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榮獲遠見USR首獎與楷模獎

台南大學林千玉團隊幸福集氣讓愛延續計畫,獲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福祉共生組首獎。(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日前公布得獎名單,台南大學幸福集氣讓愛延續計畫獲福祉共生組首獎,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3.0則拿下人才共學組楷模獎。 南大表示,「幸福集氣、讓愛延續」計畫,由特殊教育系教授林千玉主持。其團隊長期關注特殊需求學生的學習機會,透過自造Maker概念,開發輔助科技裝置,搭配教材修訂、影片製作、平台資源分享,方便更多教師、家長實際應用。近年也與資訊工程系合作,將AI技術導入裝置設計,讓設備更貼合個別需求,提升互動、教學效果。 「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3.0」計畫,由教育系教授歐陽誾推動。該團隊長期深耕南市七股區十所小學,透過共備社群、個別化教學輔導、暑期營隊等方式,協助偏鄉學校發展特色課程及教學策略。同時提升教師專業,針對學生給予學習支持,回應偏鄉地區實際需求。 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有六十七所大專校院、兩百一十五件計畫參賽,和第五屆相較,參與規模成長超過兩成。經過書面審查、專業評選,僅約四成參賽計畫入圍,競爭相當激烈。

Read More

黃政吉蟬聯苓和國小校友會理事長

  將軍區苓和國小校友會改選,理事長由現任黃政吉(前排右六)蟬聯。(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將軍報導 將軍區苓和國小校友會召開第四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並改選理監事,理事長由現任黃政吉蟬聯。 苓和國小校友會改選理監事,新當選名單:理事長:黃政吉;副理事長:林訓毅、黃秀英;常務理事:陳聰源、林高生;理事:吳武宗、邱清順、林献德、何欽爵、黃銀澤、黃明道、蔡順安、林文貴、楊崑宗、蔡木筆;候補理事:林素珍、李淑媛、吳信義。常務監事:蔡文錦;監事:黃杉桔、吳金寶、高春櫻、徐忠祿;候補監事:林清元。總幹事:蔡美國。 總幹事蔡美國表示,配合九十週年校慶,將擴大舉辦擅長書法藝術校友之書畫展,並辦理音樂會。 校長林峰毅感謝校友力挺校務,校友會理事長黃政吉與夫人陳双喜熱心教育,先後共捐二百萬元成立「雅生獎助學金」,嘉惠學弟妹;榮譽會長黃森茂夫人蕭南湘襄助太鼓隊經費。

Read More

攜手好厝邊家庭列車開抵善化國小

南市家庭教育中心「攜手好厝邊-讓心更富有」家庭列車,十三日來到善化國小,透過講座與手作活動,拉近親子間關係,現場氣氛熱絡。(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善化報導 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攜手好厝邊|讓心更富有」家庭列車,十三日來到善化國小,以「共創家庭幸福、相遇相知守護珍愛」為主題,讓親子透過互動、手作珍愛蒲草,拉近彼此關係,現場氣氛熱絡。 「攜手好厝邊|讓心更富有」系列講座,十三日在善化國小登場,媒合在地文正里、什乃里、頂街里、東關里、南關里、溪美里等民眾參加,開幕式由善化國小校長林威旭主持,包括市議員李文俊、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張冰嫈、善化區長譚乃澄等人與會,以行動力支持社區親職教育的重要。 參加親子秀出手作的療癒蒲草小物。(記者盧萍珊攝) 活動邀請退休校長胡振嘉主講,會中與家長探討婚姻教育及情緒溝通,分享如何共同創造家庭和諧?家庭成員的情緒交流與家務分工,重新塑造夫妻、親子之間良好的關係。另安排親子DIY珍愛蒲草,增加親子聊天的話題。 張冰嫈表示,串聯社區講座今年已拓展至二十區,一一四年有善化國小協助,舉辦的課程聚焦親職、婚姻、情緒及兒童權利公約等主軸,搭配小植栽、童玩、療癒小物等DIY手作,就是希望讓家長提升自身的教養方式,拉近親子關係,歡迎社區親子們踴躍參加。

Read More

宜蘭砂石車失控側翻砂石灑滿地 2人送醫

宜蘭縣冬山鄉冬山路一段,一輛北上砂石車翻覆,車斗內的砂石散滿地。(羅東警分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冬山鄉冬山路一段十三日下午五時許,一名林姓男子駕駛砂石車由南往北方向行駛,疑失控翻覆於路中,造成駕駛及乘客二人受傷送醫,肇事原因警方釐清中。 警方於十三日下午五時許獲報稱,冬山鄉冬山路一段四二0號發生交通事故,警方立即派員前往處理,警方說,這起事故係林姓民眾(三十歲)駕駛砂石車沿冬山路一段(南往北)方向行駛快車道,行經事故地點時,車輛失控翻覆於路中,致駕駛及乘客皆受傷送醫,而經檢測駕駛無酒精反應。 羅東警分局呼籲駕駛車輛於行進、(迴)轉彎過程中應注意車前狀態並遵守號誌、標誌、標線行駛,切勿違規駕駛及超速行駛,以遵守交通秩序,確保用路人車安全。

Read More

十分鐘照護圈 × 復能式日照中心 職能治療師聯手日照團隊找回長輩生活力

屏東縣鹽埔鄉「鹽北日照中心」的長輩主動籌錢出力,為當地土地公廟換新花盆實現社區復能。  (職能治療副教授張玲慧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政府推動長照3.0,提出「十分鐘照護圈」與「共生社區」的理念,讓長輩能安心在熟悉的社區生活,使照顧服務真正落實到在地。作為社區照顧的重要據點「日間照顧中心」扮演關鍵角色,然而目前多數日照中心的服務仍以基本身體照顧與高重複性活動為主,與長輩的原本生活經驗脫節,在這樣的背景下,職能治療師的角色,將調整協助日照團隊把長輩的『生活』放回照顧中,以找回長輩的生活力。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張玲慧表示,職能治療師在日照的任務,除設計與帶領符合長輩能力的活動外,更重要的是與輔導照顧團隊一起思考「什麼樣的日照日常,能讓長輩從被動受照顧者轉成主動參與者、並與生活建立連結?」 屏東縣鹽埔鄉「鹽北日照中心」的阿發阿公擔任一日廟公細心地擦拭廟門版上的神像,找回了阿公的生活力。 (職能治療副教授張玲慧提供) 張玲慧指出,透過規律、有結構的討論、工作坊與實地陪伴,職能治療師引導團隊從長輩的生活經驗與社區資源出發,重新設計日照的日常;活動不只是重複的運動或手作,強化貼近生命經驗、激發參與感的生活場景。她強調「職能治療師的角色,是協助日照團隊把長輩的『生活』放回照顧中。」 張玲慧以屏東縣鹽埔鄉的「鹽北日照中心」為例表示,在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團隊與屏東縣政府輔導下,鹽北日照發展出以「互助相伴趣生活」為特色的無圍籬照顧模式,其中「一日廟公」的活動即為具體成果之一。 活動的起點來自一個簡單的提問「長輩以前的生活重心是什麼?」經過討論,團隊發現附近的土地公廟是許多長輩從小熟悉、感情深厚的信仰空間,但進入日照後卻與之逐漸疏離。於是團隊設計出「一日廟公」活動,每周由長輩輪流擔任廟公,依照能力分工,有的掃地、擦神像,有的擺供品、打鼓祝壽、主動募款換新花盆,就連平常坐輪椅的長輩,也在朋友陪伴下參與其中,重新投入熟悉又有意義的場域。 不只讓長輩找回參與感,也促進了日照與社區的連結,土地公廟的「正牌廟公」成為活動志工,鄰近幼兒園的孩子也加入長輩日常,一起拜拜、聊天、散步、傳承與生活的傳承在社區中自然流動,編織出一張互助共融的「十分鐘照護圈」。 台大職能治療學系教授毛慧芬指出,日本已將日照中心分為「一般型」與「復能型」,後者聘有職能治療師,強調功能恢復。台灣目前也朝此方向努力,越來越多的日照導入專業復能照護,期待未來每個社區都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十分鐘照護圈」,讓照顧不只是照顧,而是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支持。

Read More

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與中榮推動健康台灣與醫療永續

「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13日舉辦首場會員大會,來自全台50家醫療機構首長及代表齊聚台中榮總,近200位學者先進共襄盛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號召成立的「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13日舉辦首場會員大會,以「院長永續講堂」為主題,來自全台50家醫療機構首長及代表齊聚台中榮總,近200位學者先進共襄盛舉。大會亦邀請衛生福利部次長林靜儀、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李飛鵬、中華民國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及台中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博正與會。 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志鴻在大會專題演講「健康台灣的實踐與挑戰」,說明「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以「優化醫療工作條件」、「規劃多元人才培訓」、「導入智慧科技醫療」、「社會責任醫療永續」4大主軸推動,透過系統改革優化台灣醫療環境,打造全民健康福祉,也期盼醫界團結合作,加速經驗與資源共享,提升醫療體系韌性與永續發展。 台中榮總院長傅雲慶以「永續中榮,揚帆領航」為題,分享中榮自2023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來,積極推動環境永續、社會共融及穩健治理,融入ESG理念擬定6大醫院策略方向的成果。他指出,人才永續是維持醫院穩健經營的關鍵,面對醫護人力短缺,中榮積極發展數位與智慧醫療,提升醫療效率並降低人為錯誤,營造友善護理職場。2024年護理師離職率僅5.85%,遠低於全國的11.73%。 傅雲慶說,醫療永續發展是一項長期挑戰,夥伴關係扮演著關鍵角色,醫界的團結與合作,是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聯盟首場會員大會成功凝聚醫療機構的共識,深化合作關係,為醫療體系邁向淨零排放目標奠定基礎。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醫界將持續採取積極行動,在減碳與韌性建設方面不遺餘力,推動綠色專業技能培養,提升治理透明度,共同實現永續醫療的願景。

Read More

2025新北緬甸潑水節改為平安祈福活動 為緬甸震災致哀祈福及推出捐款專案

三二八緬甸大地震災情慘重,新北市中和區「緬甸浴佛過新年」活動調整為平安祈福活動。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緬甸僑民聚居的中和區華新街每年四月都會舉辦「緬甸浴佛過新年」( 潑水節)活動,今年因受三月廿八日緬甸大地震影響,取消潑水節及表演活動;由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十三日舉辦「緬甸平安祈福」,現場並推動「三二八緬甸賑災專案」公益募款,並從即日起接受捐款至七月卅一日。 前新北市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依往例出席活動,表達對緬甸震災區的關懷,並宣布國民黨將在捐款平台捐贈十萬元,也希望大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表達對僑胞的關心與支持。 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表示,今年三二八緬甸大地震,緬甸與泰國都有嚴重的災情傳出,各界都非常關心,十三日原定緬甸新年浴佛(潑水節)活動,由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特別調整為平安祈福活動,就是希望能對緬甸受災的同胞送暖,使受災民眾能盡早重建家園,回復日常生活,傷者都能康復,逝者能夠安息。 這次緬甸平安祈福活動,在舞台前攤位開放民眾捐款,也有志工手持看板、捐款箱在華新街上募款;參與的民眾也繫上黃絲帶,排隊持勺浴佛,為緬甸受災民眾祈福。 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理事長李沛表示,緬甸大地震的災情慘重,今年緬甸新年活動取消所有藝文表演,為關懷、支援受災同胞,協會特別申辦「三二八緬甸賑災專案」公益募款,並從即日起接受捐款至七月卅一日,希望各界伸出援手幫助緬甸的災民同胞。「三二八緬甸賑災專案」捐款資訊,可至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臉書專頁查詢。

Read More

新屋天后宮建廟二百周年暨媽祖海上巡禮活動 張善政祈求庇佑市民平安健康

  新屋天后宮建廟二百周年暨媽祖海上巡禮活動,張善政祈求庇佑市民平安健康。(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三日出席「新屋天后宮建廟二百周年暨媽祖海上巡禮活動」。張善政表示,新屋天后宮是全臺唯一結合「海客文化」的信仰中心,永安漁港更是全臺唯一的客家漁港,其海上遶境結合陸地遶境,成為臺灣每年重要宗教慶典之一,感謝天后宮董事長羅鴻霖用心策劃活動,並祈求媽祖持續庇佑市民平安健康。 新屋天后宮建廟二百周年暨媽祖海上巡禮活動,張善政祈求庇佑市民平安健康。(新聞處提供) 張善政指出,今(一一四)年新屋天后宮媽祖海陸巡禮遶境活動意義非凡,適逢媽祖聖誕及天后宮建廟二百周年,永安漁港自古以來為地方重要的海洋據點,二百年來,漁民的平安豐收及新屋所有信眾皆仰賴媽祖庇佑,展現宗教信仰對地方生活的重要影響。 新屋天后宮建廟二百周年暨媽祖海上巡禮活動,張善政祈求庇佑市民平安健康。(新聞處提供) 民政局表示,新屋天后宮媽祖海上遶境活動,近年來多採取海陸聯合方式進行,遶境隊伍兵分兩路進行海上與陸地巡禮,祈求漁民出海平安、漁獲豐收,並將媽祖的祝福傳遞至新屋各地。 包括法務部次長黃世杰、市議員陳睿生、市府民政局副局長藍品畯、農業局副局長黃玉詩、新屋區長鄭詩鈿、新屋天后宮董事長羅鴻霖、榮譽董事長李煥昌等均一同出席。

Read More

張廖簡宗親會大園分會暨婦女會會長續任典禮 張善政祝福會務昌隆

張廖簡宗親會大園分會暨婦女會會長續任典禮,張善政祝福會務昌隆。(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三日出席「張廖簡宗親會大園分會第十五屆第一次及婦女會第八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大園區會會長續任典禮」。張善政表示,張廖簡宗親會與婦女會的凝聚力及向心力十分強大,是地方社會的重要穩定力量,恭喜宗親會大園分會會長廖聖賢及婦女會長丘美珍順利連任,並祝福會務昌隆,期勉兩位會長持續帶領團隊,讓會員生活愈來愈好。 社會局表示,感謝張廖簡宗親會及婦女會除了致力於各項社會服務工作,並成為市府持續推動多項福利政策的重要夥伴,透過團體聚會強化成員情誼,為社會注入一股穩定力量,共同打造更溫暖、更幸福的桃園。 社會局提到,市府持續推動「高齡友善換居專案」、擴大敬老愛心卡使用範圍、長照服務量能擴充等,盼提供長者及身心障礙者更友善、便利的生活環境,期許會長與市府保持密切合作,共創宜居、幸福的桃園。 包括立法委員涂權吉、市議員徐其萬、張桂綿、市府社會局長陳寶民、大園區長余誌松、張廖簡宗親會大園分會宗親會第十四及十五屆會長廖聖賢、婦女會第7及8屆會長丘美珍等均一同出席。

Read More

蔡英文探視陳菊 知情人士:早有規劃近期才安排成行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因流感住進高雄大學附設醫院,後續檢查發現右側腎臟長腫瘤以及有腦血管阻塞,手術後目前仍在院療養中。前總統蔡英文、現任副總統蕭美琴連袂南下探視陳菊,引發外界對陳菊病情的關心。高醫今天說,陳菊整體復健狀況穩定且持續進步中。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十三日以文字說明表示,陳菊整體復健狀況穩定且持續進步中。 陳菊去年十二月底重感冒住院,順便安排健康檢查,檢查發現右腎有一顆三點五公分腫瘤,以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手術過程順利,原本預計三至五天出院,但,手術後出院前發生左側腦血管阻塞,再度接受治療。 高醫表示,因接獲來自各界對於監察院陳菊院長的關心,經家屬同意提供說明。陳菊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醫療團隊妥善照護下,目前整體復健狀況穩定且持續進步中。家屬特別委託院方向社會各界代轉由衷謝意,感謝社會各界的溫暖關心與祝福。 知情人士指出,陳菊復原狀況良好,理解力與行動力都沒什麼問題,言語對話部分持續進步中,因此還需要時間修養,也已依公務員請假規則請延長病假。至於蔡英文與蕭副總統希望探視陳菊很久了,但家屬希望讓陳菊多休息、多復健,推遲到最近才安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