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社區觀摩研習 社規師見學體驗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都市發展局主導的綠社區培力計畫「綠芽扎根Green Maker」,完成二十處空間改造,並辦理「觀摩研習工作坊」,帶領學員前往四處值得見學體驗之地方社區,包括學習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如何運用都市閒置用地、制訂農耕空間的使用規則。  都發局表示,見學體驗的場域第一個點是安平區國平里,探討都市型社造、都市農耕的議題,及試圖打破一棟一棟大樓各樓層小單元的隔閡,重新把人從高聳的建築物拉出來互動;第二個點是將軍社區,結合地方青年進行社區營造和地方發展,建置和運用「地利小食」平台,結合政府相關資源,逐步整理社區窳陋空間、開設社區餐廳,以及經營地方深度旅遊,帶動地方發展,並結合志同道合之青年返鄉發展。  第三個點是後壁仕安社區,召集六十五位在地居民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與在地契農合作,自產自銷自有品牌「仕代平安」無毒米。讓社區居民參與無毒米包裝、倉儲與銷售,將得利潤,捐贈社區公益。第四個點是新化的晉發米穀商店,已有百餘年歷史,內部完整保存了一台具有在地人文百年歷史的檜木碾米機,透過老師傅的技術傳承,重現百年米軋運轉的風采。  都發局表示,期許受訓社規師能藉由見學體驗受到更多思想的啟發與衝擊,使本次二十處改造維護之環境空間,能成為各地方社區的創生基地,建立出年輕世代進入社區營造的溝通橋梁,了解如何帶動地方發展和服務社區。

Read More

致力環保 邱文化打造低碳沙田里

玉井區沙田里長邱文化(左二)是特優里長,且因用心於低碳等環保工作,獲得低碳社區銀級認證。 (玉井區公所提供)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玉井區特優里長邱文化擔任沙田里長已三屆,早於九十五年就當選原台南縣玉井鄉沙田村長,十多年來服務最基層,並推動關懷據點和長照C級點來關愛里內長輩和弱勢家庭,在環保和低碳城市執行上更有行動力,讓沙田里獲低碳社區銀級認證,可說是里長們的典範。 邱文化一直擔任著專業里長,住家就在交通便捷的大馬路邊,里民有任何的需求,總是來到里長家門口,里長二話不說就出門服務,區長陳新澈表示,區內里長們都很用心,其中邱里長早於民國九十五年就當選台南縣玉井鄉沙田村第十八屆村長,縣市合併後,也因服務深得里民肯定,連任了三屆里長,並於一百零一年就獲頒特優里長,任內相當重視人文關懷、寺廟文化的維護保存,還積極關懷里內弱勢族群,因此推動關懷據點計畫及長期照顧C級點,並協助弱勢家庭及個案申請適當救助及補助。  由於邱里長熱心服務,更集結民間人士,發放物資回饋鄉里,尤其對各項政令的宣導,如防治登革熱等,總能透過創意有效宣導防治登革熱疫情,此外,因沙田里位在水資源保護區內,邱里長更重要珍惜水資源的宣導,提升里民新知及環境發展。另沙田里也發展農村再生,並執行低碳城市行動項目,所以一百零五年榮獲低碳社區銀級認證,且透過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指導設置「沙田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設置各項水土保持設施以宣導山坡地保育及戶外教學的場域。  由於邱里長在環保工作和水保工作都相當重視,這也讓沙田里有很好的生活環境,里民們也相當落實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再利用,同時邱里長也推廣多項低碳民俗活動,包括紙錢集中燒並減量、以米代金、推動宗教廟會優質化等,可說在全面節能減碳不遺餘力。

Read More

婦自陸返台失聯還亂跑 找到了

 記者盧萍珊、葉進耀/南市報導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升溫,中央防疫規定不斷更改。南市有名婦女在二月四日透過小三通回到台灣,卻因填寫資料缺漏,讓防疫人員找不到人提報「失聯」,轉介由警方協助找人。警方昨天下午找到這名婦人卻發現她趴趴走,外出買東西,立即要求她返家自主管理。  據了解這名婦女在四日以小三通返台,因戶籍資料填寫不完整,防疫人員四處聯絡不到人,只好將相關資料轉介給警方,透過警方系統尋人。警方根據防疫單位提供資料,前往婦人填寫地址查看,經向住家大樓管理員詢問,查到婦人的手機號碼,立即打電話與婦人聯絡。  沒想到這位婦人竟在外面買東西,警方告知要返家自主管理,婦人才驚覺事態嚴重,依照警方要求返家。  台南市衛生局指出,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二月五日起,對於有被傳染疑慮者的處理方式,分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三種,民眾需配合事項都有所不同;其中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皆不得外出,前者由衛生局主管,後者是民政局負責,防疫單位都會發給這兩大類每個人一支手機進行電子監控。至於第三種自主健康管理較輕微,可以外出,但要戴口罩,不用發給監控手機,主管機關在地方衛生局。  為防堵肺炎疫情繼續擴散,被歸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這兩大類人,如果違反居家隔離及檢疫禁令的民眾,依傳染病防治法可罰一萬元以上,最高可以罰到十五萬元。台南市衛生局說,至七日為止,台南尚無開罰案例。

Read More

四方聯手 嘉南大圳珍貴文獻首曝光

嘉南大圳文獻史料整理與應用,昨日由市長黃偉哲(左二)、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右二)、中央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中心執行長范毅軍(左)、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林崇熙(右)四方代表完成簽署合作儀式。(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嘉南農田水利會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市政府,七日上午共同簽署「嘉南大圳文獻史料整理與應用」合作意向書,四方宣示將整合資源,合作保存嘉南大圳文獻史料及活化其文化資產價值。  「嘉南大圳文獻史料整理與應用」合作意向書簽署記者會昨日於嘉南農田水利會舉行,在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與農委會農田水利處灌溉管理科長洪銘德的見證下,由台南市長黃偉哲、嘉南水利會會長楊明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執行長范毅軍、台史博館長林崇熙代表簽署。 長年以來僅做為內部參考資料的「嘉南大圳珍貴文獻史料」將逐一曝光。(記者趙傳安攝)市長黃偉哲(中)由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中左)、文化局長葉澤山(左二)等人陪同參觀嘉南大圳文獻史料。(記者趙傳安攝) 嘉南水利會長楊明風說,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興建於一九二0年,至今已走過百年歲月,累積的豐富工程圖資與公文卷宗,記錄著嘉南大圳與水利會的歷程演變,是台灣水利史最重要的研究史料之一。不過長年以來這些紀錄僅作為內部資料,並未對外公開,這次與其他三方合作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對水利會而言無論是在文化資產保存或農田水利業務的整理推廣上,都是重要的開始與突破,亦為今年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開工滿百年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台南市長黃偉哲則表示,將嘉南大圳珍貴的歷史圖資及文史資料建檔齊全,讓外界及後代子孫更加清楚了解這項影響台灣百年以上的巨大工程,不但福國利民,也為歷史留下見證。  昨天的儀式上也特別公開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協助農田水利會完成的數位化成果,並展示多幅日據時期留存下來的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的工程圖,包括烏山頭水庫「半水成式工法」設計圖、烏山嶺隧道引水工程設計圖、施工前的地形與地質調查成果等,都是水利會首度曝光的珍貴文獻。  嘉南水利會長楊明風還趁此機會頒發感謝狀給安南區民眾黃仕昌,原來之前水利會工作站撤站時,遺失的一批嘉南大圳歷史文獻被黃先生拾獲並返還,水利會特別表彰其保護文化資產之具體優良事蹟。

Read More

「大臺南囝仔仙拚仙」喊卡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增溫,部分家長擔心學童在室內練習藝陣表演,比較容易發生群聚感染,原訂七日在鹽水市區及武廟廣場表演的「大臺南囝仔仙拚仙」決定取消,由於主辦單位並未事前宣布,讓不少前往現場等待要看表演的民眾撲空。  市府教育局表示,武漢肺炎來勢洶洶,教育部已於三日宣布高中職以下學校寒假延長兩週,開學日也將延後至二月廿五日,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面性延後開學。配合鹽水蜂炮系列活動,台南市教育局原訂七日要於鹽水市區及武廟廣場舉辦「大臺南囝仔仙拚仙」,因有家長反映學童長時間在室內練習藝陣表演,比較容易發生群聚感染,加上主辦單位武廟也擔心疫情升溫,所以決定取消今年的「大臺南囝仔仙拚仙」表演。  「大臺南囝仔仙拚仙」活動起源於民國九十年「南瀛囝仔仙拚仙」,歷經台南縣市合併,已經連續舉辦十九年。今年活動原本安排七日上午辦理「踩街」遶境祈福,下午則在武廟前廣場表演,共邀請南市各高中與國中小學推廣民俗技藝有成的績優學校參加,表演項目有創意電音、原住民舞蹈、啦啦隊、獨輪車、鼓術、舞龍、舞獅、扯鈴等技藝,希望讓民眾大飽眼福,不料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增溫,教育局只好決定取消,以免發生學生群聚感染。

Read More

嘉南大圳開工百年 新書上市

嘉南大圳今年逢百年,文化局出版《圳流百年》,帶領民眾走進有如台灣土地血脈一般的圳道世界。 (文資處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嘉南大圳開工今年滿百週年紀念,獲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支持,文化局推出系列活動,邀請跨領域學者深入研究嘉南大圳的歷史文化,編寫成《圳流百年》,帶領民眾走進有如台灣土地血脈一般的圳道世界。   由市府文化局策劃出版、「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團隊所撰寫的生活歷史新書《圳流百年:嘉南大圳的過去與未來─真正改變台灣這塊土地的現在進行式》,昨日正式出版上市。  文化局表示,該書不同以往的史料書籍,僅介紹嘉南大圳的興建歷史與建築工法,而是從歷史、政治、經濟、人文等廣泛角度切入,詳細解說嘉南大圳的前世今生與未來,讓冰冷的水利設施,搖身一變成為最富故事性的文化資產。  該書寫出嘉南大圳起造和台灣殖民之間糾葛及和民眾間的互動,內容也道出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如烏山頭水庫原本預計只有五十年的使用期限,然至今仍可運作?而日本家庭主婦所引起的全國暴動,竟催生嘉南大圳?大圳促進嘉南平原農業發展,卻被台灣人戲稱「咬人大圳」?大圳不只調整用水,甚至可改變土質,用的是啥法術?  文化局指出,該書除幫助民眾理解嘉南農田水利會運作、整合彙編歷年調查研究資料,並走入鄉間,蒐集農民們對嘉南大圳的記憶與感動。該書原預定於台北書展發表,因書展延期,十五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將於政大書城舉辦新書講座,邀請作者陳力航和故事平台創辦者謝金魚對談,和讀者共同見證大圳的珍貴和獨特,共迎嘉南大圳的下一個百年。

Read More

南區公所舉辦繽紛童趣畫展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公所為讓洽公民眾不再感到公所氣氛生硬,將部分空間做為展場之用,此次舉辦「繽紛童趣畫展」,更以三歲以上幼兒至高中學生的繪畫創作為主,有別以往,公所表示,希望讓公所公共空間增添繽紛童趣氣氛。  公所表示,此次共展出七十六幀創作,即日起展出到四月卅日止,為期近三個月,歡迎市民到南區區公所欣賞孩子們純真的藝術創作。此次展出作品為達文西畫室之學生畫作,其中包括學齡前幼兒天真直率的動物畫像,也有小學生的生活記趣,還有國、高中學生對於環保時事或身邊人事物,透過畫筆反映心中的意象。  達文西畫室老師藍莓表示,學齡前的孩子,老師透過故事或遊戲引導,讓他們學會觀察並運用畫筆畫出來。國小的孩子,教導他們顏色調和的變化,讓他們的作品色彩更鮮艷。對於國高中生們,就會指定主題,讓他們去思考,畫出有故事性的作品。在畫室裡學畫的孩子,不見得會走向專業繪畫領域,但提起畫筆,可以盡情揮灑出自己一片色彩。  南區區長蔡秀琴表示,公所是市民經常進出的公共場所,一般公部門都會讓人有嚴肅的氣氛,此次邀請小朋友展出他們的畫作,希望柔軟了辦公室的氣氛,讓來所洽公民眾也感染孩子們的童趣。

Read More

4區唯一議員 區長座談 周奕齊一起來

市議員周奕齊(左二)與山區區長攜手合作,為地方一起打拚。(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左鎮區、玉井區、楠西區和南化區等四個行政區只有一名市議員周奕齊,民政局七日舉辦區長座談、會勘地方建設,也邀周奕齊參與。周奕齊表示,縣市合併後,能為偏遠地方發聲的民代少之又少,山區建設真的需要市府正視。  周奕齊也與玉井區長陳新澈、楠西區長楠西區長李鴻裕、南化區長洪正國一起與民政局長顏振標等一同會勘地方的活動中心等設施,同時對納骨塔的整建等也都提出需求。 顏振標指出,政府資源都是共有的,不論是誰爭取都是為民服務,尤其山區範圍廣,區公所要主動了解地方需求,設法爭取中央可能的相關經費來辦理,市府也會予以協助,如此才能有效帶動地方建設。 周奕齊表示,在他的區域內至少還需六、七千萬元來改善農路問題,才符合基本需求,所以只能先求有再求好,而這也希望區公所提出來,共同為地方發展來打拚。周奕齊表示,山區建設真的需要市府正視。

Read More

兒童口罩不適用幼兒

政府販售兒童口罩(上)因為長度過長,不適合幼兒使用,家長買了根本派不上用場,希望政府提供幼兒專用口罩保護幼兒健康。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防範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推出實名制買口罩,雖然提供兒童口罩但因為長度過長,不適合一到四歲的幼兒使用,讓不少家長急得像熱鍋上螞蟻,四處買不到幼兒專用口罩,沒辦法到醫院就醫,懷疑因全台缺口罩,生產線以成人優先,排擠幼兒口罩。衛生局綜合企劃科科長林美良指出,目前口罩屬防疫物資,由中央統一向地方徵用,並分配作為防疫和民生兩大類使用,會將民眾意見,反映給中央研議可行方案。  多位心急如焚的家長指出,家中一歲多的幼兒因為早產開刀,需要定期回醫院就診治療,原本可在超商、婦嬰用品店或是藥局買到幼兒用的口罩,但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政府將所有口罩徵用,並採用實名制購買,雖然提供兒童口罩,但購買後發現根本不能用。  投訴的家長表示,實名制販售的兒童口罩長度為十五公分,適用五歲以上小朋友到國小學童,而幼兒口罩長度為十二公分、寬度為七公分,適用對象是一到四歲的幼童,因為口罩太大,家中的幼兒根本沒辦法配戴。  家長質疑全台缺口罩,有可能是生產線以生產大人口罩為主,排擠掉幼兒口罩,才會出現幼兒口罩荒,但因要帶孩子到醫院看診依規定必須戴口罩,現在買不到幼兒口罩該如何是好?政府應該要為幼兒健康著想才對。

Read More

空山祭慶元宵 提燈夜遊賞樂

 記者黃文記/龍崎報導  開展以來備受好評的龍崎光節空山祭剩下最後兩天,八日元宵節將辦理草地音樂會,表演者將以溫柔而堅定的歌聲陪伴大家過元宵;九日閉幕熄燈當天下午特別加開在地生態與文史導覽場次,要讓民眾滿載而歸。  空山祭的元宵節活動除了有應景的光蟲小提燈陪民眾夜遊空山,晚上六時三十分在第一服務台旁草皮舉辦草地音樂會,邀請開幕當天也有來表演的音樂人吳青原,以及數位大、小提琴手及歌手到場表演。  九日是閉幕熄燈日,下午四時加開一場龍崎生態與文史導覽活動,由牛埔里里長、也是在地文史達人陳泰祥帶領民眾探訪虎形山公園林木間的豐富生態,與龍崎老街的在地歷史紋理。活動於當天下午三時四十五分起在第一服務台旁開放現場報名,限額三十名。  市府文化局表示,空山祭以龍崎虎形山公園為基地,展出由七組藝術家、社區居民、學生與生活環境互動激盪出的一個動畫故事《空空的山》及九件現地創作作品。作品環山布置,觀展動線約兩公里長,走完全程約需四十分鐘,途經陡坡斜道、延綿樓梯,且展區內夜間昏暗、岔路頗多。  這項結合藝術、環境、生態及旅遊,打造絕美光景、揭開山城秘境的展覽,推出以來頗受各界好評,預料閉幕前兩天的週六、日將吸引許多人潮,由於展場附近停車空間有限,將有交通管制,市府除了增開紅幹線公車班次,在龍崎文衡殿有由皇龍建設贊助的免費接駁車,建議民眾多加利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