身安全。

Read More

汽車拋錨下車待援 修車師傅遭撞不治

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台八十四線學甲路段,八日中午十二時發生一起死亡車禍,黃姓修車廠員工開車上八十四線救援拋錨車輛,卻遭同向由蔡姓女子駕駛的小貨車追撞,傷重送醫急救後宣告不治,肇事原因正由學甲警方偵辦中。 據了解,這件車禍發生在今天中午十二時,有部白色自小客車在台八十四線東向五點五公里處拋錨,駕駛打電話找來修車場救援,黃姓修車師傅開著銀色自小客車來到肇事地點,先將車子停放在白色轎車前方,下車步行到拋錨車子的後方,卻遭到後方藍色小貨車追撞。 黃男傷重送麻豆新樓醫院急救後宣告不治,警方正調查肇事原因。 修車師傅走到拋錨的自小客車後方時,遭到追撞。(民眾提供)

Read More

為黑琵留一方魚塭 50公頃加入友善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謝偉松(右二)和漁民代表簽署「生態友善棲地參與夥伴合作意向書」。(台江處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灣是全球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區,大台南地區又是台灣黑琵最集中的區域。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邀集學者專家研訂「生態友善棲地營造」保育策略,今有十一位漁民計五十池魚塭送件申請,總面積約九十七公頃,審核後有五十公頃以上的生態友善棲地。 二0二一年黑琵全球同步普查總計五二二二隻,首次突破五千隻大關,較去年四八六四隻,增加三百五十八隻;台灣黑琵數量有三一三二隻,約佔全球數量的六成,其中台南地區二一一四隻、雲嘉地區五三九隻、茄萣及永安濕地四0八隻。 台江處長謝偉松表示,黑琵是台灣最知名的保育類動物之一,也是台灣保育運動史上一大成功案例。黑琵在台灣度冬的數量逐年成長,因此,台江處推動生態友善棲地,在候鳥度冬期間,魚塭收成後降低水位曬池、留下雜魚及不驅趕鳥類等友善行為,維持自然感潮之濕地。 台江處考量在不影響漁民既有生產作業的前提下,只要漁民配合生態友善棲地作法,在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曬坪期間魚塭能連續五天以上維持水位約廿公分,即可獲得每公頃五千元的「生態服務津貼」,以及生態旅遊規劃、培訓及產品加值等輔導獎勵。 台江處指出,去年有三位漁民提供十點八公頃魚塭作為生態友善棲地,今年則有十一位漁民五十池魚塭送件申請,總面積約九十七公頃,審核後有五十公頃以上的生態友善棲地,以生態永續理念打造台江綠色地圖。

Read More

白河啟動市場實聯制 籲旅外鄉親原地過節

白河區長董麗華帶隊至市場宣導防疫。(白河區公所提供)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北部親友返鄉引起8人確診,造成白河人心惶惶。為避免市場成為防疫破口,白河區公所從8日起至28日止每天上午7時至11時,與市府市場處、白河警分局協力在市場周邊道路實施交通管制,落實「實聯制」,並呼籲鄉親端午原地過節返鄉篩檢,才是愛鄉愛親人的表現。 除市場外,白河公所也與各派出所員警成立聯合防疫稽查小組,前往轄區內人群聚集處稽查與宣導,同時於各里懸掛防疫標語及派廣播車巡迴宣導,提醒里民外出一律配戴口罩,如未配戴或以錯誤方式配戴將裁罰3千到1萬5千元的罰款。 白河區長董麗華說,這次防疫管制攤商與民眾都相當配合,希望大家這段期間市場少去多買、一次買足、買好就走,沒事不要外出。若有北部親友來訪,請通報衛生所、里長或里幹事,也請鄉親相互提醒返鄉家人主動去做免費篩檢,並自主健康管理14天,唯有啟動鄰里通報機制,才能保護大家的安全,避免重蹈社區感染的覆轍。 白河內角里長魏榮俊與馬稠後里長陳石圍指出,白河之前爆發群聚感染的源頭就是北部親友南訪,加上鄰居未戴口罩串門聊天,引起3戶8人的傳播鏈,造成附近住戶都人心惶惶。市長黃偉哲提出原地過節與返鄉篩檢,退車票發200元獎金、返鄉快篩陽性發給獎金1千元,檢測確診給予獎金1萬元等,里民都相當認同與支持。 白河北企業家魏肯堂也公開呼籲鄉親,今年端午節請勿返鄉,如此才是真正愛鄉愛親人。

Read More

6/8本土新增219例 22例死亡 疫情持平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疫情持平往下,算是好現象,但仍毫無放鬆本錢,呼籲端節避免移動。(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公布,國內新增2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疫情持平往下,算是好現象,但仍毫無放鬆本錢,呼籲端節避免移動。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之219例本土病例,為117例男性、10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5月22日至6月7日。以新北市12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4例,苗栗縣16例,桃園市13例,基隆市8例,彰化縣2例,台南市、新竹市及台中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2例中,36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說明,新增22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5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0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4日,死亡日介於5月30日至6月7日。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1,694例確診,分別為1,148例境外移入,10,49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新增16例空號,累計65例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308例死亡。 陳時中再次呼籲民眾,端節應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並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Read More

曳引車與自小客車擦撞 駕駛命大均未受傷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淡水區淡金路與北新路口7日上午發生一起車禍,淡水警分局於6時50分許接獲報案後立即派員前往處理,初步了解,係49歲楊姓男子駕駛曳引車於淡金路往台北方向行駛內側車道,接近事故路口時,疑似因為要變換至中線車道,不慎擦撞前方64歲朱姓男子駕駛的自小客車,導致朱男車輛失控撞擊分隔島後,停到對向車道。 淡水區淡金路與北新路口7日上午發生一起車禍,雙方駕駛均未受傷。(淡水警分局提供) 淡水警分局表示,整起事故雙方駕駛均未受傷,亦無酒駕情形,詳細肇事原因及責任歸屬將深入調查釐清。

Read More

9歲確診男童慶生 許願全家平安回家

一位九歲的確診小男童在集中檢疫中心過生日,醫護團隊透過視訊連線為他唱生日快樂歌。(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集中檢疫中心暖心幫確診小男童慶生!新店區的集中檢疫中心收治兩百名確診患者,其中國小與幼稚園以下的孩童佔了將近三十位,醫療團隊和飯店後勤組得知其中一位年僅九歲的確診小男童生日,特別準備蛋糕和麵線,透過視訊連線為小男童唱生日快樂歌,他也許下心願「全家都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家。」 扮演醫療緩衝重要角色的新北市集中檢疫中心,不但提供輕症和無症狀確診者安心的專業醫療照護,連確診者的身心健康都獲得暖心的安慰,醫護團隊不但夜以繼日照護確診者,也情商飯店後勤組提供所有小朋友最愛吃的小點心,甚至得知有小男童過生日,擔心他必須在房間內隔離治療心情低落,特定準備蛋糕慶生讓小男童好驚喜,一下子就把蛋糕吃完,才又接著吃晚餐,一同被隔離的家人,也感受到滿滿的溫暖,瞬間減輕了染疫的恐懼和無助。 一位九歲的確診小男童在集中檢疫中心過生日,醫護團隊透過視訊連線為他唱生日快樂歌。(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觀旅局長張愛晶表示,入住集中檢疫中心的民眾,每一位都是無辜的染疫者,沒有人希望自己生病。這位小男童一家五口入住集中檢疫中心,不能像過去一樣團聚在一起慶祝,集中檢疫中心工作人員特別準備蛋糕、為他唱生日快樂歌,替他們緩解這段時間的心理壓力,讓小男童開心度過九歲生日,小男童更許願希望「全家都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家!」這場用心的慶生,不只溫暖他和家人的心,也鼓舞了集中檢疫中心全體工作人員。 一位九歲的確診小男童在集中檢疫中心過生日,醫護團隊透過視訊連線為他唱生日快樂歌。(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張愛晶表示,在觀旅局、衛生局、環保局、消防局的共同努力下,短時間內就拓展了一三0八房的新北市集中檢疫中心量能,提供快篩陽和確診者入住,市府不但提供醫療照顧,也持續關心入住者的心理層面,幫助他們獲得情緒上的安定,身心都能獲得全方位照護,盡早回復往日生活。

Read More

新北滾動調整防疫策略奏效 唯未來兩週仍是關鍵

從左到右:陳佳堃、陳秀熙、侯友宜市長、陳雅美。(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嚴峻,從四月起華航諾富特事件、擴大傳播到台北市萬華,接著跨越到一水之隔的新北市,放射性往新北的板橋、三重、新莊、中永和、甚至包含新店、土城、蘆洲等八個人口密集區加總200多萬人口散發開來,讓確診人數迅速攀升。專家分析指出,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流行曲線有趨緩的成效,但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呼籲,目前新北市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已經達80%,因此「未來2周」將是最重要的關鍵,絕不能鬆懈要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才能阻擋疫情擴散。 新北市政府團隊從疫情開始,初期便持續與國內公衛、醫療、感染管制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討論、聽取意見,同時研商擬定調整防疫策略,包括公衛專家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台大公衛副教授陳雅美、陳佳堃、陽明大學公衛研究所任一安、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醫療專家耕莘醫院院長林恆毅,感染管制專家張峰義、顏慕庸醫師,以及流行病學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等等領域專家。 此外,新北市周六日更密集加開專家學者會議,專家們肯定新北市透過廣設社區篩檢站快速發現社區潛藏感染者,以及成立熱區防疫中心強化低度活動降低傳播等,關閉娛樂場所、加強市場管制...等防制措施,市府更是呼籲民眾低度活動、避免聚會等宣導,讓新北市的有效再生數(Re値)從爆發萬華疫情初期的4.62,一路降到最近的1.16,顯示防疫獲得初步成效。 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分析表示,根據資料推估,在萬華區延伸群聚感染後,全國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效益僅達46%,各地隱性個案才會不斷發生,即使當NPI做到75%,流行曲線趨緩但還會持續。 因此,新北市生局長陳潤秋再次呼籲,「未來2周」將是最重要的關鍵,絕不能鬆懈要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才能阻擋疫情擴散。

Read More

6/7新增211例本土個案 26例死亡

(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公布,國內新增21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11例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病例數目看似較前幾日減少,但不排除是因為適逢週末篩檢人數相對少的緣故,提醒民眾仍不可放鬆警戒。 新增之211例本土病例,為106例男性、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5月21日至6月6日。個案分布地區以新北市82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60例,苗栗縣45例,彰化縣8例,新竹市、桃園市、澎湖縣及基隆市各3例,宜蘭縣、嘉義縣、屏東縣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69例中,64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有萬華區活動史,4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至於新增2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0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6月2日,確診日介於5月12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5月31日至6月6日。 另新增3例境外移入中,案11500、案11501分別為40多歲及20多歲菲律賓籍男性,5月15日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台期間並無症狀,6月5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前自費採檢確診。案11052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6月5日自印度返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送驗確診。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1,491例確診,分別為1,148例境外移入,10,2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49例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286例死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