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路跑社晨跑 揮國旗迎曙光

新竹縣「竹二十二錸德路跑社」上百名跑友,今天一早、人手一支國旗,在竹北市風景優美的竹二十二線產業道路上晨跑,開心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慶祝國家的生日,新竹縣「竹二十二錸德路跑社」的上百名大小跑友們在一大早在風景優美的竹二十二線產業道路上晨跑,充滿開心熱鬧的氛圍,眾人齊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錸德路跑社是新竹地區人數最多的路跑社,社團有三百多名團員,十日清晨五點、上百名跑友們,清晨五點爬上一點七五公里到月桃窩山頭,大家在山上迎向國慶日的曙光、揮舞著國旗,場面溫馨。 新竹縣「竹22錸德路跑社」上百名跑友,今天一早、人手一支國旗,在竹北市風景優美的竹22線產業道路上晨跑,開心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記者曾芳蘭攝) 錸德路跑社社長范源金表示、今年是該路跑社第六年舉辦國慶路跑,當初會舉辦國慶路跑,是因為覺得拿著國旗跑步、感覺很帥,也獲得跑友們熱烈的響應,大家人手一支國旗在路上揮舞著,路上還不時會有民眾、拿著國旗主動加入路跑行列,跑不動的小朋友和歐巴桑則騎著腳踏車跟在後面,大家萬眾一心、真的很感動,也凝造出團結的氣氛。  范源金說、國慶日這一天,政府舉辦升旗典禮,我們(民間)路跑社除了心中有國旗,也以實際的路跑行動帶著國旗到處跑,沒有黨派意識,大家只有一個想法:“我們愛我們的國家、我們要用不一樣的方式、慶祝國家的生日。”  在結束路跑後,跑友們也自發性的帶了許多美食補給,有牛肉、關東煮、水果、麵包、綠豆湯、餅乾、飲料等許多豐盛的補給,用特別、健康的方式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Read More

苗栗都會原住民 歡慶豐年祭

苗栗縣一0八年都會區原住民歲時祭儀暨聯合豐年祭活動,十日在六合國小預定地登場。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一0八年都會區原住民歲時祭儀暨聯合豐年祭活動,十日在六合國小預定地登場,由阿美族迎賓舞揭開序幕,各族群以傳統服飾、音樂、舞蹈展現傳統祭儀文化,並進行各族祭儀傳統歌舞表演、文化體驗趣味競賽等,氣氛熱烈。  苗栗縣除了泰雅族、賽夏族分布在泰安、南庄原鄉地區,尚有四千餘位阿美族、布農族、排灣族、卑南族、賽德克族、泰雅族、賽夏族原住民散居在苗栗、頭份、竹南等都會地區。  縣府為了協助移居都會區原住民保存、傳承、發揚各族群傳統文化,每年舉辦都會區原住民歲時祭儀暨聯合豐年祭活動,以傳統歌舞向祖靈祈福,這項活動獲得熱烈回響,參與的族人年年增加,成為都會區原住民年度盛會。  縣長徐耀昌表示,苗栗縣原住民人口數約一萬一千四百人,除了尚無卡那卡那富族族人居住之外,共有十五族族人定居苗栗,居住於原鄉地區約有六千五百人,以賽夏族、泰雅族居多,另都會區約四千九百人,以頭份市、竹南鎮、苗栗市區居多,並以阿美族為最多。  縣長徐耀昌指出,縣府團隊九月份北上拜會陳瑩立法委員,說明縣府規劃設置都會區原住民族聚會所的目的及籌備進度,希望能向原民會爭取一億二千萬經費來建置。希望未來的原住民族聚會所將作為平日原住民長者的文化健康站和學子課後輔導之空間,也會設置各族群聯合豐年祭場址,提供原住民文化的展現場域,讓傳統祭儀得以保留及傳承。

Read More

三義木雕藝術節 慢遊品茶香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二0一九三義木雕藝術節系列活動,十日至十三日連續四天在木雕博館廣場及水美商圈盛大舉行,今年活動以「藝動|木藝慢活嘉年華」為主題,剛好連續假期,吸引許多民眾參與,也感受三義木雕藝術的美及慢城的慢食、慢遊、慢活樂趣。  今年的木雕藝術節系列活動,除了台灣木雕南向交流展、國際木雕競賽展,同時結合三義慢城特色推出茶宴盛會、假日藝文表演、茶席體驗、茶器木作體驗坊、木藝市集、精雕細琢木雕秀、冰雕表演、街角藝術串聯|職人走廊、木藝體驗|親子DIY等。  活動在十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木雕物館廣場由魯班祭及七位大師冰雕秀揭開序幕,下午二時的踩街活動,邀請五組專業團隊及十五組在地團體參與,氣氛熱烈,下午四時的開幕典禮則頒獎表揚台灣木雕薪傳成就獎、二0一九台灣國際木雕競賽優勝者。  今年有茶宴盛會辦桌活動,並特地邀請知名主廚現場指導,讓遊客盡情享受豐盛飽滿的客家好料。在木雕博物館安排的台灣木雕南向交流展及台灣國際木雕競賽展,在活動期間免費參觀。  假日藝文表演在木雕博物館廣場分別邀請薪傳民俗舞蹈、姍姍無蹈、三腳採茶舞、東方舞集及陳孟蕎、黃于娟、岳均、林雨涵、王喬伊、怕胖樂團、唐貓樂團等演出,加上在木雕博物館二樓及館外四月雪步道前的茶席體驗,提供遊客規劃藝文小旅行,感受三義與眾不同的藝文風情。

Read More

蘇澳民歌音樂會 下週六開唱

 記者李振華/宜蘭報導  「蘇澳民歌音樂會」十九日將於蘇澳鎮文化國中登場,包括民歌手李明德、葉佳修、于台煙、羅吉鎮等人齊聚演唱,將與民眾分享多首經典懷念民歌,全程免費入場,鎮長李明哲昨表示,歡迎喜愛民歌的歌迷絕對不能錯過。  蘇澳民歌音樂會十九日下午四時三十於文化國中開唱,超過三小時不斷電的演唱,肯定讓現場民眾一飽耳福。  鎮長李明哲指出,除民歌演唱外,蘇澳鎮公所今年更邀請知名文創市集聯合展攤,現場並響應愛心公益活動,民眾凡捐出發票,即可免費兌換各類DIY互動體驗課程,種類創意多元,有電燒木、拼布、手縫DIY、手作蜜餞、咖啡品茗、乾燥花、貝類手飾教作等精緻手作互動課程,數量有限、換完為止,喜歡手作的民眾,千萬要把握機會。

Read More

林田山明起特展 開啟藝文風

花蓮林管處、萬榮鄉公所、台東生活美學館及花蓮縣文化局四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林田山展演場域注入新活力。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於今年首度啟動四方合作模式,邀請到花蓮縣萬榮鄉公所、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及花蓮縣文化局正式舉辦四方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以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場長館作為合作開跑場域,讓花東地區藝文展覽場域可以更多元,期望未來能在林田山迸發不一樣的藝術活力。  合作備忘錄由花蓮林管處長楊瑞芬、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台東生活美學館長李吉崇以及萬榮鄉公所文化暨觀光課長川秀蓮共同簽署,為花蓮中區增加藝文展演場域,開啟新的里程碑。  首場展覽十二日起在林田山的場長館展出「太魯閣族編織展」,展出作品係結合萬榮鄉公所原住民文物館館藏,介紹有關太魯閣族男人編織、女人織布之傳統技藝,同時並有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特別提供個人收藏「盧俊翰作品」、「漢寶德書法作品」二幅,及台東生活美學館館藏「林建成泰雅族的織布」、「林建成泰雅族的黥面」二幅共同展出,展期至十二月一日止。  林管處長楊瑞芬表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在民國九十五年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公告為聚落建築群,全區為不同型式的日式木造住屋建築,過去十年林管處投入了二億多元整修了園區十五棟老舊房舍,讓舊有的林業發展歷史得以獲得完整保存,並且結合林業文化及周邊鄰近部落、社區文化,讓生活、生產及生態得以完整結合。  江躍辰表示,每年皆有許多在地藝術家多元且豐富的創作,以遊客如織的林田山做為花東地區的展覽場域之一,除可鼓勵藝文人士分享多元藝術,啟發民眾欣賞藝文的興趣外,並能讓藝術家的作品給更多人看見。

Read More

森川里海風箏季 明親子同樂

風箏季特有的里山動物星星風箏明信片。(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廣闊的森林草地,四季變化的美景,已成為花東縱谷必遊的景點之一,也是一座適合親子、家庭同遊探索的樂活森林。花蓮林區管理處於十二日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舉辦「森川里海風箏季」活動,邀請民眾闔家前來探索東部面積最大的平地森林。  「森川里海」風箏季十二日上午九點半在平森園區開幕,現場將安排「濕地保育闖關市集」,展示花蓮從北至南二十五個在地里山社區的農特產及生態保育實踐作為,不僅讓遊客可以帶回與自然共生的美好農產品,還能於各攤的展示介紹中,了解各項友善動物的耕作方式、傳統布農族砌石田埂、林下養蜂、手作步道及外來種移除等豐富內容。  活動並有簡單生態遊戲介紹保育標的物種,像是台灣黑熊、柴棺龜、金線蛙、水雉、菊池氏細鯽等,並有米棧社區的挑夫公仔DIY及秀林部落的廢柴再利用 DIY可免費體驗,闖關集章即可至大會服務台兌換林務局里山列車文件夾及里山動物紋身貼紙。

Read More

竹縣台灣女孩日 共創性別公義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為響應聯合國「國際女童日」,十月十一日訂為「台灣女孩日」,明訂以提升女孩身心發展、教育及人力投資、人身安全保障、媒體傳統禮俗等四方向,促進女孩權益。  縣府陳季媛秘書長表示,女孩在未來社會上是很重要的力量,怎樣注重女孩的安全及投資女孩,縣府會在教育方面上加強及施政制度上的配合,期望亞洲女孩和新竹女孩在互動交流中,學習共同攜手致力於女孩人力投資、人身安全保障、突破性別框架等,沒有國界之別,攜手共創性別公義社會。  今年度入圍亞洲女孩人權大使的五位亞洲女孩,其中實驗高中十八歲的台灣大使陳亮妍熱愛自然學科,打破女孩不適合數理的性別刻板印象,積極研讀數理科學,表現十分亮眼。  竹縣女孩代表湖口高中的十八歲吳羽絜自小學開始學習跆拳道運動,為克服體材上的先天弱勢,訓練上常以超越男子選手為目標,充分展現優秀運動員態度,並獲得全國多項跆拳道獎項。

Read More

雙十國慶 新竹縣市31位國慶寶寶報到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雙十國慶來臨,除了各地的國慶升旗典禮受到關注外,「國慶寶寶」也格外令人感到興奮!新竹縣市計有三十一位國慶寶寶報到,其中新竹市十八人、新竹縣十三人,國慶寶寶們未來一輩子都可以與中華民國一起慶生,新竹市長林智堅十日在第一時間送上祝福,歡迎這些國慶寶寶成為新竹市的一員。 根據新竹市衛生局統計資料,新竹市轄內七家醫療院所,計有十五名國慶寶寶誕生,男生九位、女生九位,其中自然產八位、剖腹產七位,另,尚有九位產婦待產中,預期新竹市的國慶寶寶數量可能衝破二十位。 市長林智堅表示,他自上任以來積極擘畫多項有感的育兒福利政策,更以打造幸福兒童城市為目標,為鼓勵生育,新竹市目前第一胎補助一萬五千元的生育津貼,第2胎起每胎增加五千元,該胎為雙胞胎補助五萬元,三胞胎以上或第二次以上雙胞胎補助十萬元,希望透過有感的全方位福利政策,給予年輕父母在養兒育女過程中最大的支持與後盾,讓這座城市的年輕人都可以「能生、敢生、願意生」。 林智堅表示,除了生育補助外,家中若有零到四歲的孩子,新竹市每個月提供二千五百元的育兒津貼,選擇與市府簽約的準公共化托嬰中心或托育人員,則有六千元托育補助,希望透過有感的全方位福利政策,給予年輕父母在養兒育女過程中最大的支持與後盾,讓這座城市的年輕人都可以「能生、敢生、願意生」。 新竹縣長楊文科為鼓勵新竹縣生育,針對新生兒發放營養補助金,發放營養補助金額,第一胎補助一萬元、第二胎二萬元、第三胎以上五萬元,該胎次為雙胞胎補助三萬元、三胞胎以上補助十萬元,也期待新竹縣民能夠多多增產報國。

Read More

竹縣國慶寶寶共13名誕生

中醫大婦產科主任蘇聖淵(右男)於國慶凌晨接生竹縣第一個國慶寶寶,開心與新手爸媽合照。(中醫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雙十節國慶,新竹縣各大醫院至下午五時卅分,共誕生了十三名國慶寶寶,另外共還有三位媽媽待產中,有機會迎接國慶寶寶誕生。 新竹縣政府表示,楊文科縣長為鼓勵新竹縣生育,從今年一月份起針對新生兒發放營養補助金,發放營養補助金額,第一胎補助新台幣一萬元、第二胎二萬元、第三胎以上五萬元,雙胞胎補助新台幣三萬元、三胞胎以上補助新台幣十萬元,期待新竹縣民能夠多多增產報國。  新竹縣為全台縣市出生率的第六名,去年共四千五百廿六名新生兒誕生,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為提供媽媽更好的哺乳環境,積極輔導縣內公共場所及職場設置親善哺乳環境,目前全縣共有二百廿八個機關場所提供哺乳環境,因母乳能提供嬰兒營養、預防疾病、提升智力、促進健康等好處,而是否方便哺餵為媽媽持續哺乳的主因,新竹縣衛生局依中央「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請專人核定,符合隱密、採光、通風良好,並具尿布臺、有蓋垃圾桶、靠背椅等基本設備者,將能獲得親善哺乳室認證,而未來也會持續邀請、輔導職場、餐廳、觀光景點、賣場等設置哺集乳室,營造新竹縣親善母乳哺育環境,給工作或外出要照顧孩子的媽媽合格又方便的空間。

Read More

花蓮門諾醫院迎接四位國慶寶寶誕生

花蓮門諾醫院國慶日搶頭香報到的男寶寶,剛好選在爸爸媽媽訂情日這天報到。(花蓮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雙十國慶,花蓮門諾醫院相繼出生了四名國慶寶寶,二男二女,其中搶頭香的男寶寶昨天凌晨四點四十五分報到,體重二千七百六十五公克。媽媽柳姓產婦開心的說,這不只是國慶日,也是她和先生的定情日,沒想到這名前世小情人這麼貼心,選在這天報到。  十月十日不僅是國慶日,也是柳姓產婦與先生決定正式交往的紀念日,沒想到一年後二人愛的結晶竟也選在這天報到,二十六歲的新手媽媽柳姓產婦開心的說,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家庭多了新成員,這份禮物實在是太珍貴、太難忘了。  門諾醫院表示,這幾年多數父母選擇順其自然的生產方式,讓孩子自己選擇良辰吉時報到,因此相較以往選擇國慶日安排剖腹生產,期盼與國家同天生日的情形已經明顯降溫。截至下午一時止,門諾醫院總計國慶寶寶出生人數為四名,另有一名產婦待產中。  醫師提醒,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國人晚婚的影響,高齡生產雖是趨勢,但面對早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相對增加,建議女性朋友,想生還是要趁早,把握二十五至二十九歲的最佳生育年齡,不僅體力與身體狀況良好,也較不容易出現併發症,胎兒的發育較健康。同時提醒孕婦要按時產檢及保持心情穩定,才能開心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喜悅。

Read More