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募集中秋關懷禮 還缺5成

  華山基金會九日在下營區賀建社區發展協會舉辦「中秋點亮孤老心燈」活動,志工陪著長者一起點燈,溫暖人心。(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陳銀全∕綜合報導 中秋節將至,華山基金會發起「愛老人中秋亮起來」公益計畫,推出每份三百八十元的中秋關懷禮,目前尚有五成缺口,亟待各界伸出援手。另,伊甸基金會「無障礙生活節」台南場將於十月四日在水交社文化園區舉行,籲請民眾踴躍認購園遊券,支持在地的身障服務經費。 華山基金會九日在下營區賀建社區發展協會舉辦「中秋點亮孤老心燈」活動,邀請十四位弱勢長者參加,由藝術輔療師柯芊邑,帶領長者手作,將一片片經過渲染色彩的花瓣,剪貼成玫瑰花燈。 九日包括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鄭妙君、市議員吳通龍、下營區長李宗翰、賀建里長柯玉堂等人參加,並與長輩一同點亮心燈。 華山基金會表示,在大台南地區服務近二千六百位長輩,配合中秋到來,募集中秋關懷禮行動,每份三百八十元,內含月餅、經絡按摩梳、抗菌肥皂、大燕麥片、穀麥餅乾、愛心手作側背包等,目前仍有五成缺口,邀請各界一同參與,用行動守護孤老,一起加入愛老人行列。愛心專線:(0六)二五二0九0四黃站長。 另,伊甸基金會連續十二年,在北、中、南舉辦「無障礙生活節」,台南場將於十月四日在水交社文化園區舉行,伊甸邀請民眾認購園遊券,以行動支持在地的身障服務經費。 基金會表示,當天現場除了午後美食市集,更有「DIY玩家」手作小教室,由身障朋友擔任「神隊長」,指導大小朋友手作艾草條,完成獨具巧思的生活小物。

Read More

小學生走讀明德社造 棗到幸福

  南區明德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營造計畫「棗到幸福 永續社區」,九日帶領志開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分別至棗樹及桂子山,進行「社區深度走讀」。(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明德社區發展協會一一四年社區營造計畫「棗到幸福 永續社區」,九日帶領志開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分別至棗樹及桂子山走讀,共同推廣環境教育與文化傳承教育及世代共學的「社區深度走讀」。 明德里長陳瑞華表示,希望透過社區共同參與,並以其為核心,發展社區綠色公共空間與文化活動,讓這棵老樹不僅成為社區的象徵,更是凝聚居民情感傳承在地文化,促進環境永續的重要媒介。 陳瑞華說,希望透過與鄰近中、小學、高中學校合作,讓學校將棗樹、桂子山納入自然與歷史課程。培養保護和促進生態環境的知識、態度、價值觀、責任感,建立環境行為的新模式。讓不同世代了解水交社豐富的生態價值與文化意義。

Read More

台南科技產業專區開發啟動

市府擬將中西區近三十公頃之低度使用學產基金土地轉型為「台南科技產業專區」。(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攜手中央積極推動重大都市計畫變更與區段徵收開發工程,將中西區近三十公頃之低度使用學產基金土地轉型為「台南科技產業專區」,成為銜接南科的關鍵腹地,十六日辦理第一場事業計畫公聽會。 市長黃偉哲表示,本區開發完成後預期可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並同步取得公共設施用地,提升在地生活品質,展現多贏開發效益。 地政局指出,該案於今年七月經內政部核定開發範圍及抵價地比例,後陸續啟動區段徵收相關作業,預計九月十六日於西賢里活動中心辦理第一場事業計畫公聽會,十二月辦理協議價購會議,一一五年初辦理區段徵收公聽會並將區段徵收計畫提報內政部審議,預計一一五年中完成公告、補償費發放以及土地囑託登記等相關事宜。 地政局長陳淑美說明,本開發區土地面積約三十點二三公頃,其中公有土地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四,以教育部學產基金為主。開發後將同步取得約十二公頃公共設施用地。 本案亦整併原有三處未開闢之學校用地,將其轉為第二種產業專用區兼容許文教使用,因應未來人口與產業人才子女就學需求,另規劃三公頃文中小用地,兼顧產業與教育均衡發展。另因應安平地區觀光熱潮及人潮車潮日增,本案規劃設置一公頃停車場用地,以提供市中心與觀光區假日停車需求,提升觀光體驗。

Read More

災屋修復 黃偉哲探視獨居長者

風災住家受損的西港鄭姓獨居長者,經市府團隊協助修復完成,市長黃偉哲(右五)前往探視。(市府提供) 記者盧萍珊、吳孟珉∕綜合報導 市長黃偉哲九日前往西港區,探視因風災住家屋頂受損的七十三歲獨居鄭阿公。民進黨市黨部「疼惜台南 守護家園」行動專案,也將大型家電送到弱勢家戶中,並表達慰問。 市府指出,風災過後,團隊投入協助弱勢及無依靠的族群,並責成社會局社工逐戶關懷、也請勞工局運用「做工行善團」加入修繕。西港區鄭阿公因房間屋頂嚴重受損,只能在狹小的廁所過夜,生活十分不便。為協助盡快重建家園,西港區公所尋求廠商修繕,社會局也結合社工、志工與街友服務團隊協助清掃、搬運。 九日黃偉哲一行人來到鄭姓阿公的住所,由於風災導致屋頂破損,屋內也受嚴重受損,在工務局、社會局及志工協助下,房屋已經修繕完成,同時也募集家電及家具,讓阿公方便入住。鄭阿公感謝社工持續關心,有大家幫忙,現在總算能好好睡覺了。 黃偉哲表示,鄭阿公為北門社福中心社工定期訪視對象,風災過後更持續陪伴協助。市府團隊除完成屋頂修繕,社工也依長者需求,媒合洗衣機、電風扇、床墊、床板及床包等生活物資,讓阿公生活無虞,安心入住。 另,民進黨市黨部「疼惜台南 守護家園」行動專案,也透過黨中央公益媒合家電業者,還有大龍峒保安宮、振寮宮弘振慈善會的濟助,再次將市民鄉親所需的家電,提供給弱勢家戶使用,親送區域涵括白河、鹽水、新營、下營、六甲。 市黨部主委郭國文立委表示,這波大型家電親送以洗衣機為主,加上有家戶需求電視,九日送達,另外各類電鍋、微波爐、除濕機等家電配送,也責成黨工陸續完成。

Read More

振興商圈 經發局展開推廣行銷

逛商圈可以選購各式具在地特色商品。(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導 七、八月颱風、豪雨重創台南,部分店家受損、南市經發局在災後啟動「商圈振興」計畫,透過系列行銷推廣與活動,重新聚集人氣、活絡地方經濟,讓災區店家重拾商機與活力。 經發局說,市府將攜手在地品牌與商圈組織,規劃跨縣市展售、行銷活動、特色市集與配合節慶活動,盼能吸引更多遊客走進台南、以實際消費支持在地商家。 繼八月攜手台南在地品牌特色店家拓展通路,八月前進台北SOGO、桃園台茂購物中心等地辦展售活動,十月十四日起至二十日邀集台南知名經典美食、文創商品、農產精品與手作工藝,規劃前往高雄漢神巨蛋購物廣場展售商品,以增加特色商品曝光度、期待進而吸引遊客來台南觀光和消費。 經發局指出,今年度積極輔導台南市卅五個商圈,提案獲經濟部活絡商圈補助計畫,核定每案最高五十萬元補助款,讓商圈打造、凸顯自身特色元素;今年市府並補助南市二十四個商圈接受行銷及振興商業專案輔導,透過舉辦特色市集、美食節及主題活動,吸引市民與遊客回流。 規劃十月下旬起,搭配各節慶與主題活動,陸續推出大新營嘉年華、佳里購物節、海安萬聖節、聖誕節、新化年貨大街、眷村年貨大街等活動,讓大、小朋友都能感受節慶的歡樂氛圍。 台南購物節預計在十月推出,將串連商圈、市場、百貨、賣場與年貨大街等,搭配消費抽獎,期待小額消費可望帶來「聚沙成塔」效應,以刺激商圈的復甦動能;期盼有更多人一起以實際行動支持台南商家,不管是點一杯咖啡、餐點或選購伴手禮,都能給予台南商圈、店家支持的力量。

Read More

玉井余清芳紀念碑災損待修

  玉井區公所與各單位現勘余清芳紀念碑受損情況。(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今年颱風豪雨多多,丹娜絲颱風侵襲,造成玉井余清芳紀念碑受損。玉井區公所邀集各相關單位會勘,期望儘早展開改善工作。西拉雅國家風管處和市府觀光局已表示願協助修復工程。 今年七月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豪雨,導致位在玉井區虎頭山的余清芳紀念碑受損嚴重,市議員周奕齊接到居民反映,別讓抗日英雄蒙塵。 玉井區公所為維護地方重要人文紀念設施,邀集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市府觀光旅遊局,會同市議員周奕齊、竹圍里長劉木圍,一起現場勘災,並研議後續災後復原作業。 顏振羽表示,余清芳紀念碑不僅是地方文化與歷史的重要象徵,更是見證台灣民主運動精神的重要地標,此次受丹娜絲颱風影響,部分設施與環境遭受破壞,影響周邊景觀與安全,須盡速完成修復。 顏振羽指出,修復工程設計要能確保符合紀念碑原有設置精神,並兼顧安全與觀光需求,提供市民及遊客一個安全、整潔的紀念環境。 對於紀念碑修復工程,西拉雅國家風管處和市府觀光局也深表重視並予協助,一起守護在地文化資產。

Read More

用心走穩每一步 在庇護工場綻光芒

小妏(右)參與設攤活動,認真介紹庇護工場產品。(勞工局提供) 為落實黃偉哲市長打造臺南成為「希望家園」的施政理念,市府勞工局致力協助身心障礙朋友就業,由勞工局輔導設立的創義印務設計庇護工場,讓身心障礙者在庇護工場工作,努力學習創造自信。 在創義印務設計庇護工場庇護員工,今年二十一歲的「小妏」是透過巿府勞工局職業重建服務進來庇護工場,從十七歲至今已累積四年半的工作經驗。 從初來乍到的羞怯與迷惘,到如今能獨立操作各式印刷後加工機台,甚至擔任門市接待的工作,小妏的成長歷程正是庇護就業最動人的實例。 小妏從最基礎的信封補角作業學起,透過就服員的耐心教導與持續練習,一步步精進技能,逐漸熟練掌握各種印刷後加工流程;她學習非常專注,許多流程只需教導一次便能熟練操作,憑藉穩定表現與主動態度,小妏被安排協助門市接待,起初面對顧客時,因緊張與溝通障礙,曾發生誤會與印製錯誤,讓小妏一度感到自責與挫敗,幸好在就服員的鼓勵與支持下,小妏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努力提升自身溝通能力,學會主動詢問、聆聽與確認,如今已能獨當一面,從容應對顧客需求,並從中獲得自信與成就感。 此外,小妏也樂於參與各項對外擺攤活動,積極向民眾介紹產品,勇於與陌生人互動,成為工場對外形象的重要推手與溫暖代表。 勞工局局長王鑫基表示,庇護員工的進步與成長,可看見庇護就業改變生命的力量,透過穩定支持與循序引導,每位身心障礙者都有機會在屬於自己的舞台發光,也能鼓舞更多身心障礙者勇敢追夢。 創義庇護工場提供影印、列印、裝訂、刻印等文書服務,連絡電話(06-2150218),另有同樣提供影印服務的吉茂庇護工場(06-2901348);製作冷凍食品的喜憨兒愛點心(06-2642527);提供蔬食簡餐、手工饅頭的菩提澄園(06-5712342);從事烘焙的展翼烘焙(06-2014060);種植蔬菜的蓮心園農場(06-6876008),歡迎踴躍選購,支持庇護工場,讓身心障礙朋友安心工作,如有相關需求,可洽臺南巿政府勞工局就業促進科2991111轉8459、6687。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廣告)

Read More

因應關稅衝擊 多元措施協助勞資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市府將協助受影響事業單位依規定通報減班休息,並配合勞動部啟動補助措施。市長黃偉哲表示,政府要積極提供妥善協助,既保障勞工權益,也要在合法合理的條件下協助企業穩健經營。 勞工局九日於市政會議專案報告,因應美國關稅衝擊,將協助受影響事業單位依規定通報減班休息,並配合勞動部啟動補助措施。符合公告的九項行業,其通報減班休息的受僱勞工可申請薪資差額補貼,最長可領六個月,並可參與再充電計畫;同時提供訓練津貼,企業訓練費用最高補助三百五十萬元。 另,台南市調解勞資爭議的成立率約百分之六十八,高於全國平均,有鑑於許多高科技產業進駐,投資台南的企業持續增加,請勞工局加強輔導事業單位成立勞資會議,確保勞工權益。 勞工局指出,市府持續推動調解人回流訓練及律師陪同調解服務,結合法律扶助與勞動安全基金補助,提升勞工訴訟勝訴保障。在推動團體協約方面,勞工局指出,所簽訂的協約內容多優於法令規定,例如奇美實業、正道工業、東盟開發等企業工會,設有員工紅利或超產獎金機制。

Read More

澳洲食品展 黃偉哲推銷農漁產品

台南進軍澳洲食品展,為台灣唯一單獨設館城市,市長黃偉哲大推農漁產品拓銷澳洲市場。(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長黃偉哲率領農業局參加「二0二五澳洲食品展」,今年的「台南館」由黃偉哲及農業局邀請台南六大知名食品業者參展,期待將台南品質最優的農漁產品,推薦給澳洲當地廠商或消費者認識。 該食品展九月八日正式開幕,至十一日止共四日期間,於雪梨達令港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台南館」,由黃偉哲親自開場介紹今年參展攤位,包括蔴鑽農坊、黃金蕎麥、綠品、綠園牧場、冠南及鮮饌等知名品牌。展出品項種類多元包含新鮮水果、果汁飲品、果乾、蕎麥茶、草本茶、牛蒡茶、黑豆茶、虱目魚及其加工製品、火鍋料等等,致力展現台南農漁與食品產業的多樣化,也期望為高品質需求的澳洲市場帶來更多選擇性。 黃偉哲於開幕時表示,澳洲消費市場注重健康、天然與品質,與台南農產品特質高度契合。藉由參加澳洲食品展此國際平台,不僅能提升「台南味」的國際能見度,也有助於台南農民的農產銷售,並進一步行銷台南於國際舞台。 現場提供各種試吃品歡迎各位品嘗,希望大家都會喜歡台南的美食,未來也希望我們成功將台南農漁產品銷售到澳洲市場,為台南農漁民及業者拓展商機。 「台灣館」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主辦,外貿協會執行。台南為今年食品展中唯一單獨設館的台灣城市。 澳洲美食展為澳洲每年舉辦之食品界貿易盛會,提供旅宿、飲食業等業者及食品零售、分銷商等,在此尋找合作廠商,也提供買家創新選擇與新產品靈感來源。每年有將近九百家廠商參展,超過二萬五千人看展,現場並有各式活動、演講,為企業探索市場的最佳平台。

Read More

台南大型就博會 9/13釋4200職缺

  台南市政府今年第三場「台南好生活 台南呷頭路」大型就業博覽會將於十三日在東區慈幼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辦理。(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超過四千個工作機會求才!台南市府今年第三場「台南好生活 台南呷頭路」大型就業博覽會將於十三日在東區慈幼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辦理,其中近六成職缺薪資逾三萬五千元。 本次就博會活動當日設有八十個攤位,提供四千二百個職缺,依去年成果媒合率超過百分之五十。隨著台南工商業蓬勃發展,市府透過就博會讓企業能媒合優秀人才,鼓勵有求職需求民眾踴躍參與,期盼求職活動中找到適合的工作。 勞工局長王鑫基指出,市府每年辦理四場大型、三場中型就業博覽會及超過二百場以上的小型徵才活動。本次就博會活動現場提供「勞動法令諮詢」、「求職顧健康」、「CPAS職業適性診斷」及「美髮水噹噹」等服務,鼓勵民眾踴躍參與、多投遞履歷,在求職活動中找到理想工作。 此外,就博會當日求職者只要投遞三家履歷,就有機會參加復古藍芽音響、無線果汁隨行杯、熱壓三明治機器、音波震動牙刷等抽獎活動,現場另有手機支架、便當提袋、不鏽鋼餐具等求職好康禮,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另為響應政府推廣節能減碳政策,求職者當日可搭乘台南市市區公車六路、紅一公車抵達慈幼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