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全軍覆沒 立委林思銘強調人民不站在獨裁者這邊

  立委林思銘強調人民不站在獨裁者這邊,請竹縣鄉親八月廿三日請投下「不同意」罷免林思銘。(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民進黨所發動的大規模罷免案七月廿六日全數失敗,即將於八月廿三日與公投一起舉行投票的竹縣立委林思銘罷免案,立委林思銘表示,這場選舉,人民已經用選票說話。全台沒有任何一位國民黨立委遭罷免成功,代表的不只是政黨的勝利,更是台灣人民對民進黨惡意操作、政治鬥爭的明確反擊。 林思銘指出,民進黨政府執政無能,卻妄圖以「全面罷免」的手段打壓監督力量,掩蓋施政荒腔走板的真相。更令人痛心的是,這場罷免充斥著「造謠抹黑、操作仇恨,嚴重撕裂台灣社會」。 人民沒有被騙,民意沒有沉默。這次罷免案的全數潰敗,是全民對賴清德政府的警告,請賴政府不要再踐踏民主制度、不要再挑動社會對立。同時也再次呼籲「民進黨應正視民怨,立即停止大罷免這種違背民主精神的政治鬥爭,回歸政策本質,傾聽基層聲音、關注人民民生。」 林思銘說,民眾要的是拚經濟,不是政治鬥爭;要的是和解共生,不是撕裂分化。罷免案的失敗,不只是一次挫敗,而是一記民主重拳,狠狠打在民進黨傲慢執政的臉上。台灣人民用選票再次證明,民主不是一黨的工具,更不是某些人的武器。人民站在民主這一邊,不會站在獨裁者身後。 林思銘懇請竹縣鄉親,八月廿三日罷免案請投「不同意」罷免,核電公投案請投「同意」票。

Read More

嘉市舉辦樂齡潔牙賽 長者組隊展技護口腔健康

  嘉義市衛生局長廖育瑋(後排左2)頒獎座及禮券給優勝團隊。(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全台首創、針對中高齡族群量身打造的第三屆「樂齡勇壯潔牙賽」,二十七日於嘉義市東區體育館熱鬧登場,二十一隊長者組隊參賽,展現潔牙技巧,推廣口腔保健觀念。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牙醫師公會及中央衛生單位代表皆到場見證成果。 林瑞彥副市長指出,日本自一九九三年推動「八0二0運動」,希望八十歲以上長者能保有二十顆自然牙,目前已有逾五成高齡者達標;但台灣至二0二三年僅二十六點六%,仍有進步空間。疫情期間民眾延誤口腔治療,嘉市衛生局因此攜手牙醫師公會,推動「樂齡勇壯口腔保健計畫」,結合衛教、醫療與社區資源,強化長者潔牙觀念與實踐。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表示,潔牙不只是口腔保健,更關乎營養吸收、腦部循環與預防失能失智。今年共有二十一隊參賽,其中包含首次參賽的瑞泰護理之家隊伍,由四位坐輪椅長者組成,榮獲「最佳勇氣獎」。前三名分別為林森里辦公處、草地尾社區與育英里辦公處,獲頒獎座及禮券。 市府鼓勵年滿五十歲市民,在四月一日至九月二十日間前往嘉市二十三家合約牙醫診所接受洗牙與口腔檢查,即可參加「我響應定期口腔檢查」摸彩活動,最大獎包含按摩椅、吸塵器、空氣清淨機等多項好禮。 嘉義市持續致力打造高齡友善城市,盼透過潔牙賽、社區衛教與定期檢查,提升長者生活品質與健康意識,讓更多人從「齒」開始守護健康。

Read More

鳳中生奪金天獎一等獎 半年追拍紫金山彗星獲殊榮

  金天獎南區高中職學生天文攝影比賽,鳳山高中學生王追蹤紀錄「紫金山彗星」半年,榮獲專題紀錄類一等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二0二五年金天獎南區高中職學生天文攝影比賽揭曉,其中最受矚目專題記錄類一等獎,由鳳山高中學生王瞳奪得,記錄去年五月出現在天空中的「紫金山彗星」,是他花費半年時間從鳳山高中、中山大學到台中高美濕地,一路追蹤通過太陽的變化過程,也讓人發現這顆彗星的美麗身影,相當難得。 今年金天獎南區高中職學生天文攝影比賽,三大項競賽一等獎成績如下:專題記錄類一等獎,鳳山高中王瞳作品「微光至輝煌:C/2023 A3 紫金山阿特拉斯半年的演化」;追蹤攝影類一等獎,小港高中學黃晉弘作品「M16老鷹星雲」;固定攝影類一等獎,高雄中學林宥穎作品「光之逆旅─彗星的最後一閃」。 全部作品展示時間、地點如下:「第一場次」展出日期:七月十七日至八月十六日,展出地點:高雄市立前鎮高中圖書館;「第二場次」展出日期:九月七日至翌年三月一日,展出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太空飛行探索廳。現場展出由學生拍攝浩瀚無垠、充滿驚奇的星空共十三副作品,邀請民眾到場欣賞。 王瞳是以專題記錄類一等獎作品「微光至輝煌:紫金山阿特拉斯半年的演化」奪得殊榮。他歷時半年,從去年5月到11月追蹤「紫金山彗星」通過近日點的變化,不畏天候不佳,從學校鳳山高中到中山大學,甚至遠赴台中高美濕地,只為捕捉最佳畫面,讓大家看見不同時間地點出現的不同光影,以及彗星最著名的「彗尾」觀影變化與長度。 此外,王瞳同時榮獲固定攝影類二等獎作品「吊月計畫」與追蹤攝影類三等獎作品「M101風車星系」;他的創作皆運用智能望遠鏡並自學Siril軟體進行影像疊合處理,過程中更因查詢國外教學資源而提升英語能力,展現高度自主學習精神。

Read More

苗栗產總辦親子手繪蛋糕活動 勞工家庭同樂增進情感

苗栗縣產業總工會二十七日辦理勞工親子手繪迷彩蛋糕體驗活動,場面熱鬧溫馨。(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產業總工會二十七日辦理勞工親子手繪迷彩蛋糕體驗活動,期藉此讓勞工休息放鬆,增進親子關係,打造苗栗的美好未來,勞工朋友及眷屬熱情參與,場面熱鬧溫馨。 苗栗縣政府表示,勞工親子DIY活動是縣府近年來積極推動的家庭友善活動之一,讓孩子們發揮創意、動手操作以外,還能在家長的陪伴下獲得自信與成就感,同時更能讓勞工朋友們暫時放下工作與生活的壓力,輕鬆陪伴孩子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 副縣長邱俐俐表示,二十七日是美好假日苗栗晴空萬里,感謝各位勞工寶眷的珍惜與支持,各級民意代表會如同勞工朋友在本份上克盡職守一般,攜手向前邁進,縣府各局處還有需要努力的地方,未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支持,為美好未來打拼。 邱俐俐指出,「苗栗願景,前程似錦」不是口號,而是縣府等各各界要攜手實踐的目標,感謝大家堅持讓苗栗的美好慢慢被看見,也期待未來繼續為苗栗轉型未來加溫。

Read More

尖石甜柿今年4、5月受雨害 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即日起受理申請

  竹縣尖石甜柿今年四、五月受雨害,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即日起至八月八日受理申請。(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尖石鄉甜柿因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雨害(遲發性)影響,經農業部公告,尖石鄉為辦理甜柿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即日起至八月八日受理農民申請辦理現金救助,並依照公告事項相關規定辦理。 竹縣府表示,此次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為尖石鄉,救助項目為甜柿,現金救助額度為每公頃十萬二千元。救助對象須符合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第五條的農民,辦理救助項目損失率達百分之二十以上者,依救助項目之救助額度予以救助;未達百分之二十者不予救助。長期作農產品於同曆年,救助以一次為限。 受災農戶請攜帶土地登記謄本,或有效期間的土地委託經營或租賃契約書、身分證及農會存摺等,向轄區公所依限提出申請,新竹縣政府亦函文請公所動員人力,以加速現金救助時效,儘速完成救助作業協助農民復耕。

Read More

數位學習共學共好 竹市六校參與手把手計畫展現豐碩成果

竹市府再度攜手教育部推動「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入校入班(手把手)陪伴計畫」。(記者曾芳蘭翻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再度攜手教育部推動「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入校入班(手把手)陪伴計畫」,涵蓋西門國小、南隘國小、內湖國小、大湖國小、內湖國中及成德高中等六所學校,由數位領航教師帶領潛力教師,透過「因材網」等數位學習平台深化教學應用,精進數位教學素養與課堂實踐。還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楊凱翔教授擔任督導,親自前往內湖國小與成德高中,對於新竹市在該計畫的推動成效給予高度肯定與讚賞。 教育處表示,此次督導訪視不僅是對計畫推動進度的檢視,更是一場關於學習與成長的深度對話。訪視過程中,潛力教師們踴躍分享數位教學的實踐成果與所面臨的挑戰。其中,「因材網」為此次陪伴計畫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核心平台之一,教師透過星空圖掌握學生的知識節點,結合診斷測驗與任務派送功能,依據學生學習程度進行差異化教學設計。此外,許多教師也將因材網與 Lumio、ClassSwift 等數位工具靈活整合,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促進課堂即時互動與精準教學回饋。 有教師觀察到,原本課堂參與度較低的學生,在因材網遊戲化、視覺化的操作設計下,學習動機與表現皆有明顯進步,展現數位工具對學習成效的積極助力。 成德高中校長沈永昆表示,在交流過程中,感受到督導教授給予潛力教師們肯定與鼓勵,有效激勵教師持續深化A2數位學習平臺的應用。一開始校內教師對數位工具較為陌生,難免感到忐忑與缺乏信心,但在數位領航教師「手把手」的陪伴與引導下,逐漸建立起使用數位教學的信心與動力,並願意主動嘗試更多元的教學設計,朝向自主整合因材網、均一、CoolEnglish 等A2數位平臺的教學目標穩健邁進。

Read More

立委柯志恩與市議員李雅靜出席親子活動

立委柯志恩與市議員李雅靜在鳳山區文華國小出席親子活動,兩人捲起衣袖、換上短褲,親自下水參戰,和現場小朋友展開熱血的水槍大戰。(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與市議員李雅靜廿七日下午在鳳山區文華國小出席親子活動,兩人捲起衣袖、換上短褲,親自下水參戰,和現場小朋友展開熱血的水槍大戰,成為整場矚目的焦點。 這場親子活動湧入近千名親子民眾,共同參與集歡樂、教育與社區情感於一體的夏日盛會。今年活動邁入第七屆,規模再創新高,三大主題活動更是讓大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現場氣氛溫馨、笑聲此起彼落,為暑假時光增添滿滿幸福記憶。 柯志恩全程笑容滿面,被小朋友們團團包圍狂射水柱,玩到全身溼透。她開心地笑說:「這是在高雄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公共場合穿短褲亮相,而且還是全身濕透的狀態。但真的好開心,小朋友太可愛了,這樣的活動應該要常常辦」。 李雅靜議員也不輸陣,一手拿水槍、一手與孩子互動,不但全身濕透,臉上更是掛滿幸福的笑容。她說:「看到大家玩得這麼開心,真的值得。這場活動我已經協辦七年了,每年都希望孩子們在這裡找到快樂、找到笑聲,也讓家長重新體會陪伴的意義。」 活動由高雄市從善公益協會連續七年主辦,理事長林治學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放下手機、爸媽放下煩惱,一起擁抱陽光與水花,共創專屬的親子回憶。 包括高雄市交通警察大隊長黃元民、少年隊長陳仁正、鳳山區長吳茂樹及各里里長、文華國小校長朱淑如、國際獅子會E2區總監陳建全、鳳山獅子會會長李亞玲、鳳山西區扶輪社社長王建富等也到場,一同感受親子活動帶來的快樂與溫暖。

Read More

竹市加強營建剩餘土石方管理 修正自治條例八月上路

  竹市府將自八月一日起施行修正後的《新竹市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自治條例》,透過加強監管機制、落實以價制量原則,並導入科技監控與稅制手段。(翻攝竹市議員廖子齊臉書)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建築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更被譽為工業發展的火車頭,在推動城市建設的同時,所衍生的營建剩餘土石方(以下簡稱「餘土」)及廢棄物,也常成為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為有效管理建築過程中產生的餘土,新竹市政府將自今年八月一日起施行修正後的《新竹市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自治條例》,透過加強監管機制、落實以價制量原則,並導入科技監控與稅制手段,期盼達成土方管理與環境保護兼顧的雙重永續目標。 竹市府將自八月一日起施行修正後的《新竹市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自治條例》,透過加強監管機制、落實以價制量原則,並導入科技監控與稅制手段。(翻攝竹市議員廖子齊臉書) 都發處表示,新竹市因建設蓬勃,建築餘土近三年的產出量有逐年升高的狀況,且外建築地餘土亦大量湧入,根據內政部統計一一一至一一三年間,竹市收容餘土約四百三十七萬立方公尺,其中收容外縣市餘土是竹市產出的一點五倍。大量清運車輛的運棄,容易導致道路劣化、交通安全威脅及市容環境破壞,如另有違規堆置案件,更將造成環境壓力與公共設施維。市府為進一步強化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與管理,於近日經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核定,正式通過《新竹市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自治條例修正案》,修法內容涵蓋科技執法、流向管控、及徵稅等多項創新措施。 竹市府將自八月一日起施行修正後的《新竹市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自治條例》,透過加強監管機制、落實以價制量原則,並導入科技監控與稅制手段。(翻攝竹市議員廖子齊臉書) 都發處說明,此次修法「新增流向管制規定」,新修訂條例明確規範,經收容處理場所後端出場的剩餘土石方及加工再利用的產品,皆需納入流向管理機制。「加強科技執法手段」,為提升違規查處效率,條例亦新增電子聯單與GPS定位管控,透過科技手段即時掌握土石方運輸動態,強化監督效能並提升執法精準度。 都發處指出,市府同時也「擴大處理場所規範」,增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之場所,可兼收營建剩餘土石方的規定,期望透過資源整合提升再利用效率,減少環境負擔。此外,「明確分工與協調」,執法條例進一步釐清政府機關間的職責分工,並建立跨局處協調機制,此外,也同步增訂「徵收特別稅規定」,針對竹市及外縣市進入的營建剩餘土石方進行課徵,透過「以價制量」機制促使業者落實合法合規的處理流程。

Read More

花蓮縣宣導回收新制 強化源頭管理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辦理「應回收廢棄物責任業者法規說明會」,邀集轄內責任業者、農會產銷班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參與。(花蓮縣政府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加強宣導回收法規與申報制度,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辦理「應回收廢棄物責任業者法規說明會」,邀集轄內責任業者、農會產銷班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參與,針對責任業者登記、申報繳費及近期法規修正內容進行說明,協助業者確實掌握法令義務,共同落實資源循環與永續管理。 縣長徐榛蔚表示,隨著消費行為與產品樣態的多元發展,廢棄物產生型態日趨複雜,民眾常接觸的容器包裝、電池及電子電器產品等均涵蓋於現行法規管理範圍內。 為強化源頭管理與生產者責任,目前應回收廢棄物已公告涵蓋十四大類三十八項,包括容器、電子電器、資訊物品、輪胎、鉛蓄電池等。業者如有製造、輸入或受託代工上述產品,應依法辦理責任業者登記,並依核定費率申報營業量及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 環保局強調,此次針對「應回收廢棄物責任業者管理辦法」、責任業者申報與課費方式進行實務說明,並解說近期環境部修正重點,包括將單只重量達一公斤以上之二次鋰電池納入公告應回收「乾電池」範圍,以及塑膠平板包材自七月一日起列管徵收,請相關製造或輸入業者特別留意列管範圍及申報義務。 環保局指出,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二項「責任消費與生產」,責任業者應積極配合政策推動,依規登記並按期申報繳費,共同建構循環經濟體系,落實資源永續。

Read More

噶瑪蘭書法學會張太白師生書法展開展

  宜蘭縣噶瑪蘭書法學會張太白師生書法展在冬山鄉公所一樓大廳開展,展期即日起八月二十五日,誠摯邀請民眾蒞臨觀賞,感受筆墨之美。 (冬山鄉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推廣書法藝術、促進社區文化交流,宜蘭縣噶瑪蘭書法學會與張太白老師攜手冬山鄉公所舉辦「宜蘭縣噶瑪蘭書法學會張太白師生書法展」在冬山鄉公所一樓大廳開展。本展覽由致力於社區書法教育多年的張太白老師與學會理事長方錦聰先生共同策劃,展出其指導學生歷年創作成果,展期即日起八月二十五日,誠摯邀請民眾蒞臨觀賞,感受筆墨之美。 張太白長年於冬山鄉珍珠社區等地推廣書法教育,學生年齡層橫跨老中青少,課堂氣氛和樂,學習風氣濃厚。無論初學者還是資深學員,在老師耐心指導下皆能自在揮毫、盡情表現。許多學員更因接觸書法,進而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走進書法藝術的殿堂。 此次展覽作品類型豐富多元,涵蓋多種書體,展現學員們在筆墨中展現的個性與技藝,亦可一窺張老師教學精神的傳承成果。展覽不僅是視覺藝術的享受,也是一場文化心靈的洗禮。 鄉長林峻輔表示,鄉公所長期重視文化教育與藝術傳承,社區書法的蓬勃發展,正是地方文化力的具體展現。張太白老師透過多年不懈教學,凝聚社區向心力,激發居民創造力,這次書法展是社區文化深耕的最佳見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